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西由 光阴故事
□尹敬茂
小时候,常听母亲说,普天之下哪里也不如莱州的西由好。母亲是建国前的老党员,她说好那就差不了。后来,随着年龄慢慢增大,我越来越觉得母亲说得对。
我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那段时间的西由。那时西由有一条十里长的大街,像巨龙似的横跨东西。街中间人来人往,街两旁店铺林立。还有一条大道名叫官道,自南向北而来,更有一条河名叫龙泉河,与官道并驾齐行。官道宽阔平坦,像一条土龙,龙泉河流水淙淙,像一条水龙,两条游龙携手投进西由母亲的怀抱,把这一方水土营造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我的老家新合村就位于大街的南边,官道和龙泉河的西边。
清晨,家家户户的屋顶上会有炊烟飘起,小院里有鸡飞狗跳,街道上有人影活动。整个村子祥和宁静,如诗如画。村子外面便是大片的农田。春天,麦苗青青,碧波荡漾。夏天,青纱帐起,稻菽成浪。秋天,玉米、大豆、还有少许的高粱成熟了,漫山遍野,五谷飘香。冬天,北方的大地有点萧条,再碰上下一场大雪,天上鸟飞绝,地上人踪灭,茫茫旷野,银装素裹,天辽地阔。
我们生产队的地在龙泉河的东边。河边有一片柳树,树干粗壮,枝头高大。“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乡亲们每次去地里干活,都会先在那些树下集合。傍晚收工回来,也会在那些树下坐一坐。西边的天际布满红霞,村子里炊烟升起,一伙一伙的人们从地里收工回来了。“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这是乡亲们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候,满身的疲惫会在这一刻随着柳枝的摇曳烟消云散。
母亲晚年,随着我们来到了烟台生活。
村里经常有人来看她,她们不谈张三李四,不谈是是非非,谈的最多的西由街,是龙泉河,还有河边的那些柳树。这是母亲的高明之处,“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谈这类话题,可以使人保持愉悦。
我们一家人聚一起的时候,母亲便会对我们说,你们不要以为自己还不错,有什么了不起,你们能有今天,都是多亏了西由。
多年来,从西由出去的人成百上千,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如果把这些人比喻成一棵棵树木,不管它扎根贫瘠的山岗,为大地遮挡着风沙,也不管它长在优雅的庭院,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最初都是从一棵小苗开始的。西由就是培养这些小苗的苗圃。母亲的意思很清楚,树木不能忘了苗圃,而一个人更不能忘了老家。
这两年,我回过几次老家,最大的感触是西由变了。
龙泉河早已不见了踪影,那些柳树更是无处找寻。因龙泉河得名的龙泉村倒是还依然存在,让人有一种“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遗憾和惆怅。
官道也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一切都变得既熟悉,又陌生。过去的一切似乎还历历在目,又似乎成了过眼云烟。
那条大街的变化更不用说,原来的“丁字形”路口变成了“十字形”。“丁字形”象征着以前,半开放,半封闭,怀抱琵琶半露面。而“十字形”则代表着现在,敞开胸怀,广交天下英才,接纳八方来客。
我喜欢以前的西由,小桥流水,鸟语花香,日出日落,云卷云舒。我更喜欢现在的西由,适应时代,锐意进取,胸怀博大,与时俱进。
对了,还忘了告诉大家,西由以前是个镇,现在不是了,用不了多久,西由的名字也会被人淡忘。以后再想认识西由,只能到历史的记忆中去寻找了。
悲哉,记忆中的西由。壮哉,记忆中的老家。
新闻推荐
“双节”无偿献血 抒发家国情怀 10月1日至8日,烟台2839人无偿献血1074800毫升
今年国庆节和中秋佳节之际,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22周年纪念日,烟台市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到市中心血站设在各...
莱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莱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