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狗”不会汪汪叫
姜仁涛胶东方言中有不少叫“某某狗子”或“某某狗儿”的名物词,如表动物的有:
泥里狗子:泥鳅。
鳅狗子:海鳗鱼。体似蛇形,无鳞。该词主要用于乳山等地,蓬莱一带叫海狗子鳝。
蚂狗儿蛭:蚂蟥;水蛭。主要用于莱州等地。
截溜狗儿:蝉的土生幼虫。又叫截溜猴儿、马拉猴儿、马猴儿。毛狗子:毛虫。松狗子、松毛狗子、松树狗子:松毛虫。一种吃松树叶的灰色毛虫。胶东人喜食其蛹。
老疥狗子:蛤蟆。该词主要用于莱州等地,胶东多数地方称之为疥疤子。
蛤蟆狗儿、汪汪狗儿:一种小型蛤蟆。背部黑褐色,腹部红色带黑色斑点,生活在溪流或山上的泉水坑中。“蛤蟆狗儿”多用于烟台山区,“汪汪狗儿”主要用于文登等地的山区。麻蜥狗子:一种生活在田野中的蜥蜴。身上有淡褐色斑点。烟台各地一般称之为马蛇或麻蜥,文登等地称之为麻蜥狗子。
这些被叫作“某某狗子(儿)”的动物们,有的是鱼类,有的是昆虫,有的是两栖类,有的是爬行类,它们有嘴不会汪汪吠叫,有腿不会勇往直前,冒得狗子的大名,却跟狗子是八百杆子也打不到的关系。
胶东方言中,还有少量“某某狗子(儿)”与植物相关:芋头孻(nāi)狗儿:个头小的芋头。(文登人叫芋头儿子)草狗子:黄背草等草的带壳种子。一端有小刺,易扎到人衣服上。冯德英《苦菜花》里还用到这个词:“(母亲)一见女儿头上粘有‘草狗子\’,忙用手给她摘掉。”
动植物的名字含有“狗子(儿)”而与狗子无关,这在我们现代人看来,怪里怪气的,但如果我们放眼古代,却会发现,胶东方言中这些词语与古书中的某些词语“五百年前是一家”呢,他们彼此在词语构成方面有共同的遗传基因。
成书于西汉初年的《尔雅》是我们国家最早的词典。《尔雅》里说:“鴗:天狗。”晋朝郭璞作注解说:“小鸟也。青似翠,食鱼。江东呼为水狗。”南宋郑樵作注说:“鱼狗也。似翡翠而小,青碧可爱。”
宋代的唐慎微《证类本草》说:“砂挼子,生砂石中,作旋孔。有虫子如大豆,背有刺,能倒行,一名倒行狗子。”又说:“溪狗,有小毒,主溪毒及游蛊。烧末服,一二钱。似虾蟇,生南方溪石间,尾三四寸。”“虾蟇”就是蛤蟆。溪狗与胶东“蛤蟆狗儿、汪汪狗儿”都各指一种小型蛤蟆。
宋代的罗愿《尔雅翼》说:“蝼,小虫,穴土中,好夜出。今人谓之土狗,一名蝼蛄。”明代冯梦龙《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其余蛟党,各自逃散……有化作土狗子,不做声,不做气,躲在田傍下的。”为什么动物可以称“某某狗子(儿)”?《尔雅》说:“(犬)未成毫,狗。”郭璞作注解说:“狗子未生毛者。”也就是说,还没有在背上长出长毛的小犬叫狗。《尔雅》又说:“熊虎醜,其子狗。”郭璞注:“《律》曰:‘捕虎一购钱三千,其狗半之。\’”邢昺:“醜,类也。熊虎之类,其子名狗。”也就是说,在《尔雅》或其之前的时代,不只是小犬叫狗,小熊、小虎都可以叫狗。而据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研究,狗、羔、驹,读音相近,且都表示年幼的动物,是同源词。
这似乎解开了名字含有“狗子(儿)”而意义与现代“狗子”无关的词语的遗传密码:这些词语往往包含小义。上文中提到的胶东方言和古书中“某某狗子(儿)”都指小型动物。由小型动物,可以扩展到指植物的某些细小部分。
不过,胶东方言稍显独特之处在于,“某某狗子(儿)”除了用于指动植物,还可以指人:
孻狗儿:比喻没有能耐的人。
唧唧狗子:经常哭闹的孩子或过分计较的小家子气的人。
蛆蛆狗儿:非常吝啬、非常小气的人。主要用于海阳等地。
这些词都是贬义词,这与汉语带“狗”的词语往往是贬义词一脉相承,不过胶东方言这些带“狗子(儿)”的人称词汇,仍还保留着那“小”的意味。
如此看来,胶东方言中带“狗子(儿)”的名物词和人称词,虽然样子好像有点鄙陋少见,但在其古里古怪的外表下,却流淌着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血脉。这些词语,或许正是胶东方言值得骄傲的所在。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郭超通讯员张敬明邱爱强摄影报道)由莱州中华武校主办,山东国龙伟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山东华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协办的“云峰对决”环球功夫大师争霸赛第3场比赛暨烟台市...
莱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