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李登海———, 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烟台日报 2017-09-22 08:46 大字

68岁的李登海,仍一心扑在玉米上。

这几天,李登海忙着到全国各地考察玉米制种,从海南到山东,从甘肃到东北……在含饴弄孙、安度晚年的年纪,他依然选择了玉米高产攻关研究。

玉米是他的魂,玉米是他的命根子。他说:“玉米的心思,我最懂。”

今年5月,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公示了第十次、第十一次审定会议初审通过的176个玉米作物品种,山东登海种业19个品种(1个合作选育)通过审定,创造了山东玉米品种一次通过国审的纪录。

如此耀眼的成绩,靠啥取得?用李登海的话说:“我希望能不断创新,超过别人!”

1972年春,李登海获得一份我国农业专家赴美国考察的报告,报告中提到,美国一位农民华莱士创出了美国玉米2500多斤的最高亩产纪录。此事对李登海震动很大,当时我们本地的玉米产量一般在200-300斤,最高也就是300多斤,与美国比相差8-10倍。李登海说:“美国农民能办的事,我们中国农民也能办到;华莱士能开创美国的玉米高产道路,我们也要开创中国的玉米高产道路。”于是,他立志把“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

李登海在我国率先选育紧凑型品种,1979年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掖单2号、掖单3号分别达到亩产776.9公斤和774.9公斤,突破了多年来平展型玉米杂交种难以超越的700公斤大关,实现了我国玉米高产历史性的突破,在全国玉米界引起巨大震动。1989年,李登海利用掖单13号创造了亩产1096.29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1990年农业部在莱州市召开全国玉米生产现场会,确定了“八五期间推广紧凑型玉米1亿亩,增产200亿斤粮食”的国家重大项目。

眼下,登海种业紧凑型玉米品种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43%以上,紧凑型杂交玉米育种已成为我国杂交玉米育种的主流。40多年来,李登海先后主持育成通过审定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100多个。利用自主创新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先后7次创造全国夏玉米高产纪录,2次创造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莱州市“美丽乡村”获奖名单

“最美自然生态宜居乡村”(9个)永安路街道五里候旨村、五个庄村,金仓街道崔家村,金城镇城后王家村,三山岛街道吴一村,柞村镇临疃河村,沙河镇战家村,驿道镇初家村,郭家店镇林格庄村;“最佳人文景观和谐乡村...

莱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