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收藏600台座钟 留住历史

烟台晚报 2017-09-23 08:44 大字

YMG记者曲彩云李小鹏通讯员姜瑞光摄影报道走进“莱州市民之家”五楼的莱州市博物馆《钱冠澎红色文化———钟表收藏展》展厅,记者立即被琳琅满目的座钟所吸引。这次钟表展分为5个展区,有《烟台钟表发展历史》、《日本亚铅座钟与中国文化传承》、《烟台座钟的爱国情结及精神传承》、《烟台座钟与民俗文化的巧妙结合》、《烟台座钟与红色文化》。记者的疑问也随之而来,一个老式座钟的展览,怎么与红色文化沾上了边?座钟的主人钱冠澎先生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似的,指着座钟如数家珍地为我们一一道来。立志传佳话,挖掘钟表背后的故事烟台是中国机械座钟生产的发源地,在中国钟表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15年,民族实业家李东山在烟台创建宝时造钟厂,这是中国第一家机械制钟厂。创办人之一唐志成任厂长兼技师,是莱州人。作为同乡,钱冠澎在喜爱上钟表收藏后,每看到这一历史记载,都由衷地感到自豪。1918年宝时造钟厂自主生产出第一批机械摆钟,注册商标“宝”字。1925年全国掀起抵制日货的运动,宝时钟厂适时推出倡导国货口号,并在座钟后身广告注明“请用国货”。短短几年后,将盘踞中国几十年的日本“马球”牌钟挤出市场。

钱冠澎觉得有义务和责任把这段提升国人志气的佳话传承下去。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石英钟、电子表不断发展壮大,机械钟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这段历史逐渐被世人遗忘。因此,每逢有客人参观时,钱冠澎便亲自当起讲解员,着重讲解座钟背后的故事。比如,上世纪30年代初期,各地出产的钟表,多以“中”字、“华”字、“国”字为商标,以此倡导国人自强不息,使用国货。1934年,爱国将领冯玉祥参观烟台永康造钟厂后感慨道:“到烟台看钟表,装置既辉煌机件又灵巧,谁说国货没洋货好。”而烟台慈业造钟工厂出品的“慈”字牌座钟,每卖出一台座钟都要拿出一部分利润用作社会慈善事业。

这些座钟的历史,激励着钱冠澎不断地研究、挖掘钟表背后的故事,并一发不可收拾。痴迷到疯狂,凌晨三点去村里“抢”座钟收藏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心境和情结。钱冠澎说,对钟表的喜爱源自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次他在集市上看到一款上世纪30年代的座钟,立刻被座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刻、精彩绝伦的装饰所吸引,一口气买下几台座钟。回家后,一边观察座钟,一边在网上查找资料进行研究。这一查,钱冠澎才发现,钟表的历史如此深厚。它不仅是时间的记录和见证者,更是历史的镌刻者。通过对钟表历史的挖掘,更能体会到在国家遭受外国势力的欺凌,大批外国货倾销中国时,无数的民族实业家身怀爱国情操,自强不息,联合起来建立属于自己国家实业的那种民族气节。这正是当代国人需要倡导和坚持的。

在这样一种精神的激励下,钱冠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到处收集、购买各个年代的座钟。有时听说哪个村里有座钟,凌晨两三点就爬起来,饭也顾不得吃,骑着自行车就赶到那个村子,生怕与心爱的宝贝失之交臂。短短几年的时间,他跑遍了莱州城乡的每个角落。为了收集钟表,家里的生意全撂给爱人不说,由于吃不定时,睡不安生,他还患上了糖尿病。这下,钱冠澎的爱人不干了,一边伺候着他一边数落他:“凭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净干些没用的买卖。等养好病,不许再干了。”

躺在病床上的钱冠澎看着忙前忙后的妻子,只笑不语。他心里正琢磨着3年前看好的那款座钟呢。第一次见到它是在邻近县市的古玩市场。那是一款有着十二属相的座钟,当时那座钟也就值300元左右,但卖主却要1000元,这是远远高于市场价的。更重要的是,这款钟外观崭新,金光闪闪,无法确定是否是赝品,价格又如此高昂,虽然他一时怦然心动,也只能放弃。回来后,钱冠澎就开始留意这款钟,查阅了一些资料,没有这方面的记录,慢慢地就把这件事淡忘了。3年后的一个偶然机会,他竟然在网上查到一款相同的座钟,只不过是又脏又旧。也就是说,历史上确有这样的钟。这偶然的收获,再次让钱冠澎怦然心动,他急忙联系到店主,再次仔细地端详、研究那台座钟,款式和网上查阅的一样,十二属相的鎏金依旧如新,但他确定这是实实在在的真货。

钱冠澎兴冲冲地抱着那座钟回到家,眉飞色舞地跟爱人说起这台座钟的珍贵,那神情和捡了个天大的宝贝似的。爱人看着钱冠澎孩子般的神情无奈地摇了摇头,也算是默认了“疯子”丈夫的收藏爱好,从此,夫唱妇随,双双奔走在收集座钟的道路上。秉承爱国情怀,立志筹建座钟博物馆随着时间的推移,钱冠澎收集的座钟越来越多,积攒下来竟有600多台,其中有80%是烟台生产的。家里放不下,就放在小棚里。一个小棚放不下,就花钱租个小棚存放着。

钱冠澎说:“收藏需要时间的考证和知识的沉淀。我收藏了这么多座钟,十里八乡没有不知道的。有的把自家的钟送来,说看到你费心费力地收集钟表,把散落在民间的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完好地保存下来,展示给后人,把自家的钟放在这儿,也算是给它一个好的归属。”也有人出高价收购钱冠澎收藏的钟表,钱冠澎发自肺腑地说:自己为了收集钟表付出那么多的财力和精力,面对大价钱不是没动过心,可想想自己收集座钟的初心不是为了转手赚钱,而为了留住历史,激励世人,便咬牙回绝了买家的要求。钱冠澎先生说,他有两个愿望:一是成立座钟博物馆,给这600多台座钟一个安身的地方,这些座钟虽然失去了使用价值,但随着时代发展,它们的历史价值会愈加厚重,有了博物馆,这些座钟将重见天日,使每个走进博物馆的游客,不仅了解中国机械制表业的发展历程,更能将民族实业家在国难当头之际自强不息的精神传递下去。二是出一本书。他要把他在收集、收藏过程中遇到的珍贵史料留下来,将他的研究成果整理成文,出版一本关于烟台座钟的发展史,激励国人不忘历史,永怀爱国情操。

说这话时,钱冠澎先生的眼神充满了坚韧和自信。钱冠澎的爱人杜爱芳女士在精心擦拭座钟

民国时期烟台永康钟厂在全国各分销处的样品图

琳琅满目的座钟展览

钱冠澎(左一)在讲解座钟历史

寻觅了3年的十二属相钟

新闻推荐

莱州百岁老人爱织渔网

在莱州市金仓街道仓西村,有一位102岁老人,她的名字叫沈秀芳。别看老人年已过百,却眼疾手快,思路清晰,她织鱼网比许多年轻人都要快,令人称奇!日前,记者来到金仓街道仓西村,见到了沈秀芳老人。老人坐在炕头...

莱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莱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