寒浇潍水舟战攻灭斟鄩
寒浇为寒浞长子,也是寒浞的左膀右臂,莱州市土山镇的浞河就是他执政过国时开挖的。他是一个孝子,把“浞堤”和“浞河”的功绩都记在了父亲头上。寒浇是文韬武略的一代枭雄,4000年前在潍水之上的舟战,就是他的手笔,他亦被奉为舟战鼻祖。
寒浇执政过国期间带领百姓挖河筑堤
在今莱州市土山镇的浞河是一条人工开挖的运河,史书中记载为寒浞父子所挖,实际上是寒浇执政过国时开挖的。那么,寒浇又是怎样一个历史人物呢?
寒浇(浇,古音“傲”),又作寒奡(音“傲”)、寒敖,寒浞长子,曾被封于古过国(今山东莱州境内),又称过浇,是过姓的始祖。
其实,寒浇是继后羿和寒浞之后文韬武略的一代枭雄,他的诸多传奇故事,涉及他的生母、爱情、战例、政绩、被杀等,在史书中多有记载,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史料记载的信息量比后羿、寒浞和少康都多,史典中,“羿奡”往往并称。
后羿被杀以后,即寒浞续娶了后羿的妻子(传说是嫦娥),生了寒浇和寒豷两个儿子。
《竹书纪年》记载:“二十六年,寒浞使其子浇帅师灭斟灌。”这段话明确记载,斟灌和斟鄩两个方国,都是由寒浇攻灭的。计算得知,从后羿被杀,到攻占斟灌、斟鄩时,寒浇不过十六七岁,再到封王过国,东据莱夷,也不过才20岁左右的样子。
寒浇年纪轻轻就能独当一面,屡战屡胜,真可以算得上是像他父亲一样的少年英雄、军事奇才了。
寒浇还是一个十足的孝子。十六七岁即奉父命攻城略地,出生入死,无怨无悔。身为一国之君,率领百姓规划筑建了百里防海大堤,开掘了人工运河,却把功绩都记在了父亲头上,史称为“浞堤”和“浞河”。
寒浞年老时,包括寒国、过国甚至九州事务也是由寒浇全权处理。有穷朝后期,过国已经代替大寒国成了寒浞势力的代名词,如《左传·哀公元年》等记载,伍子胥就拿过国的寒浇(过浇)说事,而不是寒国的寒浞。《竹书纪年》载“浞恃浇皆康娱”,说寒浞依仗着寒浇的大智大勇,无忧无虑地乐享晚年。
潍水之上灭掉斟鄩史载其为舟战鼻祖
《竹书纪年》:“二十七年,浇伐斟鄩,大战于潍,覆其舟,灭之。”此短短几句,记载的是4000年前发生在潍水之上的一次大舟战,它直接导致了斟鄩国的灭亡,这是寒浇战例的最大手笔,也是史书记载的历史上最早、最著名的舟战。寒浇是舟战鼻祖。
也正是这短短几句描述,在事过1600年以后,引发了屈原的无限遐想和对天叹问:“浇谋易旅,何以厚之?覆舟斟鄩,何道取之?”屈原叹问的是,寒浇谋划转战,老天为何厚待他?把斟鄩国的船只搞翻,用的是何种手段?
《论语》记载:“羿善射,奡荡舟。”说的是后羿善于射箭,而寒浇善于荡舟。后人对于“荡舟”之“荡”有三种解释,一说是以手推舟,行于陆地,“奡多力,能陆地行舟”;二说是用舟船冲锋陷阵;三说就是划船。不管是哪种说法,都能证明寒浇是历史上最善于操纵舟船的高手,跟后羿的神射齐名。
4000年来,寒浇潍水大战的故事被广为流传,进而成为神话传说。几千年以后,生活在江海边的百姓便把寒浇崇为水中仙神,顶礼膜拜,一旦船上遇险,就祈祷寒浇快快显灵相助。
古人的诗词中也多有写寒浇荡舟的。北宋梅尧臣《蔡河阻浅》:“蔡方阻浅涸,寸步出悭吝。胶舟看在前,暗碛疑难慎。谁能使奡荡,空自思禹浚。”写他的船在蔡河阻浅被困,寸步难行,感叹没有寒浇(奡)那样的荡舟高手,没有大禹一样疏浚河道的领袖。
清朝诗人许文运,在《元宝髻》中写道:“小挽盘龙似覆瓯,新翻宝髻两翘头。佳人近较胜寒奡,能向泥丸荡彩舟。”是写一位女子梳了元宝式样的发式,在玩“跑旱船”,像寒浇(奡)荡舟一样潇洒倜傥。
有一种说法,民间艺术“跑旱船”起源于寒浇的陆地行舟,这显示着寒浇荡舟的久远影响。
在今河南省延津县古黄河岸边有一个奡村,奡村有一条“奡村堤”,传说都与寒浇治水、荡舟的故事有关。
在名篇《天问》和《离骚》中,屈原对于寒浇着墨颇多,言他威武勇猛但是好色不忍,与嫂子女岐私通,言他被人用诡计刺杀,件件都神秘离奇,虽多是微言,也足可以看出寒浇对屈原的影响之大。
如此,我们认识了4000年前一个真实的寒浇。他是少年英雄、九州霸王,勇猛睿智又孝道宽仁;攻城略地,所向无敌;代父执政,日理万机;修河筑堤,利在千秋。寒浇堪称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治水专家。
◎相关链接
陆地行舟两种假说
寒浇是位大力士,为什么要用“陆地行舟”来描述,而不是用“力拔山兮”“拔山扛鼎”一类的词来形容呢?笔者研究认为,陆地行舟是寒浇那个时代真实存在的现象,而不只是对寒浇“多力”的形容。其中有两种假说最合乎逻辑。
第一种假说,陆地行舟现象是寒浇在运输粮草。寒浞称霸九州以后,除弊兴利,把寒水治理成既能水上运输又可灌溉农田的“运粮河”。
如何把收割的庄稼装船运输呢?办法有二:一是将船停在河里,收割庄稼后一次次装船运走;二是把空船拖上岸,在田地里一边收割一边就近装船,装满后再把船拖到河里运走。效率高的当然是后者,但是这需要力气,此时寒浇就有了用武之地。这就出现了在农田“陆地行舟”的奇特现象,这是当时生产的需要,而不是寒浇炫耀“多力”的表演。那时候的帝王都亲自参加狩猎、耕种、捕鱼等劳动,寒浇力大,拖船自然是身先士卒、以一当十,所以闻名遐迩,流传千古。
潍坊高新区清池街道刘家张营村中,立有一块重修浞河桥古碑,碑文中就记载“原浞河所由来,相传有夏之世寒浞之子奡荡舟所成,故名”。
第二种假说,陆地行舟是寒浇“覆舟斟鄩”的前期准备。史料中记载,攻伐斟鄩国的主战场在潍水。寒浇封在过国,经常抢渡潍水,驰援父亲,渡水驾舟的经验想必是十分丰富,而斟鄩残部在潍水乘船避难,真是自取灭亡。研究分析认为,寒浇先在寒国国都(今寒亭一带)制造了一批大型船只,然后沿着西浞河逆水南下,等船行至西浞河源头处,只能拖船上岸,陆地行舟。不过,拖行向东南不足五六里,就能到达常令公山南部渭水河的一条支流,然后乘船顺水进入汶水,继而进入潍水,寒浇水师们顺流而下,突然发起冲荡剿杀,将斟鄩的小船撞翻,将人消灭。这中间就出现了往常令公山以南拖拉战船的“陆地行舟”现象。屈原没有来过潍水,所以发出“覆舟斟鄩,何道取之”的疑问。
新闻推荐
招远一中学生王月禛、曹宝忆拾金不昧 莱州环卫工李士英拾金不昧
扶老人过马路、拾金不昧……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许多暖心事、文明事,一个个温馨的瞬间、一次次平凡的感动,传递这座城市的...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