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万书波 把花生变成农民致富的“金豆子”
万书波在花生地里查看。 □记者 王亚楠 通讯员 李才林 报道□本报记者王亚楠
本报通讯员李才林
“我就是个种地、种花生的”——即便早已是知名的花生专家,也担任山东省农科院院长一职多年,但面对记者的采访,万书波仍是非常朴实、谦逊。
1982年从莱阳农学院毕业后,万书波来到省农科院从事花生科学研究,一干就是近40年。院里的前辈跟他讲:毛泽东主席视察山东省农科院时,问大家:你们行还是农民行?万书波深受震撼,时时以此自省:“搞农业科研,不接触生产一线、不接触农村是不行的,不到田间地头,出不了大成果!”
包揽我国花生栽培领域4项国家奖
出生在农村,万书波从小体会到农民在泥土地里摸爬滚打的艰辛,对农业农村农民饱含深情。他坚持,所有课题都来源于生产实践和产业一线需求,“根儿”要扎在大地里,人要实实在在地干,扎扎实实地解决问题。
拔出一棵花生来,是累累的果实。痴迷花生的万书波,在这颗小小的“长生果”上,不断取得科研成就,他和团队包揽了我国花生栽培领域迄今为止的全部4项国家科技奖励,首位获得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万书波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其团队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但万书波更在意的,是他们的多项创新成果都成了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
创建以单粒精播技术为核心的花生高产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创下花生实收亩产782.6公斤的世界纪录,实现我国花生种植技术的重大变革,改变了花生是“低产作物”“小作物”的传统认知;创建了连作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发现花生根系分泌的化感物质是连作障碍的关键因素,解决了连作花生减产严重的问题;建立了春花生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解决了春季升温慢、生育期积温不足的问题,树立了我国大面积高产典范;保障油料优质安全供给,发展麦油两熟双高产技术,创建玉米花生宽幅间作高效种植模式,增油不争地,亩均增收300-500元,蹚出粮油均衡增产的新路子;创新花生高油和高蛋白栽培理论,首次完成中国花生品质区划,建立标准化优质栽培技术体系,促进我国花生专业化生产和标准化种植,实现品质产量协调提高……
对于万书波来说,获得省科学技术最高奖不仅是荣誉,更是一种鞭策和鼓励,是继续攀登科学高峰的新起点。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万书波说,他将把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科研创新事业中,投入到让农民得实惠的生产实践中,把花生这颗“长生果”,变成农民致富的“金豆子”。
创下高产纪录还要扩种突围
2015年,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对省农科院平度市古岘镇的春花生单粒精播技术高产攻关田进行了1亩实打验收,亩产达782.6公斤,创下世界纪录。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花生亩产不足100公斤,被认为是低产作物,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不足3500万亩。
万书波创建的单粒精播核心技术,打破了传统一穴两粒的认知,打破了花生的“低产”标签。为了验证技术的可靠性,进行高产攻关时,团队甚至刻意选择了一个传统品种,而不是选用增产性更好的新品种。“好品种有很多,但农业生产光有良种不够,必须良种良法配套,我们专心研究高产高效的栽培理论和技术。”万书波说。现在,这一技术已连续5年被列为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这一技术还走出国门,在印尼、苏丹等进行试验示范,比当地技术增产1倍以上,为推动我国花生产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下世界纪录,万书波并不满足。他在不停地思考:当前,作为花生种植大省的山东,单产平均约为290公斤(与美国持平),和高产纪录相差近500公斤,如何缩小这个差距,让花生的平均单产水平再上一个台阶?“这涉及到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问题。”万书波说,目前生产上尚缺乏稳定可靠的单粒精播播种机,导致单粒精播技术推广较慢,进一步促进农机农艺融合,研制应用精准化的单粒播种机,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跳出花生看花生。针对山东耕地、水资源短缺,既要扛起粮食生产大省责任,又要保障油料优质安全供给的问题,万书波带领团队从创新粮油均衡增产种植制度入手,在不与粮争地的前提下,研究发展麦油两熟双高产技术,创建玉米花生宽幅间作高效种植模式,开拓了花生扩种突围的新思路。
连续10年,他带领团队走南闯北,在山东、河北、河南、吉林等不同生态区开展小麦-玉米/花生种植模式大面积试验示范,同时在种植模式、品种筛选、植保、农机配套等方面探索新技术,逐渐形成机械化条件下的粮油均衡增产技术新模式。这一技术创造了花生增收、粮食不减产的切实效益,被国务院列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技术措施。
立足全产业链节本提质增效
“花生含油量每提高1个百分点,全国年产油量可增加13万吨以上,相当于增加150万亩播种面积!”万书波说,这就是产业提出的问题:中国花生50%用于榨油,但生产中花生油用、食用不分,严重影响生产加工效益。
他带领团队创建了花生品质评价标准,首次完成中国花生品质区划,为我国花生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探明了籽仁发育过程中脂肪、蛋白质积累的动态差异特征,建立脂肪与蛋白质定向调控技术,致力于实现品质和产量协调提高;创立以“增施有机肥、分次减量化控、按需供水”为核心的高油花生栽培技术,以“增施氮肥、喷施硼钼肥、全程控水”为核心的高蛋白花生栽培技术和“增钙抑镉”技术,栽培技术标准体系涵盖生产全过程,引领花生产业标准化、专业化发展。
农科院有一块基地,就在院办公区旁边,万书波经常在办公室处理完事务,就到那去转转、看看,“一周怎么也得去五六次”。他一直记得,20世纪80年代,骑着自行车在乡间田野,到地里观察研究,到老乡家里吃饭讨论,“年轻人要成才,一定要多到基层去,多到田间地头去”。
新闻推荐
胶东五市工业和信息化一体化融合起势 如何求解制造业发展最大“公约数”
□本报记者肖芳推进产业链群一体化发展、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一体化、建设胶东经济圈产业交流平台、促进资源...
莱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莱阳,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