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荷才露尖尖角
我老家所在的滨海区大家洼一带,地处渤海莱州湾畔,过去是一片盐碱荒洼,文化落后,被人们称之为“文化沙漠”,近几年,文化繁荣起来,变成“文化绿洲”了,先后出版了八九部文学著作,今年还将有两三部著作问世,同时,文学新秀不断涌现,其中佼佼者就有青年作家杨杰。
今年3月,杨杰同志把他的散文集《海的结晶》初稿,发到我的电子邮箱里,邀我写篇序言。我认真拜读了十几万字的书稿,感到这部散文集,是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上乘之作。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杰同志在文学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出版个人作品集《岁月的脚步》,诗词《洗礼》《老农》荣获全国大奖,散文《认知档案》荣获2017年中海油主题征文奖,他被评为潍坊市滨海区文学创作标兵。他现为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潍坊市作家协会会员、潍坊市诗词学会会员、潍坊市滨海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说起来,我与杨杰同志很有些缘分。他的老家西黑冢子村,村东的弥河蜿蜒十余里,就来到我的老家石桥村前,我们原来同属于道口乡,是地地道道的老乡。同时,我们还是校友,都曾是山东盐校的学生。杨杰同志现任山东海化集团羊口盐场制盐六场副场长,工程师。羊口盐场就在我老家石桥村北边七八里处,我小的时候,那里还没有建盐场,我经常到那里挖采野菜,捡拾烧柴。我在家务农两年里,还多次到羊口盐场干运盐、挖土方等劳动。我很想看看杨杰同志散文笔下的家乡变化,所以,他的散文对我有特别的亲切感和吸引力,我也甘愿推开自己出书的劳作,为老乡、校友大作写序。
杨杰同志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题鲜明。他大多以自己工作、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为题材,有情调别致的抒情散文,但多是记叙性散文。内容有记叙制盐工艺、盐业生产、盐场生活、盐场风貌的,有记叙子女教育、孝敬父母、家庭生活的,有记叙家乡风土人情、民风民俗的,有回忆学生生活、同学友情,纪念亲人亲情的,有谈茶话酒,讲家乡美食名吃的,有回忆录、游记、读后感、观后感、日记、知识小品等等,可谓海阔天空,不拘一格。行文多在“小”处着笔,有的只是一个片段,一个场景,一个故事,一点思想花火,多以记叙为主,适时加入生动的描写、感人的抒情、恰切的议论,挥洒自如。但是,不管笔锋怎样驰骋,都紧紧围绕中心线索和主题,是满满的正能量。
杨杰同志的散文亲切动人,富有诗意,有的作品可说是诗一般的散文,以简洁有力、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深刻思想、深厚感情,感情激荡,浮想联翩,形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一股感人至深的艺术力量。例如《盐的诉说》一文,把盐粒当人来描写,采用第一人称,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我是一颗晶莹的盐粒”“我的生命来自于海水和地下卤水”……这样,以“盐粒”自诉形式,娓娓道来,以精炼形象的语言,讲述了“我”怎样在盐工辛勤劳作下,一步步成长为一粒粒盐晶的过程,表达出盐粒的内心活动、思想感情,“望着盐工那黝黑的面孔,宽广的胸膛,结实的臂膀,我常常激动不已”。通篇洋溢着清新的文学气息。
杨杰同志的散文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丰富充实。让人读了开眼界,长知识,同时感到作者知识丰富,不仅对于他从事的行业知识了然于胸,而且对于天文地理,戏曲诗画,茶酒美食,小吃野味,树木花草,地方民俗史志等等,好似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好似提起笔来,左右逢源,信手拈来,涉笔成趣,可以说接近到了“下笔如有神”的地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而所以“下笔如有神”,则是得益于他的“读书破万卷”,博览群书。这些从他自己的散文中就能得到印证。他初中、盐校时期就喜欢读书、喜欢写作,毕业参加工作后的“二十多年的时光里”,他“读书写作的习惯一直坚持着”。他“捧起一本书”,就“如痴如醉”地阅读,踏踏实实地从中吸取营养。
杨杰同志是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已经有了很好的文学基础,又有一股笔耕不辍的毅力,相信他一定能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新闻推荐
晨报讯(YMG记者陆启飞通讯员刘英龙摄影报道)5月份是大樱桃收获的季节,往年省道218三城线沿线总是排满了贩卖樱桃的商户,不仅...
莱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莱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