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 | 就着一盘儿凉菜 吹一瓶冰镇啤酒 这才是夏天啊
这大热的天儿,晚傍晌跟门口支上一张小桌儿,摆上花毛双拼,来一盘心儿里美,一盘儿拍黄瓜,再来两瓶冰镇啤酒,这滋味儿可够美的。
现如今,您上饭馆儿瞅瞅,一水儿的大绿棒子。年轻人还好说,稍微上点儿岁数的,一准儿嘬牙花子:这啤酒砸不出沫子来,不跟自来水儿似的么……搁过去,咱北京人夏天喝啤酒,那也是有讲究的。上世纪初,双合盛啤酒厂的工人在向摄影师展示啤酒
啤酒走进百姓家门那得从上世纪80年代初说起。虽说已经改革开放,但那会儿很多东西还是限量供给。一到夏景天儿,啤酒就成了紧俏货。每天酒馆,食堂,饭店前都排起了长龙,销售的方法是:打一升啤酒搭卖凉菜。 80年代初的夏天,排队买“散啤”的人们
每天上午十点左右,京城各个饭馆、食堂早就有人排队了。提着暖壶,塑料桶,凉杯等容器望眼欲穿的企盼着送散啤的罐车开过来。开始“散啤”质量还不错,后来有的饭馆为了牟利开始往散啤里兑水,那也被抢购一空。您瞅瞅,老百姓就为了喝口啤酒,“挨宰”也值了。80年代,在酒馆门前排队买散装啤酒的人们
当时“瓶啤”是很难弄到,只有大饭店或高档饭庄供应瓶啤,只有过年或国庆节的时候商店里才会摆上几箱瓶啤繁荣一下瞬间也就被抢购一空。那个年代的瓶啤就是北京啤酒,双合盛五星啤酒,玉泉山啤酒。那个年月,能“吹”一瓶啤酒可不是常事(图片来源:马未都博客)
燕京啤酒是后来八十年代初才建厂,那时候燕京啤酒还提不起来。北京啤酒厂的北京啤酒多年来一直统治着北京市场,青岛啤酒面向全国供应北京市场的极少,双合盛五星啤酒主要是外销。
北京啤酒被人推崇的当属“白牌”,北京啤酒绿标的当时是”四毛九”,白牌是”五毛三”,绿标是12度,白牌是11度,而经济实惠的“散啤”也是12度,一升才4毛钱,一升啤酒比现如今流行的“扎”要多不少。涉外的北京白牌啤酒,当年可是高档货
当年不常见的“瓶啤”双合盛,那可是咱北京货真价实的老字号。话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德国人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不久,便把啤酒带了进来,从此北京出现了啤酒。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一些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提出了“实业救国”口号。已在海参崴创办了多家百货商店的华侨商人张廷阁和郝升堂(同为山东掖县即今莱州市人)在长期的经商过程中,接触了不少国外的新思想和新事物,于是萌生了兴办实业的想法。双合盛啤酒厂的创始人之一,张廷阁
1914年张廷阁和郝升堂回国,暂居北京,在参观“玉泉啤酒汽水公司”时发现该厂生产的只是“带果味的汽水”,并不是真正的啤酒。次年,他们在广安门外旧观音寺11号兴办了北京第一家啤酒厂“双合盛五星啤酒汽水厂”。“双合盛”原是他们在国外开设百货商店的名字,意为“双人合作,财源茂盛”。双合盛啤酒厂的糖化楼,如今这片儿已经被拆了
建厂初期,该厂仅有糖化室一所、烤原料设备一套和酒窖三处。以后又进行了两次扩建,添置自动式烤原料设备一套,更换大型装酒机两部,扩充酒窖八处。酒厂采用清宫御用的玉泉山泉水,所用粮食多选自浙江、直隶(今河北)徐水的大麦,制酒用的酒花由捷克进口,酵母由丹麦进口。其产品口感醇厚,具有浓郁的麦芽香味。张廷阁还在民国政府农工商部将自己生产的啤酒和汽水注册为“五星”标牌。据传说,“五星啤酒”最初的寓意是“福禄寿喜财——五星高照”。您看这张老酒标,还真有点儿那意思
后来由于人力不足,该厂放弃了汽水的生产,集中全力进行啤酒的生产经营。1921年“五星啤酒”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两项大奖,1929年又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27年双合盛五星啤酒的标签,一看上面的英文,就知道主要消费者都是使馆区的老外
当时国人对啤酒了解得很少,且价格昂贵,一般人无力品尝。据1929年的统计显示,“约占十分之九”的啤酒都是供给外国人。虽然“双合盛”啤酒的品质上乘、价格低廉,但问津的国人并不多,所以除在北京销售外,多是销往天津、上海、杭州、汉口、广州等外国人较多的口岸城市,尔后又经天津转销至香港及南洋群岛。为拓宽市场,张廷阁曾印制美女招贴广告扩大宣传,还举办了免费品尝、随酒赠送礼品等活动。当年双合盛啤酒为了扩大销量所赠送的美女广告招贴画
新中国成立后,双合盛五星啤酒厂首批实现公私合营。据《北京志·综合卷·人民生活志》记载:“1959年以后,居民口粮减少,副食品供应不足,营养缺乏是普遍现象。居民为了增加热量,尽管当年啤酒、露酒被列入凭票限量供应范围,但酒的消费量依然增加。市面上有时有散装啤酒供应,而且不限量购买,居民为了购买啤酒,往往是提着暖壶、端着铝锅,在饭馆前排起长队。”80年代北京城口碑不错的啤酒之一——玉泉山牌
1981年以后,外埠啤酒大量进入北京,市场销售完全敞开,居民家庭啤酒的消费量逐年上升,因为这时人们的手头宽绰了,喝啤酒逐渐在京城流行,人们时常会聚在一起喝上一顿。特别是电冰箱、冰柜普及之后,冰镇啤酒成为夏季人们消暑的佳品。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最过瘾的是不用杯子喝,而是直接用啤酒瓶子嘴对嘴地喝,美其名曰“吹”。每到三伏天儿,在大杂院的房檐下、门道里、大门前,街巷的餐馆里,都能看见人们畅饮啤酒的情形。90年代的大学生,能这样对瓶吹的都是汉子
1995年1月12日,"双合盛"与美国亚洲战略投资公司第一投资公司合资成立了北京亚洲双合盛五星啤酒有限公司。2000年8月,北京双合盛五星啤酒厂与青岛啤酒合资,更名为北京五星青岛啤酒有限公司,青岛啤酒以63%的股权控股并负责经营管理,新厂搬至海淀区西三旗附近。至此,“双合盛”商号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只有“五星”手挽青岛啤酒,作为其辅助品牌继续留在市场上。五星啤酒厂出的九星啤酒,据说是国宴高端酒
而咱北京城80年代的另一家啤酒品牌——北京啤酒,论年头就要“年轻”点儿了。北京啤酒品牌始建于1941年,当时它的名字还叫做“北平啤酒”。新中国成立后,“北平啤酒”随之更名为“北京啤酒”,这个名字,一叫就是近70年。当年北平啤酒的招贴画
那时,北京啤酒厂生产的北京啤酒,都是绿色大玻璃瓶,白底儿的商标上醒目地印有“北京啤酒”四个大字。很多人喝啤酒只认这个牌子,根据商标给它取了"老白牌儿"这个亲切的名字!这样的白牌北京啤酒,是咱京城百姓的最爱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京城百姓喝啤酒,基本上只喝五星啤酒和北京啤酒。当时,五星啤酒地处城西,北京啤酒位于城东,于是,就以天安门国旗杆为界,五星啤酒主要在城西销售,北京啤酒侧重在城东经营。当时的北京啤酒,获过金奖,上过国宴,连飞机上都有供应。当年北京啤酒厂的车间,一天连轴转都供不应求
北京啤酒设在东郊百子湾的厂房,每天来拉啤酒的货车进进出出,络绎不绝,全聚德、便宜坊都是北京啤酒的老主顾。1980年,北京啤酒厂一年能生产52000吨啤酒,一天的产量将近300吨,但还是没办法满足需求。虽然限点限量供应,一天的啤酒也只够卖两三个小时。位于百子湾地区的北京啤酒厂,当年的锅炉房如今已经成了美术馆
由于供应紧张,当时的烟酒店经常出现排长队买啤酒的景象:顺脖子淌汗的小伙子举着暖水瓶往前蹭;晒得满脸通红的姑娘们拎着铝壶、塑料桶伸着脖子张望;老年人提着空酒瓶发牢骚,“喝杯啤酒可真不容易”;要是想买成箱的啤酒,还得“批条子”。好多北京啤酒的忠实粉丝甚至直接奔到厂里去,打满一瓶才回家。
不同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广受欢迎,现在向很多人提起北京啤酒,得到的却是一脸茫然的回应。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4年,北京啤酒经历过一段低迷的调整期,为缩减开支,产量一直不高,市面上的“老白牌儿”也就比较少见,渐渐地淡出了大家的视线。80年代的合资品牌——华尔森啤酒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大门一开,许多民营啤酒品牌一下子闯进了北京。不同于老国企“坐在家里等订单”的高冷大牌范儿,这些民营品牌的经营模式相对灵活。像燕京啤酒那时都骑着三轮车到社区里去卖。民营企业主动推销,老国企被动等单,啤酒的质量、价格都差不多,市场做出的选择让北京啤酒一下子尴尬了。90年代,蹬板儿车送啤酒的开始抢占市场了
经营理念的落后,让北京啤酒在激烈的竞争中,被这些年轻同行轻松地甩在了后头。订单越来越少,厂子也在风雨飘摇中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直到那时起,北京啤酒才猛然意识到,真的需要改变了。如果再不改变,这个曾经声名显赫的老品牌真的就从此消失了。
然而,转型的道路也充满坎坷。1994年,北京啤酒厂与香港中策集团合资,更名为北京中策北京啤酒有限公司,但经营状况仍不理想。之后几易其主,北京啤酒的转型路却依然步履蹒跚。2004年,怀柔区雁栖工业开发区新厂房的竣工投产,对北京啤酒来说,是一次新的开始。新工厂引进世界先进的无菌化生产设备和生啤酒酿造技术,专业生产地道的生啤酒,是目前国内首家全线产品均为生啤的厂家。
2007年,北京啤酒顺利完成二期扩建工程,生产能力提高了一倍,这意味着更多的京城百姓可以喝到地道的北京啤酒。目前,北京啤酒已经形成了包括瓶装、听装、桶装在内的12种啤酒产品,在北京的各大商超,又能看到北京啤酒熟悉的身影。
盛夏伏天儿里三两好友小聚,找个幽静的地方喝着冰啤就着小菜谈天说地其乐融融,金黄色的啤酒,白白的酒沫,浓浓的酒香能让心清气爽,这酒里能喝出真情,是一种非常惬意的享受。不过在这儿我们也提醒您,过量饮酒有害健康,而且,您可别酒驾。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正阳书局砖读空间”,如需转载请至公众号后台联系。
欢迎关注书局官微:正阳书局砖读空间(zysjzdkj)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史崇胤通讯员沙琳杰王建波摄影报道)近日,莱州市公安局通过侦查,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吴某,破获系列盗...
莱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莱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