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举办葫芦文化艺术节,发展葫芦文化产业 千余人齐聚聊城亮出“宝葫芦”

大众日报 2018-11-14 10:01 大字

□本报记者李梦高田孙亚飞

11月9日-11日,第12届中国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葫芦文化艺术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位葫芦客商、本地葫芦种植户、葫芦加工艺人,带着各自的精品亮相本届葫芦文化艺术节。

擦亮文化名片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嘛,两年前退休后凭借着自己的美术功底,喜欢上了烙画葫芦,听圈内好友说聊城举办葫芦艺术节,我也凑凑热闹。这不我带了自己的两个精品来参赛。”76岁来自烟台莱州的王智才说。

开幕式当天10点左右,精品葫芦大赛的评奖嘉宾对参赛作品进行逐一评分,还不时与商户交流着一些图案布局和葫芦技艺。最终共评出一等奖葫芦一个,二等奖葫芦两个,三等奖葫芦三个,优秀奖九个。茌平贾寨耿付会的作品《老馗夜巡图》夺冠。

“今年的参评作品比以往水平更高,本次评奖主要依据产品的工艺、选题以及画面处理的技巧,还有原创性进行评比。充分考虑到葫芦艺术发展的现状,更倾向于传统工艺,希望通过此次评比有更多人来关注传承、发展传承、创新传承传统葫芦技艺。”担任本届艺术节评委的张冰介绍。

“加上本届艺术节,我们的葫芦文化艺术节已经成功举办了12届,‘东昌葫芦’已成为东昌独特的文化特色和亮丽的城市名片。”聊城市东昌府区文广新局局长刘学芳说,“我们将继续在葫芦种植、特色工艺品开发与产业联动方面,和各地的葫芦产业人、文化人沟通交流,共同带动葫芦文化产业乃至地区经济发展,争取把‘小葫芦’做成‘大产业’。”

小葫芦大魅力

每到10月,东昌府区的葫芦就到了收获的季节,从5月份种植到10月份采收,种植户忙活了一整个夏天。东昌府区堂邑镇路庄村及其周围村庄是葫芦集中种植的片区,不同造型的葫芦经过去皮、晾晒成为今年的新品葫芦,一些掌握烙画、雕刻、彩绘技艺的葫芦艺人,根据葫芦的品相、形状,对葫芦进行再加工,让原本朴素的葫芦有了吉祥的寓意、艺术的韵味。

在堂邑镇路庄村葫芦销售大户郝洪然家里,存放着大量的葫芦,一些葫芦被制作成烙画葫芦,那些在郝洪然家里干活儿的村民,不仅掌握了初步的烙画工艺,也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每年11月初,新葫芦采收加工之后举行的葫芦文化艺术节,吸引了来自山西、甘肃、河北、天津、北京等多地的葫芦艺人和葫芦客商。

11月9日,记者在葫芦文化艺术节上,看到了颜色绚丽的大漆葫芦,来自莱芜的葫芦商户将自己精心制作的葫芦挂在摊位上,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采购商拍照、问价。

同样是利用漆器的制作手法,来自山西的葫芦商户则加工成古漆葫芦,葫芦表面光滑、绚丽,如同瓷器一般。针刺葫芦、烙画葫芦、雕刻葫芦、挽结葫芦、范制葫芦等多种葫芦艺术品应有尽有。

葫芦价格也从2元一个的低端饰品到数万元一个的精品葫芦不等。来自北京的“漠兰阁”文玩商户老板表示,他已经连续六七年参加聊城的葫芦文化艺术节。热爱文玩艺术品的魏先生表示,今年参展的葫芦花色多、品种多,整个葫芦节的规模也比之前有所提高。

葫芦不仅有食用、使用、药用价值,还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自古以来,葫芦被赋予了深刻的人文内涵,象征着幸福、美好、吉祥,是民俗研究的重要内容。

据文献记载,东昌葫芦雕刻在宋代就已经很流行。明清时,东昌府区商贾云集,繁盛一时。逐渐成熟的雕刻葫芦工艺,顺着运河漂到了运河沿岸的农家。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东昌葫芦已经开始远销全国各地。目前,东昌葫芦雕刻技艺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昌府区是山东省葫芦种植、加工、销售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工艺品变为艺术品

为了把葫芦艺术做精做美,聊城古城区义珺轩的主人贾飞正在进行探索,变工艺品为艺术品。

在贾飞的葫芦馆里,陈列着制作精良的艺术品葫芦。葫芦笔筒上的针刺图案细腻生动,彩绘葫芦的花鸟鱼虫灵动有趣,浮雕葫芦上的高山流水气势奔腾。每一个葫芦作品都饱含着贾飞对葫芦的热爱。他师从聊城葫芦雕刻名家李玉成,学习葫芦雕刻,现在是市级东昌葫芦雕刻技艺传承人。

在贾飞的东昌葫芦艺术收藏馆里,收藏的葫芦精品有3000多个,这些艺术精品来自世界各地,贾飞在努力提升东昌葫芦的文化价值。

贾飞说,东昌雕刻葫芦的价值主要有三点:一是文化价值。其内容在神话、民俗、工艺美术领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寓意与仙道、富贵、长寿、子孙昌盛等密切相关,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东昌葫芦是中国葫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学术价值。其地域的适宜性,质地的独有性,题材的广泛性,技法的独特性,风格的多样性,在中国民间工艺品中也有一席之地。三是社会价值。发掘、抢救、保护东昌葫芦雕刻,对丰富聊城市、东昌府区的文化积淀,推动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前,东昌府区葫芦种植面积已发展到8000多亩,占全国份额的70%;葫芦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000多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加工量占全国的75%,产品远销海内外,一条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葫芦文化产业链条已经形成,年综合效益近10亿元。

新闻推荐

加强幸福院建设 助推敬老文明新风

本报讯莱州市为了解决农村村庄空心化、家庭空巢化、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做好全市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建设的同时,重点打造农村...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