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开正美, ———礼赞“生命禁区”里的烟台援藏干部(下)
进藏采访,寻找最美的格桑花是我们埋在心底的小愿望。当地藏民说,路边美丽漂亮的花朵,都可以叫格桑花。
原来,在藏语中,“格桑”是“美好时光”或“幸福”的意思,格桑花也叫幸福花,长期以来一直寄托着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
在聂拉木镇农牧民久美眼里,今年的格桑花格外好看,烟台市首批组团式医疗援藏专家来了,困扰他多年的胃病和呼吸道疾病终于看好了;在波绒乡小学学生南达心里,援藏干部就是美丽的格桑花,同学们从海拔4600米的小学搬到3900米的聂拉木,学习生活舒适了很多;在聂拉木中学英语老师德吉央宗看来,烟台组团式援藏老师像格桑花一样绽放在雪域高原,为他们送来先进教学教研理念。
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烟台市第八批援藏干部把医疗、教育援藏作为民生工作重点,改变过去医疗教育人才援藏“单打独斗”的模式,而是改为组团式援藏,整体带动提升当地医疗教育水平。今年5月份,由莱州市8名医疗专家组成的组团式医疗援藏队在聂拉木县卫生服务中心正式上岗,成为西藏自治区第一家整建制医疗援藏团队。教育援藏,推动烟台学校和聂拉木学校结对帮扶,主动借助烟台“组团式”教育人才在日喀则第一高级中学援教的机会,传帮带聂拉木中学的教学和管理。今年以来,这两项工作实现了齐头并进,走在了西藏自治区前列,谱写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赞歌。你们就是“活菩萨”沿着半山腰的一排老楼房走过,坡下建有两排板房,便是几处简单的治疗室、输液室和建设中的手术室。来到聂拉木卫生服务中心临时医院,当地的医疗卫生现状还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烟台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聂拉木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谢基彦,正在清点无影机、呼吸机、监护仪等一批刚到的手术室设备。震后临时医院的选址建设、规划布局到设备购置,主要由他一手操办。就这几样常见的设备,是他一个月跑两趟拉萨招投标引进的。在整个西藏自治区,医疗器械评审专家,只有拉萨有。从今年2月份以来,谢基彦一直靠在新建手术室的建设上,没有回过一趟龙口老家。他欣慰地说,现在整个医院运行良好。
刚到时,他们了解到聂拉木卫生服务中心有10多年没开展过任何手术了,只能做普通的清创缝合。烟台市第八批援藏组决定投资400万建立临时手术室,一个是用于普外科,开展像阑尾炎、疝气之类的手术;另一个是用于妇产科,做剖腹产、宫外孕手术,设备正陆续运达,预计9月上旬投入使用。
在建设震后临时医院的同时,田长青和李杰带队到当地两个县级医院、6个乡镇卫生院和30个村级卫生所调研发现,地震给全县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楼房和设备严重受损,医护人员流失,使得原本落后的医疗卫生事业雪上加霜。援藏干部们下定决心,坚决把县级组团式医疗援藏率先在西藏自治区搞起来,彻底改善这里的医疗现状,解决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问题。
5月底,西藏高原冬雪初融,烟台市首批组团式医疗援藏队在队长孙立国的带领下上岗了。同时,加上烟台市第八批2名医疗援藏干部的力量,一个涵盖神经外科、ICU、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检验、放射、麻醉、手术室护士等多科室的医疗援藏队伍组建起来,使聂拉木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了相对较为完整的专家框架,能完成日常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实现了小病不出县的目标。
在内地工作习惯了装备齐全的医疗设备,医疗队刚到聂拉木干起活来有些力不从心,但大家尽可能克服困难,不影响给患者诊治。麻醉师綦升薇向我们讲了两个故事。6月份,一位患者前臂取异物,需要在放射机下手术,但放射室连最起码的照明灯都没有,大家打开手机当手电筒。虽然吃了很多射线,但能为团队出份力都很自豪。
这样起死回生的案例还有很多。采访当日,来医院复查的农牧民久美双手合拢放在胸前说:“感谢烟台援藏医生,你们就是活菩萨。”留下“撤不走的医疗队”三个月来,县医院来了烟台医疗专家团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少农牧民跨雪山、趟河流赶来。截至7月底,援藏医疗队已接诊门诊患者1200余人次,住院患者40余人次,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74.7%和50%。一组诊疗数据,展现了组团式医疗的良好效果:科室内教学查房及疑难病例会诊20余次,各科室参加危重病人抢救6人次,其中,内科成功抢救2例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1例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妇科成功抢救产后出血及晚期产后出血病人2人,处理额先露、颅骨发育异常难产1例;外科抢救重度脑外伤1例;多学科合作成功抢救重度新生儿窒息1例。
这些成绩,在内地一所县级医院可能算不上什么,但对于当地连急性阑尾炎都难以救治的医疗水平来说,已是很大的改善和提升。医疗队的努力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极大认可,今年8月份,当地县委县政府授予医疗队“2017年聂拉木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在聂拉木县委和卫计局的牵头下,通过认真筛选,17名县乡卫生工作人员分别拜师组团式医疗队的8名专家,分学科进行系统学习。在医疗队专家的手把手带教下,他们正成长为当地“一专多能”的医疗人才。聂拉木镇卫生院大夫刘玉蓉,药剂专业毕业,从医5年了。平日主要是给患者治疗拉肚子、感冒之类的普通病症,遇到外伤不会缝合。现在师从援藏医生谢振堂,一个月下来,轻伤缝合会做了。让大海与高原深情诵读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震后的聂拉木教育,同医疗一样,迫切需要抓起。
在聂拉木镇中心小学维修加固现场,烟台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聂拉木县委常委、副县长王诗龙,正在调度工程进展。烟台援藏投资1100万元开展了聂拉木镇中心小学维修加固、中学新建和幼儿园建设工程。小学维修加固工程,年底将结束。
进藏前,王诗龙担任长岛县教育局局长,深谙教育之道。经过充分论证,第八批教育援藏从引导学生讲卫生和诵读经典入手,让每个孩子身体干净、心灵干净,为终生发展打下好的基础。他们积极争取资金,为各学校配备了洗衣机、图书柜等用品,为每位师生赠送一本《弟子规》,为每位老师赠送了《养生先养心》、《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等书籍。
推动结对共建,让大海与高原奏出最美的交响,是教育援藏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今年5月,在援藏干部的推动下,烟台市8个学校10名负责同志实地考察了聂拉木8所学校,两地校长相约:将校长结对延伸到副校长、各处室主任、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学生等各个层面,开展全面的结对共建。“9月份,我们计划带领聂拉木县8所学校的校长、骨干教师到烟台交流学习,学习先进管理理念,最终移植到聂拉木。”烟台市第八批援藏干部,聂拉木县教育局副局长刘永涛告诉记者。聂拉木中学初三英语老师德吉央宗感慨道:“内地上课的方式跟我们差别很大,他们主张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多让出一些时间给学生,老师找不足,有针对性开展教学。”德吉央宗说,她很期待组团式援藏教师本学期的示范课,会像个学生一样认真听课。一年来,通过学校的制度建设,文化建设、教学质量管理和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提升,聂拉木县教育质量发生很大变化。小学升初中,内地西藏班的考试,由去年的零个到今年的7个,实现了突破发展。中考不仅完成了日喀则市对聂拉木分配的107名学生的计划,而且超额完成达到132名。YMG记者侯召溪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日下午,烟台市接到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转办的第二十四批信访件,共计16件,其中来电举报5件,来信举报11件。第二十四批转办烟台市的16件信访件,涉及9个县市区和2个部门,分别为莱州市4件、栖...
莱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