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烟台京剧史料新发现及考略
□刘乃伦 冷永超
近几年来,通过深入挖掘史料,我们发现了一些有关老烟台(现芝罘区,下同)京剧发展的历史资料。这些重要的发现,对烟台京剧首开先河的演出和“会仙”“庆丰”两茶园的创建时间、发展过程以及消亡原因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烟台京剧开先河之演出以及最早创建戏院时间之二论,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厘清上述问题,将对烟台京剧发展史的基础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现以发掘的有关烟台京剧史料,对照《烟台要览》《烟台文化志》《烟台京剧史料集》三部被公认为探讨烟台京剧史较具权威的著作,进行研究和探讨。
老烟台京剧演出 开先河时间考证
《烟台要览》,1923年出版,作者郑千里,福建人,是居住烟台多年的报社主持。全书分上下两册,逾10万字。在该书第五章《戏院及书馆》中写道:“烟台曩昔原无正式剧场,仅有关东班丁香花、芭蕉红辈,在五区地面即前同昌福之地址,以蓆为棚,架木为台,至为简僻,座客甚稀。后在广东街即现在六合同之地点,始有正式茶园之建设,名曰会仙。其中角色,多系蓆棚丁香花及白文奎、小长奎辈,与蓆棚往返轮流演唱,营业颇为不恶。历数年,又有庆丰茶园之创设,即现在会英楼之地点。”在这段叙述中,郑千里对烟台最早戏剧演出状况及茶园的创建作了大体的介绍,为后人研究烟台京剧发展史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资料弥足珍贵。但遗憾的是,郑千里对烟台京剧首开先河的演出和“会仙”“庆丰”两茶园的创建时间、发展过程以及消亡原因均无具体介绍,为后来的研究者留下了探究考证的难题。
《烟台文化志》1999年12月出版,作者是《烟台文化志》编纂委员会。《烟台文化志》“戏院与剧场”中,并没有烟台京剧开先河演出的记载,也没有烟台早期茶园(即戏院)创建的叙述,但该书附录之《烟台文化大事记》中,却提出了(1)“1898年,烟台有京剧关东班”之说,后成为芝罘京剧开先河演出的始年。(2)“1902年,烟台广东街会仙茶园,多由丁香花、白文奎、小长奎轮流演唱评剧和河北梆子”之说,后流传成会仙茶园落成时间。(3)“1904年,烟台建庆丰茶园(又称会英楼)”之说。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结论,与后来发掘出的史料记载相去甚远。
《烟台京剧史料集》2018年7月出版,作者为京剧史论研究者刘乃伦。在该书中有《烟台芝罘区京剧传入和会仙、庆丰两茶园创建时间考辩》一文,该文在撰写时因有了新的证据,即发现了在《津门纪略》中的记载:“1898年周春奎、白文奎、黄处、杨喜寿、郭长有、杨四立等在福仙茶园(天津)演出。”“也就是说白文奎1898年时已离开烟台去了天津。”这样一来,《烟台文化志》中的结论也就不能成立。因此在《烟台京剧史料集》中,便出现了“应略早于1898年,应在1896年前后”的推论。
那么,烟台京剧开先河演出的时间究竟是哪一年呢?
可喜的是,我们在《申报》上发现了一条重要的资料,抄录如下:
“有津人在烟台开设同乐茶园,邀请梨园子弟登台演唱。每日自六点钟起,清歌妙舞,尽太极妍,烟人皆以为见所未见,相率纳赀而入以冀眼界一新,大有座上客常满之意”(1888年11月23日)。
在这份史料中,介绍了在1888年,一位天津人来到烟台,开设了一座室内戏院——同乐茶园。当时的茶园不仅是喝茶聊天之处,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那就是演出京剧。早期的演出,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大都在会馆、祠庙戏台或者在室外空场地搭建临时戏台,演出和观看条件较差。而这位天津人或许是预料到京剧发展的趋势,烟台人也必将会像天津人那样,在室内观看京剧演出,因此来烟台开设了一座“同乐茶园”。茶园开设后,遂“邀请(天津)梨园弟子登台演出”,而“烟人皆以为见所未见”,感到非常好奇,“相率纳赀而入”,以开眼界,以致出现客满为患的场面。
《上海京剧志》编辑部编写的《<申报>京剧资料选编》一书,将上述史料作为京剧演出资料,收录在内。
在来自天津的“梨园子弟”中,有位著名的京剧武生演员李吉瑞。
“李(吉瑞),津人,为小吉利科班之高材生,自幼即兼擅文武两工。清光绪五年(1879),尝随班至旧京演剧……光绪十四年(1888年),李满师出科,乃只身去烟台(即芝罘)创业,烟人喜火爆热闹,闻李来,观者空巷,至其盛况,历十年如一日,至光绪二十四年始返古都”(《申报》1938年11月4日)。
1888年,李吉瑞在“同乐茶园”演出京剧,其来烟的时间与那位天津人在烟台开设“同乐茶园”的时间恰好相同,且与前文中描述“邀请(天津)梨园弟子登台演出”的内容也完全吻合。李吉瑞,号芝祺。李来烟台演出十年,对烟台观众对他的喜爱和对这块祥瑞之地深有感触,他的号“芝祺”或许与芝罘有关吧。
“天津新到戏班,戏班中子弟约百余人。大半皆玉貌娇妍、珠喉嘹亮,登场一曲,倾动万人。好事者咸引领拭目以俟之。”1889年6月,应“同乐茶园”的邀请,天津戏班来烟台演出,演员长相貌美、嗓音嘹亮,一经亮相,轰动烟埠。况且,百余人的规模已经是不小的戏班了。
由此可见,在1888年,烟台就开始有京剧演出了。这是迄今为止,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史料,也是烟台京剧开先河的演出。
在《烟台要览》中,并没有记载烟台京剧开先河演出的时间,而这个时间(1888年)比《烟台文化志》所确定的时间(1898)要早11年。
尽管京剧传入莱阳的时间较早(1852年),但是现有的资料中,没有莱阳戏班来烟台(芝罘)演出的记载。
会仙茶园、庆丰茶园
创建及其消亡时间考证
1.“会仙茶园”创建的时间。
“会仙”是在哪一年创建的,郑千里在《烟台要览》中并没有给出答案,《烟台文化志》“大事记”中,则确定为1902年建成。
确定“会仙茶园”的创建时间,是烟台京剧史研究的基础。那么,“会仙茶园”到底是哪一年创建的呢?
《申报》在1893年8月8日刊载了这样一条信息:“永盛戏院开设经年,只因规模过小,纠集股东在桂子街地方,另行购地建造广其基址高楼大厦,不啻广寒宫阙,命名会仙茶园。业于初八日开市演唱,观剧者皆以为气象一新。”
从《申报》刊登的这则消息,不难看出“会仙茶园”创建的时间。我们可以确定:“会仙茶园”建成于1893年8月,地址在桂子街(现广东街)。
由此可见,《烟台文化志》中的“1902年”,并不是“会仙茶园”的创建时间。
桂子街,始建于1861年前后,位置在朝阳街西侧,南起北马路,北至顺泰街,长约270米,街内多为来烟经商的广东人居住,因粤人头脑灵活,会做生意,当地人俗称这条街为“鬼子街”,后觉不雅,改为“桂子街”,1926年,改为广东街。
2.“会仙茶园”消亡的时间。
1893年8月,“会仙茶园”建成并正式开演,“唯班中脚(角)色,仍是霓裳旧队耳”,看客对戏院这种“新瓶装旧酒”的做法深感不满,看戏人数锐减,戏院中“座客清稀”。为了改变萧条局面,戏院老板“与旅顺口戏班之角色全行对换,一转客位即增数倍,后来者竟无容膝之地”。看来,“喜新厌故殆亦人情之常乎”。
1894年1月,开业不到半年的会仙茶园,“停演数日”,全班人马奔赴旅顺口为宋祝三宫保“侑桃觞”。宋祝三,即宋庆,字祝三,山东蓬莱人,清末淮军将领。1894年起驻防九连城(现丹东附近),统管辽东和旅顺一带。“会仙”戏班此去旅顺口是为宋祝三庆寿的,可见当时烟台戏班与旅顺口往来密切。
旅顺口,近代也被称为关东地区,1887年,京剧传入旅顺口,为辽宁省最早传入地。旅顺口戏班亦称“关东班”。在《烟台要览》中,有“关东班”来烟台演出的记载。
经过两年多的经营,“会仙茶园”已声誉烟台街。茶园老板邀请名角来唱戏,看客也喜欢到茶园享受京剧带来的快乐。
“烟台以蕞尔之区,新开戏院、书场竟有多处,好事者争先快覩(睹)、举国若狂,甚至场散后已夜静更深,而大街小巷之间犹是履舄交错”(1896年2月6日)。烟台虽地处山陬海隅,但有这样疯狂的京剧爱好者,也能看出当年京剧传入烟台后,人们的喜爱程度。“烟街为海外荒滩,不值弹丸黑子,而能豢养两家戏园,是诚为人所不及料者矣。近日虽当盛夏,而观戏诸人较前尤盛,订坐(座)者或会逢其适,往往以座上客满转至为门外汉”(1896年7月5日《申报》)。“会仙”“庆丰”两家戏院此时经营均佳,客满为患。所属戏班不仅在室内演出,还根据需要下乡送戏:“烟街各戏班行李近日皆移往四乡分头演唱,缘本届小麦收成虽非大熟,亦称中稔,故相率酬神行乐粉饰太平”;“月圆之夕,天后宫及潮(潮洲)建(福建)帮二会馆皆演戏庆贺,历来如是。本届福建会馆并未举行,至(八月)十七、八等日始行补演。盖因梨园中人连日忙碌不克分班也”(《申报》1897年9月22日)。意思是按照以往习惯,每年的八月十五前后,潮州、福建两会馆都要邀请戏班演戏庆贺,但是今年不行了,因为伶人演戏十分繁忙,分身不开,所以只能延后了。可见两大戏园忙的不亦乐乎。
然而,戏园兴盛的背后也隐藏着竞争和危机。“自会仙茶园开张后,同乐茶园即行闭歇。乃别出心裁,雇觅女优演说书词并耍各种戏法,一时间座客常满,不减先前之热闹,是又戏场中别开生面者矣”。为了与会仙竞争,不甘落后的同乐茶园专为女性建造了一个戏院,吸引女戏迷来戏院看演出。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舆论上是反对女人进入戏院与男人一起看戏的。这种实行差异化营销的现代经营手段,在清朝末期的烟台就已经出现了。“烟滩自有戏园以来,会仙、庆丰互相伯仲,有时则闭门数日,有时则坐客常盈,亦总视脚(角)色何如耳。各园主有鉴于此,不惜重资争觅名角以角色之高下而卜生意之盛衰,兢兢业业,不遗余力,可见利之所在不得不争胜逞强,力思振作也”(《申报》1896年12月2日)。
天有不测之风云,正值“会仙茶园”生意红火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会仙”化为灰烬。“1897年9月18日(农历)夜初更时,会仙戏院不戒于火,浓烟烈焰高徹层霄歌舞之场悉付咸阳一举,幸值封姨(风神)返驾,否则临近有油作坊二处必致蔓延矣”(1897年10月28日)。这场火灾,给正处于繁盛期的“会仙茶园”以致命打击。
此后,“会仙茶园”主人意图重整旗鼓,东山再起。1898年4月,“即在福建会馆外租妥地址,另行修盖至今春,兴工有日矣。嗣经(福建)会馆董事具禀道辕,以为与神庙有碍等情,道宪批准转饬停止”。前有会董阻拦,后有官府禁止,尽管“会仙”想尽一切办法欲“重打锣鼓另开张”,无奈天不逢时,人不助力,“会仙”欲在市区繁华地段再建戏院的计划落空了,可叹老烟台早期较有影响的“会仙茶园”存世仅4年,就此销声匿迹了。
“会仙茶园”的成立,在老烟台京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烟台京剧演出渐入兴旺期的重要标志。
庆丰戏院
创建的时间
《烟台文化志》一书“大事记”中记载:“1904年,烟台建庆丰茶园(又称会英楼)。”这里记载庆丰茶园创建的时间是值的商榷的。
1893年8月,“会仙茶园”建成后,生意红火,自然引起同行注目。“烟台自会仙茶园开张以来,座客常满,获资甚厚,惟利之所在,人争趋之。近又有好事者醵资集款照式经营,拟于今正开演,去冬,木工石作忽迫异常,冒雪披风斤云斧月,仍尽日从事”(《申报》1894年2月12日)。此“好事者”所建的戏院正是紧随“会仙”其后的“庆丰戏院”。他们仿照“会仙茶园”的建筑建造戏院,参照“会仙”的演出模式进行经营,期待在烟台街上挣得一席之地。
在1895年11月25日的《申报》上,有过这样一段对烟台庆丰戏院的记载:“庆丰戏院从(重)新开演已记前报,惟地处偏僻,往观诸人必须绕道,所以座客寥寥。今由戏院主出重资购买隙地一段开径,直接广仁堂大道(广仁堂街),不特观剧者可以行不由径,而行人来往无不共称便利者。”
这则史料中有“重新开演”字句,这说明“庆丰茶园”在1895年11月25日之前就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个时间与前段文字表述的时间(1894年)相差一年,正好是建造完成、筹备开业的时间,可以确定1894年开始建造的戏院就是“庆丰戏院”。
“庆丰戏院”的位置在距广仁堂大道(现市府街)不远处,当年因道路不畅,所以“座客寥寥”。为了观戏者来往便利,戏院主人便出资修建了一条联通当时烟台的主要街道——广仁堂街。
据《烟台要览》记载,“庆丰戏院”地址“即现在会英楼之地点”,而会英楼地址在老广仁堂街(《烟台要览》)。
广仁堂街,始建于1851年,1891年因该街上设有广仁堂,故名广仁堂街。1907年后,因登莱青道署衙门设于此街,遂改名市署街,1945年,烟台解放后,改名市府街。
《烟台要览》中,记载有会仙茶园建成后,“历数年,又有庆丰茶园之创设”之句,会仙茶园建于1893年,“庆丰”始建于1894年,庆丰从建造到组建戏班、邀请演员直至正式营业,少说还要1年左右的时间,这样算来,前后有2年的时间,与“历数年”恰好吻合。两条资料相互佐证,应为准确。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庆丰茶园”建成时间为1895年。
《烟台文化志》中所记载的“庆丰茶园建于1904年”一说,比《申报》记载的建成时间晚了9年。
“庆丰茶园”建成后,周边空地也热闹起来。“烟埠广仁堂东本系一片荒郊,间有灌园治菜者。自庆丰戏院开锣后,谈贸易者均争先恐后就该处起盖房屋,列肆而居”(1898年3月21日《新闻报》)。做生意的人在“庆丰茶园”附近建房造屋,期待“庆丰”给他们带来好运。
庆丰戏院
消亡的时间
“庆丰戏院”开业后,由于仿照“会仙茶园”的经营模式,戏园发展比较顺利,经营状况与“会仙”伯仲上下。媒体对“庆丰戏院”的报道也是不吝笔墨:“庆丰戏院”演“烧骨计”一出,述某氏在旅店中号乞葬翁,声调悲切,该旦亦顾盼动人,为近来所少有(1896年6月19日《申报》)。《申报》的这则报道给与了“庆丰戏院”演员的演出水平很高的评价。邀请“名角”来烟演出,是要花大价钱的。可见“庆丰”为了提高竞争力,也是舍得投资的。
“庆丰”不仅在戏园里演出,还经常组织戏班在街头喧闹处演出。
1896年6月28日,“庆丰戏院”在奇山所东关设场扎台演出,有一卖瓜的农民在演出场旁边支起高大的布棚用以遮阳,布棚的后面坐着几位娼妓在看戏,有碍观瞻。见此情形,戏台上有人随即下来,将布棚扯下撕碎,继而引起争吵。瓜农忿忿不平,正要争辩,这时有人高声喊道:此人是戏班中的某先生,你还敢和他争辩吗?瓜农闻之敛迹销声,不敢一语了(《申报》)。
自“会仙”失火烧毁后,“庆丰”一枝独秀,在烟台街上大放异彩。一时座客满盈,名角汇集。“见利起意”者为了与“庆丰”竞争,便在“庆丰”以西的小海阳疃也专为女客盖造戏园,“特邀女优开场演唱,迷离扑朔,玉软花娇。檀板声中履綦满座”,烟街地面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
“庆丰”虽然仍能保持“粉墨登场、笙歌围绕而盈耳”之盛况,但是“花无百日红”,时间久了,不免坐客寥落晨星,生意大不如以前。近来戏园内时常发生男、女看客纠缠之事,加之夜晚串匪出没,治安不靖。为避免事端,官府严令各戏园必须在晚上10点前停止演出,奇山所四座城门10点后全部关闭,不准出进。各路口栅栏门也要关上。1898年1月,时任东海关监督李幼云(李希杰)令差役传谕“庆丰茶园不准妇女入院观剧,以免男女混杂之嫌”(1898年1月25日《新闻报》)。这样一来,“庆丰”往日门前“车马盈门、簪裙荟萃”的景象不见了,立马冷清了起来。而去年冬天在小海阳疃开设的女戏园曾一时“玉软香温、坐客云集”,今闻突然歇业,目前正在张贴出租告示。戏院经营之窘况可窥一斑。
1898年8月9日,“庆丰”忽然收到一纸官府告示,勒令其闭门停业,并“将双扉封固,钉以巨钉”。究其原因,是由于在前几天的演出过程中,戏园内发生斗殴事件,被人告发到官府,官府一纸告示,将“庆丰戏院”查封了。
戏院是开不成了,只能另寻它路。或许是担心名声不好,戏院主人将“庆丰戏院”的名字改成了“广丰”。
1898年12月15日起,“庆丰”在《申报》上连续多日刊登“烟台庆丰茶园出卖”的广告:“烟台只此一家,生意十分兴旺,情因原租奇山所刘宅地皮修盖戏院,目今刘宅恐坏声名,定将推出故戏院地皮、房屋、器具,一概贱卖。如有要者,请至烟台本园面议。”
“庆丰戏园”惨况如此,甚至到了变卖资产的地步了。此后数年,“庆丰”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偃旗息鼓了。
就在人们都要快忘记了“庆丰”的时候,一起火灾又把“庆丰”拉进人们的视线。据《申报》刊载消息:1903年10月初五晚上9点左右,“庆丰戏院”忽然燃起熊熊烈火,大火很快烧至楼台,雕梁画栋顿时化为灰烬。各水会闻警而来竭力施救,至十二点钟时,大火渐渐熄灭。昔日莺歌燕舞之地已变为零砖断瓦之废墟。经了解,当时戏园内有人看守,当大火燃烧起来后,看守正在熟睡当中,以致稀里糊涂葬身火海之中(1903年11月10日《申报》)。
《烟台要览》记载:“历数年,会仙遭遇回禄(火灾)而庆丰亦受焚如之祸。”
1903年10月,“庆丰戏院”彻底消失了。
以上新发现的有关京剧史料,为研究老烟台京剧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有诗云:“芝罘京剧几辉煌,只惜芝兰高阁藏。一旦奇葩天日见,芬芳四溢菊坛香。”
(感谢烟台市芝罘历史文化研究会刘树伟先生提供资料帮助)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纪殿国)昨日是“七九”第二天。全市以西北风为主。市区最高气温0℃。全市最低气温-9℃,出现在莱阳和招...
莱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