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打造常态化“云”上引才模式 “云招才”引得“燕归巢”
□记 者 董卿 从春龙
通讯员 李梦 凤仟 李琪 报道
本报莱阳讯 “这边是咱们胶东传统的苹果种植模式,另一边采用的是矮化密植种植模式,今年是第3年,已经挂果了。矮化密植让苹果接受日晒更均匀,上色更好,一二级果率更高。另外,它还适合机械化作业,大大节省了人工……”在莱阳市照旺庄镇叶家泊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果园里,一名戴眼镜的年轻人正向村民讲解新的苹果种植管理方式。
他叫陈代涛,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6月18日是其返校的日子。领取毕业证、学位证,办完离校手续后,他就正式毕业了。在这个长达5个月的漫长“假期”里,陈代涛过得相当充实:白天到村民果园里指导他们进行果树修剪、果园改造,开通直播帮村民卖苹果;晚上回到家整理实验数据完善毕业论文。
“我家流转的60多亩果园,今年栽了新品种的果树,上了网架、铺设了微喷系统,还打了井。”5个月里,陈代涛逐渐完成了从研究人员到“新农人”的无缝切换。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很多地方的人才招引工作一度停滞。莱阳市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出“云会场”“云之家”“云招聘”“云服务”4个引才板块,打造常态化“云招才”新模式,引来像陈代涛这样一批莱阳籍人才的目光。
“疫情期间,招才工作一筹莫展。我们转换思路一想:大量的莱阳籍优秀人才都滞留在家,这不正是我们做好服务、招引人才的好机会吗?”莱阳市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徐强告诉记者,正月开始,中心就按照市委组织部要求,通过各种渠道对莱阳籍在外的优秀人才进行摸底。市领导带头“一对一”联系服务75名高层次人才专家,为在莱工作生活的42位专家人才赠送了“梨乡英才爱心健康包”,线上“走访”高层次人才62名,“拜访”用才单位47家。陈代涛也就是这时候进入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中心的视野。
“我被拉进了‘梨乡英才汇’微信群,真有种找到组织的感觉。”陈代涛告诉记者,中心组织了青年人才家乡行、在外英才恳谈会、梨乡在外英才云讲堂等一系列活动,他对莱阳的创业环境、人才政策有了深入的了解。他还在群里结识了很多农业领域的高端人才,给他的苹果种植带来了很大帮助。目前,中心正在协助他注册公司,联系带有直播厅的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作为办公地点;镇村两级组织也在帮助流转土地,坚定了他在老家大干一番事业的决心。
4月21日,一场特殊的“云”上环评,为唐晓峰解决了一个大难题。“疫情期间,环评专家出门不方便。莱阳市经济开发区和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帮我们安排了一场‘云环评’,5位专家线上帮我们作了严格审核。否则,我们的项目环评至少要再等2个月。”
唐晓峰是上海朗亿功能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一名莱阳女婿,其团队研发的高性能耐水解剂、抗菌防病毒添加剂在新能源、电子、服装等材料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回乡探亲过程中,市领导向他介绍了莱阳的创业环境、人才政策,唐晓峰决定到莱阳设厂,将最新科技成果产业化。目前,新工厂主体已完工,正在安装设备,8月份可以试生产,预计年产各类高性能添加剂5000吨,产值3亿元。
疫情是挑战,也是机遇。围绕产业发展人才需求,莱阳市举办线上才企对接洽谈会,邀请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院所42名高层次人才与15家重点企业在线对接洽谈,促成企业人才技术合作、科研资源平台共享等合作意向18项。通过建立“云之家”,创新“云服务”,会集高层次人才284名,开展线上人才项目路演4次,“点对点”推送技术需求150余条,引导“桑梓人才”与本土企业“联姻”开展科技攻坚。
新闻推荐
12位市县长拼多多接力直播 “烟台优品线上云购节”开启,全平台烟台企业累计涨粉1300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赵玲玲“有的朋友可能没吃过海参,这是‘海产八珍’之首,烟台海参多肽、氨基酸含量高,不含...
莱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莱阳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