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创伟业 造福桑梓显情怀

潍坊日报 2020-07-06 09:11 大字

□本报记者付生

他是滨海区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家,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不忘扶贫济困、捐资兴学,胸怀社会责任,热衷慈善事业。他年近七十,凭着自己的勇气和胆识、睿智与激情,从本应颐养天年的成功企业家到二次创业盐碱地,支持家乡建设……他就是潍坊景海果蔬种植合作社董事长袁景海,不忘初心,带动乡亲们致富,用实际行动诠释悠悠桑梓情,拳拳赤子心。

袁景海是大家公认的热心肠。谁家有困难,他都会出手相助。“心系村民,情深似海”“艰苦创业初心不忘,扶贫济困功德无量”这些是记者抄录的村民们赠送给他的锦旗上的几句话语。

袁景海从创办企业那天起,就把个人命运和慈善事业、扶贫济困紧紧联系在一起,十几年来已累计帮扶困难群众2680多户,捐款130多万元。特别是最近的10年,他连续为周疃五个村和新兴村的困难群众进行捐助,受到村民的一致赞誉。“这些年,他出资为我们村整修沥青路、改造水管,办了很多惠民实事,大伙都非常感激他和他的企业。”大家洼街道周疃四村党支部书记袁春泉说。

不忘初心、情系乡梓。袁景海时刻铭记党员的初心使命,年近七十本该颐养天年,却回到盐碱地上建果园种果树,反哺乡梓带富一方百姓。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滨海开展“村企联建”行动,他不顾老伴和子女的坚决反对,毅然辞去企业董事长的职务,投资1000万元,全身心投入景海高端果品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带领乡亲们在盐碱地致富。袁景海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现在有点力量可以帮助更多的乡亲脱贫致富,为什么不去干。而且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是一个好机会,我一定要把握住,带动乡亲们共同富起来。”

为了真正给村民带来效益,袁景海多次到莱州、临朐等地实地考察,请果木专家前来指导,选择国内最优质果树进行栽培,待种植成功后,免费将经验、果树苗推广到全村、全街道,让村民依靠特色种植富起来。袁景海告诉记者,他们种植的是一种高端苹果,他为此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滨海红”。

“等产业发展起来,不仅可以吸纳附近的农村劳动力,还能带动周边多种产业发展。苹果预计后年达到盛果期,一亩地能产万斤左右,年产值过千万元应该问题不大。我们还会配套建设纸箱厂、冷藏厂等,为周边村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创造条件。”袁景海说,“由过去送点钱、面粉、食用油、牛奶到现在通过产业发展,送岗位、送技术,带领村民们真正富起来,实现村企互利共赢。”

“跟党走、报党恩”,这是袁景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从盐碱地走出的农村娃,他坚持一人富不算真正富,要带动乡亲共同富裕的目标,奋力在乡村振兴事业上昂首阔步,和乡亲们一起,奔向更幸福的未来。

新闻推荐

烟台市首座220千伏光伏电站建成投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杨健通讯员马学利初嘉伟李世新)“土山盛阳A1-A29光伏发电单元全部并网,运行正常。”近日,随着操作人员...

莱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莱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