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能做,想做,也应该做的” 记无偿献血志愿者莱州市赵大勇家庭
编者按在港城烟台,有这样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不仅自己献血,而且动员爱人、子女等家庭成员一起献血,为弘扬无偿献血精神,推进健康烟台建设做出了应有贡献。为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召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无偿献血行列中来,今起推出“感谢您,无偿献血者”系列报道,敬请关注。这是一个温馨的三口之家,与所有幸福的家庭相似,他们一家相亲相爱,尊老孝老,关爱邻里。若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这一家人都是烟台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组织———“红色爱心之家”的志愿者,怀着一颗为社会为他人做点事的慈善之心,为无偿献血事业做了一点普通人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就是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赵大勇、孙亚玲的家庭。
与无偿献血结缘,是在1997年。丈夫赵大勇、妻子孙亚玲还是大学生,他们响应学校号召,第一次参加了无偿献血。“献血光荣无私奉献”,献血证上那些激动人心的话语,让他们感到无上的光荣,青春的热血在沸腾。毕业后参加工作,赵大勇被分配到山东邹城市的兖州矿业集团公司第二中学任教,与单位的同事一起,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于2003年获得邹城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称号。孙亚玲是莱州市文峰中学教师,也经常参加无偿献血。
2003年,赵大勇调动到莱州工作,开始在莱州参加无偿献血。从流动献血车到固定爱心献血房车,莱州市献血的地方几经变换,赵大勇的无偿献血却从未间断。这期间,赵大勇先后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2005年,女儿赵以梦出生,两口小家升级为三口之家。孙亚玲在结束哺乳恢复身体后,在丈夫的支持下,又开始了无偿献血。因为身小体弱,体重刚刚超过允许献血的45公斤,在最初的几年,每次只能献血200毫升。看着那些身强力壮的献血者每次都献400毫升,孙亚玲满心羡慕,但是她明白,做事不可逞强,要献给别人健康的血液,必须保证自身的健康。后来体重有所增加,她每年献血两次,每次献血300毫升。夫妻俩还多次自己开车到烟台中心血站捐献血小板。十几年间,赵大勇献血总量16800毫升,接近于他个人全身血液总量的3倍。
在坚持献血的同时,赵大勇一家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2011年,赵大勇担任了“烟台市红色爱心之家莱州分队”队长,妻子和女儿在参加“红家”培训后,也成为了志愿者。那一年女儿7岁,是志愿者中年龄最小的。
每逢节假日,莱州献血车上总能看到这一家三口的身影,回答献血者的咨询,指导献血者填写登记表,端上一杯温暖的糖水等。女儿赵以梦更是默默观察学习,成为采血护士的小助手。每当有献血者来到车上,她会给献血者倒水……有时周末夫妻俩加班,女儿会自己一个人乘坐公交车去献血车上做服务。
他们和团队的志愿者们一起,利用各种时机宣传无偿献血。三月三的云峰山庙会、莱州的车展现场、月季花节、6.14世界献血者日等节假日,是他们固定的无偿献血宣传日。
在无偿献血和无偿献血服务中,他们常常会被献血者感动,也被自己感动。许多人问他们为什么做这些,他们总是淡然一笑,“没有为什么,这是我能做的,想做的,也是应该去做的。”
新闻推荐
女子实习期上高速还载着俩幼儿 该驾驶员停在应急车道上被查,民警对其处罚后开车将其送回家
民警开车将母子三人送回家。通讯员供图本报6月19日讯(记者范华栋通讯员吴延林)19日,记者从烟台高...
莱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