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永盛埠村: 扭动乡村振兴关键“齿轮”

烟台日报 2019-07-25 09:21 大字

初夏,莱州市三山岛街道永盛埠村20多栋绿色有机蔬菜大棚里,进进出出的农户们忙得不可开交,党支部书记周京合正在指挥装车,这已经是今年运往北京的第36批无公害蔬菜,每一批的装车环节都由周京合亲自把关。“用不了多久,这6000多亩荒地就会变成1200多栋果蔬智能大棚,永盛埠将建成属于自己的现代农业发展产业园!”面对眼前的一切,周京合信心满满。

永盛埠村这位当家人的底气并非无源之水。从原来负债47万元的贫困村,发展成如今年固定收入15.6万元的先进村,永盛埠找准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条道路,统领起支部建设、党员管理、组织发动群众、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系统工程,拨转了乡村振兴的关键“齿轮”。

永盛,“永葆我们党的初心,完成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盛世使命”。永盛埠人正用自己的不懈奋斗,持续书写着村名的美好寓意。聚沙成塔辟出发展之路“条条道路皆泥路,夜晚没有半盏灯”。直至2013年,拥有273户、776人的永盛埠村仍面临集体收入不足3000元的窘境,建档立卡贫困户达31户、82人,被戴上了“省级经济贫困村”的帽子。全村人在2100亩耕地上春种秋收,靠天吃饭,过着“三无”的日子———无区位、无资源、无经济基础。

村庄发展的难题沉甸甸地压在永盛埠人的心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2014年的村“两委”换届,给永盛埠村带来了转机。

支部书记周京合带着新任“两委”班子走家串户摸实情,群策群力谋思路,最终确定了从抓党建、促民生入手的“二三三一”总体发展布局,即:围绕组织建设和经济建设两条主线,分三个“三年计划”实施,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村强、民富、文明、宜居”一个总体目标,探索“由乱到治到兴,由弱到强到盛”的发展之路。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无所不中。2015年3月,村党支部发出的400多份倡议书激起了永盛埠人“捐资修路、建设家乡”的热情。党员干部带头,村民积极踊跃,二十天的时间共有20.98万元的捐款汇聚到村里的账上。“这20.98万元钱,是孩子们掏出了自己舍不得花的压岁钱,是老人们拿出了自己压箱底的钱,是村外赤子们对家乡的眷恋,是34户低保户和31户贫困户自发自愿捐出来的钱。有了这些钱,就算是条天路,我也得给劈开。”提起修路捐款的事,支部书记周京合激动的心情始终难以平复。

有了村民的捐款,又争取到上级部门扶持,道路当月开工修建,4月份完成了村内1.2万平方米主干道路的硬化,紧接着又一鼓作气配套安装了路灯59盏,绿化美化周边环境1000多平方米,总投资额达115万元。

走在脚下的路有了,心中发展的路去往何处?市里对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培训推广,开启了永盛埠人的思路。通过组织党员、群众外出观摩,学习示范村、标杆村的思想精神和发展模式,永盛埠村总结出一条:想发展就要打破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生产模式,组织群众抱团发展。经过多次研讨,2015年,在党支部引领下,永盛埠村成立了“莱州新永盛农业专业合作社”和“新永盛农机专业合作社”,在上级扶贫政策支持下,流转8亩土地,建设6栋春暖式和冬暖式蔬菜大棚,新购置2台套大型农业机械,通过对外租赁承包,每个大棚每年平均租金约0.6万元,农业机械设备每年租金约1.5万元,每年共可为村集体增收5.1万元。

得益于党支部的有效引领,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得到村民的普遍认可,截至目前,新永盛农业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166户,入社率达60.8%,流转土地120亩;新永盛农机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25户,拥有农业机械20台套……永盛埠发展的齿轮开始启动。赤子红心推进产业加速合作社一经起步就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让永盛埠人既甜了心,也壮了胆。党支部开始积极探索下一步该如何经营发展、做大做强合作社规模,实现更广层面的老百姓增收。

党员行千里,组织一线牵。正当永盛埠党支部为扩大合作社经营挠头时,在外流动党员为家乡带来了佳音。通过在外党员的牵线搭桥,新永盛农业专业合作社与北京嘉禾兴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周京合带领村“两委”成员及部分党员先后5次陪同项目负责人到村实地了解情况,积极与上级农业部门协调沟通,2次邀请市农业专家到地头检测分析土壤、研究种植品种,前后征求党员意见6次,最终促成项目落地。

目前,该项目一期已建成17栋主体大棚,4栋已投入生产,有机蔬菜种植采用深耕滴灌作业方式,采用水肥一体化、物联网管理技术,出菜后每天直供北京。到2022年,总投资5亿元,占地6000多亩的北京嘉禾兴(莱州)现代农业发展产业园项目将全部建成。通过流转土地,发动组织各方资金入股合作社,建立合作社和产业资本对接模式,实现“合作社发展壮大、集体稳定增收、群众持续收益”的“三联动”目标。“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最大的特点就是‘服务意识’强。农资购买配送、农业设施设备统一配套服务等都不用我们操心,入社省心又省力。”村民赵铭告诉记者,他1年前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加上入园务工费和年底分红,年均增收可达2.3万元。

为了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做好风险管控计划,合作社聘请了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账务管理和年度审计,并聘请专业律师对所有合同协议进行严格把关。同时,积极培养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保障项目的可持续性,借助产业园项目发展来壮大自主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每年还要对项目前景进行评估,从而为下一步合作事宜提供参考依据。在村内党员、流动党员的双重合力下,永盛埠村发展的齿轮正在加速……深耕广拓助力乡村振兴“当了一辈子农民,没想到现如今还当上‘股东’了。”村民周学军骄傲地向记者说起自己当“股东”的事。4月9日,永盛埠村从市农业农村局手里领到了“首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这是烟台市第一个赋码颁证的股份经济合作社,标志着永盛埠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成为正式的市场主体,具有法人地位,776名村民也从此变成股东。“拿到登记证后,我们就有了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这样股份合作社才可以在银行开户、税务登记,同时,我们也是烟台首家以股份经济合作社形式入股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后期,合作社将下设劳务服务中心、农资农机服务中心和农副产品加工厂,做好合作社的后期发展需要。”周京合说道。

劳务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为项目园区内的农业生产提供人员管理服务,据初步估算,合作社可吸纳社员1000余名,解决周边剩余劳动力2000人次,吸引返乡人才100余名,预计为本村村集体每年增收30多万元,社员每年2万余元。农资农机服务中心主要是为园区项目统一采供农资、提供农机服务,同时整合个人配车入股,组建运输车队,做好果蔬发往北京物流配送,预计配套50辆箱式货车,吸纳100余名专业运载司机,预计此项可为村集体每年增收20多万元,社员每年增收4万余元。农副产品加工厂则是依托现有行业,对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通过果蔬采摘园吸引游客,对入社农户进行系统规划,发展“农家乐”,预计基地每日游客量将达到200人次以上,社员每年可增收2到3万元。民宿也是永盛埠规划的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全面盘活农村闲散宅基地,利用宅基地“三权分置”实现剩余房屋集约化利用,届时农户可凭闲置房屋入股,享受效益分红,最低每年可增收1万元。与此同时,合作社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发展特色农产品销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建立“新永盛”电商销售平台,预计每日果蔬销售量可达500多公斤,可为村集体每年增收5万余元,社员每年增收2万余元。到2022年,永盛埠村将流转土地6000亩,辐射周边12个村庄,预计每天可用工2000余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齿轮”将推动乡村振兴“涡轮”,永盛埠村将转动出属于自己的铿锵有力的节奏。孙金良马领飞陈新

新闻推荐

法治社会信访不能“任性”

近日,山东莱州三名农民因非法信访被依法判刑。被告人原某因其丈夫工伤认定问题,多次采取哭闹、随地小便、谩骂、打砸等方式...

莱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