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中学第一级 往事如昨

烟台晚报 2019-03-12 10:01 大字

孙景璞

1949年2月至1952年1月,我曾在西海中学掖县分校学习三年。校址在掖县城内东南隅的机房街,后改名为掖县中学,即现在的莱州一中前身。当时只是一处三年制的初级中学,春季始业。我们是第一级,共7个班约300多人,我被编在六班,班主任是历史老师张金声先生。

建校之时,正是国家百业待兴的困难时期,办学只能因陋就简,自力更生。我们的校舍是一个大地主家的院落,厅房做校长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和教室,厢房做教师办公室兼宿舍,女生宿舍在边角上的仓房内,男生宿舍在校外政府的公房内。

学校贯彻的是“向工农开门”的办学方针,不限年龄,尽量招收工人、农民特别是贫下中农和残废军人及烈士子女入学,虽有入学考试,但录取分数很低,对家庭贫困的学生还给予经济上的补助。所以学生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也参差不齐。我们班有一位近30岁的残废军人,他因战争负伤,截去一条小腿,拄着单拐杖,坚持上学。同学们都很尊重他,在学习和生活上能帮则帮。

我们的教室在学校东院的一个东厢房内,地面是刚打成的泥土地,双人课桌、双人长凳,没有油漆,因地面未干,桌子腿和板凳腿都把地面扎出一个个坑。第一学年的课程有算术、语文、中国历史、中国地理、动物、植物、生理卫生等,没有正式的课本,教材是老师们应急临时选用的。如语文,是借用的《文化课本》,算术是铅印的活页教材,政治是手刻钢版油印的活页。晚自习用的是煤油罩灯,四个人围坐在一盏灯下。后来才用上了汽灯,全教室一盏,吊在屋中央。1951年下半年才用上了电灯,是兴华火柴厂供的电。尽管条件艰苦,但老师们教得非常认真,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

学校有一处学生伙房,灶上是一个个大铁锅。院内有一口水井,饮用、洗菜全用它。伙食标准是每人每月上交45斤玉米面(方言称面子),菜金旧币3万元(折合新币3元)。国家对贫困学生有补助:一等,每人每月补助45斤;二等补助30斤,自交15斤;三等补助15斤,自交30斤。

1950年,学校想了很多办法,照顾贫困学生,节约粮食和菜金。比如,设石磨两盘,让学生课余推磨磨面子、磨豆腐。为节约粮食,实行分灶做饭,学生可以从自己家里带饭,可以掺杂干菜、地瓜叶、地瓜干、高粱面等。学校的一日三餐基本上是一个模式,早晚玉米面或高粱面稀饭,玉米面大饼子或窝窝头,炒熟的咸菜或炒虾(蟹)酱,偶尔会有几棵大葱。中午喝白开水,春夏有菠菜、小白菜或黄瓜汤;冬季有白菜、萝卜汤。以小组为单位去领饭,每组一套餐具:一个柳条篓子,盛饼子或窝窝头;一个红泥坎(碗),领稀饭或白开水;一个红泥大盆,领菜汤。每人自备碗筷,饭后都放在篓子里,堆放院墙根下。除稀饭、菜汤由值日生分盛到每个人的碗里外,其它不分食。晴天时,三顿饭都在院子里蹲着吃,雨雪天在教室里吃。虽然饭没什么花样,菜肴又差,但我们吃得还是蛮香的。我们班男生宿舍在距校园七八百米外、围墙东街的一个五间大厅房内。一开始,我们都睡在地上铺着的麦秸草上,冬天挺舒服,夏天热乎乎的。后来又睡在约膝盖高的高粱秸搭的通铺上。虽然离了地面,却比草铺更糟糕。因为是在假期里突击建成的,砖垛是泥巴砌的,很潮湿。高粱秸在捆把子时用水浸过,建成后还没干透,开学就睡上了人。几天后,高粱秸发霉了,长满了灰色的毛,被褥受潮了,只得两三天晒一次被褥。直到最后一个学年,我们才睡上了木板搭成的约一米高的板铺,总算上天堂了。

宿舍离学校远,晚自习后,由舍长带队集体回宿舍,听到熄灯“点”后,(校园内“点”架子很高,“点”的声音传得很远)就躺下入睡。早晨听到起床“点”后,舍长带队跑步到操场上与女生会合跑早操。逢着雨雪天,虽然不跑早操了,但是多数人没有雨具和水鞋,往返一次,衣服湿了,鞋袜湿了,就得强挨着。冬季里,早晨干冷干冷的,真不爱起床跑早操,有的人会装病,有的人抱着侥幸心理,干脆不起来。对此,班主任会不定期地到宿舍区检查,对违规者予以批评,我就被批评过。有一次,一个叶姓同学正在梦乡,张老师来到他的铺前,隔着被子敲敲他的脚,喊他起来。他朦朦眬地说:“干什么?别咯痒人!”弄得老师哈哈大笑。后来同学们就叫他“咯痒先生”。我们跑完早操,值日生早把洗脸水打回来了,并给每个人的小泥钵里倒上了水。洗完脸后到教室上早自习。那时候很少有人用香皂,根本没有人刷牙。

校园内只有东、西两个篮球场,也做排球场用。1951年夏天,经县政府批准,可以把东城墙废墟处开辟成一个大操场。也就是说,要把南北长200多米,东西宽100多米,最高处高约30米的土石铲运到壕沟里去。校方决定,这个大工程,全校师生义务劳动来完成。总务处给各班准备了手推车、抬筐、扁担、铁锨,镐头等工具。我们班分到20米长、约3万立方米的任务,每到体育课、课外活动乃至晚饭后、晚自习前,我们都去大干一场。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上阵,党团员带头,身体壮的同学推小车、抬抬筐,身体差的刨土、铲土,装车子,装筐子。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战争留下的这约30万立方米的废墟,就被我们这些生龙活虎干劲十足的青年人移到壕沟里去了,一个宽敞平坦的约两万多平方米的操场出现在掖城的东南角上。

大操场的建成,不仅学校受益,东南隅村的居民出城办事、上坡干活、挑取泉水(当时壕沟的东南角有两个水泉,东曰文泉,西曰武泉,终年流水,水质甘甜)也方便了。1952年春,全县第一届职工运动会在这里举行。我们的艰辛劳动,在学校的建校史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

我们一级的300多名学生,有三分之二的人,响应号召提前毕业,去了军事干校、建设学校、卫生学校、艺术学校进修深造;另有80多人学满三年,毕业后或升师范、农校学习,或直接参加了工作。现在,这帮人都成了耄耋之人,偶尔见面,谈及在学校的那段经历,仍觉得受益匪浅。

新闻推荐

生命画卷,拓展无限 访工笔画家邢春玲

邢春玲,女,1953年出生于威海文登,怡海轩主人,职业画家。现为烟台艺舟书画院副院长,擅长工笔人物、花鸟、动...

莱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