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莱州市规范治理石材产业环保短板,坚持“治理污染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让矿山披绿衣 让河流变景观

烟台日报 2017-08-25 08:43 大字

“粉豆”“一串红”娇滴滴,冬青、绿柏碧油油,小河里流水潺潺,莲花在水中绽放。8月22日,莱州市柞村镇东朱宋村路边的小广场上,几名村民正在河岸边的小亭子里摇着蒲扇,拉着家常,讨论着河道整治带来的变化。“以前不要说上街乘凉,夏天窗户都不敢开,山上光秃秃的,河道里全是石材废料和垃圾,开石头的粉尘随风飘。”说起以前的情景,村民吕秀英颇多感慨。

这样的变化,源于莱州市开展的“石材行业规范提升行动”。今年以来,莱州市向多年石材开采、加工带来的环境问题“宣战”,成立了由环保、国土、交通、公路、水务等十多个部门组成的石材行业规范提升行动指挥部,下设矿山治理组、企业规范提升组、路域环境治理组、流域环境治理组等多个工作组,卡实镇街“一岗双责”主体责任,对石材行业进行全方位治理规范,对历史遗留环境问题进行整治。

方案敲定,便是快速行动。柞村镇对东朱宋河段进行重点整治,总投资418万元,进行河道清淤、清理石材废渣垃圾,浆砌护坡,两岸铺设绿化砖,河道内栽植挺水、沉水植物,两岸绿化区域进行渣土清理外运,再回填种植土并栽植垂柳、冬青球等绿化苗木,打造小品景观广场等。“经过整治,我们村的变化可大了,河道重新浆砌,水变清了,还栽了这么多苗木,建起了小广场,沿岸都用护栏围起来,真是不错!”村民张秀春说。经过整治,原来河道堵塞、河堤荒芜的现象已经成为过去。变化不仅仅在村里。在村外,原本由于石材开采导致寸草不生的荒山也换了新颜。东朱宋村56岁的班洪才没事时,便会到村东南的荒山生态修复区转一转,看看这里的“复绿”情况。“栽的第一批银杏已经开始长了,龙柏也已经活了。”班大叔对山头的复绿情况一清二楚。让他打心里高兴的是,短短几个月时间,这座被称为“废渣”的废弃矿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山变绿了,好看了。”

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一片“满目疮痍”的石材废料和矿渣堆放地,几乎寸草不生。从年初开始,柞村镇对东朱宋村约500亩的废弃矿坑进行生态修复,目前,已经对原有矿渣进行整形、覆土,并且进行了高标准绿化。下一步,这里将打造成一个集生态、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废弃矿石景观式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康体活动区、安静休憩区、休闲观赏区、森林体验区和松林氧吧区五大功能区。“虽然环境整治所需要的投入超过了以往开矿的收益,但环保整治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柞村镇副镇长姜松杰说。

为保障石材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莱州市编制了《莱州市石材产业转型升级规划》,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向产业污染现象说“不”,以规范提升行动成效回应人民群众的期盼。人民所盼,就是努力方向。莱州市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引领经济发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坚持标本兼治、转调升级,在巩固传统塑料产业、传统石材产业、重点流域等六大重点工作整治成果的基础上,新增水源地畜禽养殖、生态自然保护区、散乱污企业等7个环保治理专项,目前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YMG记者刘洁通讯员王杨王玉俊

新闻推荐

自查自纠主动整改, 烟台市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推进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必须不等不靠,需要主动作为。连日来,烟台市各县市区在边督边改,不断加大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案件督办力度的基础上,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深入排查问题和不足,切实解决一批影响群众...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