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哒子”一词的双用
□姜秀杰(一)
早年间,贫困的日子食不裹腹饥饿难耐,油炸的面食是很少见的,只有到了年节,方能吃上一顿半餐,尤其是“面鱼儿”。
“面鱼儿”顾名思义,当然是用面做的鱼了,就是把发好的白面,经过揉捏后再摁进鱼形的木磕子里磕出来,然后再用香喷喷的花生油这么一炸,那还不香到骨子里?在莱州,这“面鱼儿”素常日是极少见的,只有“七夕”这个民间大节,家家才都炸面鱼儿。再就是春节啦,儿女结婚啦,生孙子添外甥啦,鱼亦是余,意在丰裕富足,这样的谐音,谁家不抓住时机讨个大吉大利呢。
另有一种面食跟“面鱼儿”几乎是同类,只是个头大一点。就是把发好的面擀成一公分左右厚薄,用刀利成大约手掌宽窄、一拃多长的长方形,也用油炸,有人还叫它“面鱼儿”,可有的地方叫它“嘎哒子”,为啥叫这名字?因为与下面这种食品有些相似———在面里加了食用碱和矾或盐,然后蘸着水反复揉,直把面团揉得相当筋道后,扯一块在抹着油的案板上一拍,两手一抻,形状、大小、厚薄合适后,接着便续进沸腾的油锅,这种配方这种形状的油炸食品刚出锅时是硬中带脆,咬一口还掉渣儿,是纯粹的“嘎哒子”。这名字还带着响声,大概是因“脆”声而得“嘎哒”之名吧。
也怪,七月七期间,如果你用“嘎哒子”去送个人情啥的,绝对不受欢迎,还能招来一些闲言碎语:“大过节的,咋能不炸‘面鱼儿\’?真没个正形!利巴‘嘎哒子\’,像啥?”利的后面带上“巴”,是指对事物处理起来很敷衍,这里指家庭主妇图简单不用功不庄重之意。看来这“嘎哒子”口感再好,逢上佳节或喜庆也上不得正宗台面。
但平常日子里,谁要是冷不丁给送来刚出锅的“嘎哒子”,那不定受到主家多高的礼迎呢,可见“有正形没正形”也只是局限于特殊年节时段的评判。如今市面上卖的多半都是“嘎哒子”。不年不节的谁去费那功夫炸面鱼儿,利利抻抻,简单省事,好吃就中。(二)
上面说的是好吃的“嘎哒子”。你知道吗?我们莱州这儿还有一种好穿的木屐草鞋也叫“嘎达子”。
天哪,嘴上吃的和脚上穿的咋能一个名儿一个词儿呢?这不串味了嘛,也太扫兴了吧。不要见怪,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是我们这里早年冬天穿的草窝。凡是“窝”,自然就带着暖意,需放些细软的草叶之类。我们这里放的是梳细的玉米皮,又烜乎又软和还干爽,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温暖、御寒又经济。那时候的乡下人,不仅没钱,也没布票,连棉衣棉裤都得拼接缝连,上哪去找布寻料做棉靴。好在我们有得天独厚的海边资源。海角水湾里长有蒲子,那蒲子可以编蒲席、蒲包、蒲联子和蒲扇,当然也是上好的编“嘎哒子”之料。海边人真是又聪明又手巧,能够就地取材变废为宝。他们用蒲草编出了细密厚实的的鞋帮,有的手巧者还在鞋帮上面用彩线编出好看的花边或图案,然后再绱上厚厚的轻巧的柳木底子,一双好看的“嘎哒子”就成了。当然了,那草编的帮子只是缠绕在钉在木底上的、顶端平帽大、不易脱落的小钉子上。尽管如此,毕竟是草编缠上的,不吃劲儿。为了经久耐穿,这里的人们早有发明,用刮净的废猪皮裁剪成合适的宽度或长度,趁润湿劲儿,先一边用力抻着一边沿木底周边用钉子钉牢,再用麻绳把猪皮的另一侧绷缝在草帮上,待猪皮干后,那“嘎哒子”不仅结实耐穿还增加了保暖度。我们把这一道必要的工序叫“箍”,买回“嘎哒子”不箍,穿不上十天八日就得掉底子,那样的人家才叫“没正形”呢。细心的母亲们再找些哪怕是布条儿碎料,将箍好的草鞋口一包缝,不仅脚背不硌、不磨,还美观又耐穿。这道工序叫掩檐子,也叫掩鞋口或包边儿。经过这么一番再加工,一双“嘎哒子”可以“嘎哒”两三年的。光着脚伸进去也暖和得很,要是再有双袜子穿,脚脖子也冻不着;脚下是半寸厚的柳木底子,地再凉也冻不透。在三九严寒的季节,这么一双“嘎哒子”给双普通的棉靴也是不肯换的,当然是冬季里脚的最爱了。
我们的老祖宗之所以给这物件也取了这么个有趣的名字,也不是没有原由,因为它的底子不仅是柳木做的轻巧,为了耐磨,在后跟底上还必须钉上铁掌钉片啥的,这样穿上它走起路来必然发出“嘎哒、嘎哒”有节奏的响声。“嘎哒”儿一词,本来是形容声音的,后边的儿话音可带可不带,反正这俩字一出口,肯定带着响声,可再加个“子”嘛,就又有了名词的注解了。
新闻推荐
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 ———胶东(烟台)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综述
信仰是光,照亮一座城市的奋斗之路。时间,从未改变前行的脚步。一百年来,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红色激流汇入翻滚浪花,掀起汹涌壮阔的波澜,汇聚成光耀胶东的绚丽日出。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莱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莱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