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宁海州圩子考

烟台日报 2019-12-17 08:22 大字

桂山圩子□杨杰慈笔者在旧时宁海州境内考察了五处圩子,分别是冶头檠山双层圩子、杏山长城式圩子、桂山莲花圩子、围子山环形圩子、岱王山一道墙圩子。据考证,宁海州圩子的建设与辛酉之乱有关。清代宁海州境内很多山上建有圩子,也叫土围子。这些圩子都是什么样?因何而建?笔者作了一些考察考证,力求弄清楚与这些圩子有关的历史。宁海州圩子建设考察笔者在旧时宁海州境内考察了五处圩子,分别是冶头檠山双层圩子、杏山长城式圩子、桂山莲花圩子、围子山环形圩子、岱王山一道墙圩子。

檠山双层圩子。冶头村西北面的檠山上建有圩子,且为双层。据《山东省牟平县地名志》载:“檠山位于解甲庄镇冶头村西北,杏山西南。东西2公里,南北1.3公里,海拔203米。因山形似古时灯塔,得名檠山。”檠山虽海拔不高,但地势险要,山北面为天险,怪石嶙峋,危峰兀立,险不可攀。山下为冶头最大的水库———檠山夼水库,水深莫测。第一层圩子建在檠山的东面、南面,长约200米、高约2米、宽约1米,依山势而建,石块较大,此为整个防御工程的第一道防线。圩上的石块既是进攻来犯之敌的武器,又是最好的防身掩体。一旦石头放完,可迅速向上转入第二道圩子。这道圩子建得相对粗糙。第二道圩子建在接近山顶的地段,呈半圆状,距第一道圩子约20米。山顶巨石林立,便于瞭望。顶峰西面松树茂密,地势平整,便于隐藏和休息。圩子内面修有简易路面,便于互通和交流信息。第二道圩子长约1000米、高约1至4米、宽约1米,人可行走其上。块石大小不等,大的足有千斤重,小的只有拳头大小,错落堆积而成。虽仓促建就,但墙体整齐,甚是坚固。历经百余年风雨沧桑,整个圩子至今依旧完整。

杏山长城式圩子。杏山是冶头一带最高的山。据《山东省牟平县地名志》载:“杏山位于解甲庄镇冶头村西北,檠山东北,东西1.5公里,南北1.3公里,海拔254米。百年前此山多杏树,得名杏山。”山顶相对平缓,杂树成林,地面上可见碎砖断瓦,当初可能建有防御捻军的瞭望台。杏山圩子与南面的檠山圩子遥相呼应,为东西走向,从杏山东面的山头沿山脊一直延伸至杏山山顶,长约600米、高1.5米、宽1米。从数公里以外远望,连绵不断,宛如巨龙飞腾,又颇像雄伟壮观的长城,甚是壮观。

桂山莲花圩子。桂山位于沟头店村西南。南北2公里,东西2公里,海拔263米。在山腰处建有圩子,远眺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非常壮观。在云雾缭绕的天气里,远远望去,云雾、围石、山峰、松柏时隐时现,美不胜收,当地人称之为“莲花圩”。如今,由于人为的破坏,这一圈圩石还剩下不足100米,间或有断开,有高有低,参差不齐,但仍能看出当年修筑时的恢弘大气。整个圩子离山巅约有40米,石基宽1.5米,高1至4米,多由9层巨大石头垒砌,石头多重达千斤。在当时科技不发达、交通不方便、运输不得力的条件下,创建者能使桂山一圈围石稳稳当当地屹立在高山之上,确实令人费解。

围子山环形圩子。围子山位于今莱山区与牟平区交界处,东西2公里,南北2公里,海拔252.1米。山顶较为平坦,松树参天,风掠山顶,松涛阵阵。偶能见到零碎的灰砖头,想必当年也建有瞭望防御工事。清末山上用石头砌成围墙,得名围子山。接近山顶处建有环形圩子,以山势而建,高低不等,现多有坍塌。

岱王山一道墙圩子。岱王山上有一道蜿蜒曲折的石头围墙,绵延数里,状若长城,当地人们都习惯称它为“一道墙”,也叫“东圩子”。清咸丰、同治年间,清政府以“坚壁清野”政策作为对付太平军和捻军的主要手段,命令各地组织团练和修筑圩寨。这段石头堆积的围墙,就是清同治年间为抵御捻军东征而修建的圩墙。当时在烟台市区东西两侧建有两条圩子,起外城的作用。岱王山上的这道墙为东圩子,起点始于迟家村的东海里,上岸沿山脊直达山顶,再至黑夼山顶东去。东圩子至今保存尚好。与东圩子同时兴建的还有“小长城”西圩子,西圩子现已不存。据资料记载,西圩子北起今烟台港客运站前海边,南止南大街与海港路交汇处(原消防队),长约980米,高数米。西圩子修筑完毕后,形成一道南北方向阻绝近郊进入市区的石砌高墙,只有少数几个门洞可供商民出入。清同治六年(1867),捻军再次由河南进入山东。登莱青兵备道集中500名士兵扼守西圩子,并照会驻烟台的英法军队联合防守“烟台商埠”。同时,三口大臣崇厚也派遣清军洋枪营携开花炮6门从天津乘船赶来烟台增援。6月底,捻军骑兵3万多人,经莱阳、海阳、乳山、福山,抵达烟台。基于长墙工事及壕沟对捻军骑兵的阻挡,以及凭借火枪对冷兵器的绝对压倒性优势,捻军于6月底至7月中旬对烟台多次奔袭,始终未能奏效,便再次转战宁海州。西圩子的修建,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工建设的西炮台一起,共同组成烟台老城区西防线。在之后的几十年内,烟台城区处于相对和平的发展时期,西圩子再也没有发挥其相应的军事效用。

在西圩子砌筑的同时,烟台周边的州县为防止捻军进攻,也采取了近乎相同的防御手段。第一次捻军来袭时,文登和荣成等地乡团联合修筑了一条长约80公里的石圩墙,该墙自北向南经昆嵛山、直达南海岸,有效阻止了捻军东进。第二次捻军来袭时,文登县征调全县团丁、民众在昆嵛山沿石圩墙布防,再次阻挡了捻军骑兵的进攻。

清代宁海州境内圩子一般都建在海拔较高、山势陡峭的山腰或接近山顶处,所用石头都是就地取材,圩子多为环形或一字型。现牟平区境内还有许多圩子遗址,主要遗址有牟家沟、鲁魏庄、万家山、小宅村等十多处。其中水道牟家沟村圩子遗址较为典型,该村西有座山夼叫前夼,上面建有清代防捻军时建的圩子。该圩子位于山腰以上,呈环形,周围杂树丛生。据说当年捻军来犯时,居民从村东牟家河拖家带口迁到这里,躲藏到事先修好的围墙后面。由于这里地势隐蔽,捻军在村东看不到村西山里面还有人居住,牟家沟人避免一场浩劫,平安地渡过了危机。宁海州圩子因何而建据考证,宁海州圩子的建设与辛酉之乱有关。自明末清初的零星战乱以来,胶东不罹兵灾200余年。咸丰十一年(1861,辛酉年)八月下旬,捻军已经到达招远和黄县(今龙口)。相关消息传至宁海州时,当地老百姓依然半信半疑。据王腾甲《捻匪志实》记载,民众以为“海域之地彼不屑至也”,“鼠偷狗窃耳,不足虑也”。等到九月初三清晨四点多钟,望见西方火光冲天时,老百姓才知道大事不妙,遂慌乱逃难。咸丰十一年九月初六,捻军自福山境进入宁海州,有大股部队窜入冶头村一带,烧杀掠夺。冶头是一大村,准备比较充分。在捻军到来之时,人们早已转移到村西北的檠山和杏山上已建好的圩子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捻军初六进入宁海州境内,初七兵临城下。城内官员置城外百姓死活于不顾,早早关上城门。“仓皇之际,城已闭,城下人如蚁集,号泣震天地,欲入不得,四散去”。“妇女之贞洁者皆自裁,一树皆缢数人”。至初十捻军离境,短短五天时间,百姓死亡七千,惨不忍睹。据民国《牟平县志》记载:“此五日间,各乡被害甚惨。(捻军)焚掠杀辱无所不至,穷岩深谷无处不搜,致男女死者七千余名,被掳者八千二百余名,焚毁房屋近三万间,掠夺牛马之两万匹,其他粮食衣件等物多至不可计算。兵燹之惨,未有甚于此者也。”

据《威海市志》载:“清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捻军攻入宁海、文登一带,威海卫戒严。”为防捻军再次东进,官府一方面办团练,一方面征调当地民众,在文登西部至宁海东境修筑一条毗连相接的石墙。该石墙南起文登县南海边、向北经上庄口延至宁海州西丰山,全长约82公里,耗时三年始筑成。

同治六年(1867)五月,捻军首领赖文光等率十余万众再入山东。六月底,捻军第二次来到胶东地区,共有三四万人马,几乎清一色骑兵。他们以主要兵力,经莱阳、海阳、乳山、牟平、文登、福山、直抵烟台……进犯文登边境。文登知县调集全县团丁、民众,在昆嵛山及沿圩子一线布防。每当捻军来犯,当地百姓不得不躲进圩子或深山避乱。《福山区志》载:“清咸丰、同治年间,县衙于胡家夼、张格庄、高疃、古现一带办团练,抵御东进捻军。”捻军长期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根据地。同治六年六月底,东捻军在福山、宁海一带就粮,“闻知清军在胶莱河西岸修墙筑垒,分段扼守,才急速西驰。”七月初,赖文光、任化邦等率军自即墨向胶莱河南部的麻湾口发起攻击,但未能突破,只得转兵北上。另据《吴公墓志铭》记载:“事平,补福山县知县……旋以捻氛不靖,创建烟台石圩,并捐资备炮位。”因修筑济南圩子城有功,朝廷补吴恩荣为福山县知县。当时捻军东进胶东,为保卫烟台,吴恩荣又在烟台创建石头圩子,并捐资在石头圩子上修筑炮位,有效抵御了捻军侵犯。

辛酉之乱,百姓之所以伤亡惨重,主要原因是胶东承平日久,官府备战不力,临阵自保以及错误宣传与误导。而与百姓不谙战事、慌乱失措也有很大关系。唯建有圩子的村落未雨绸缪,防范得当,虽房屋财产等遭受损失,但人员几乎无伤亡。冶头村有个传说,捻军东征胶东时,军师曾提醒捻军头目,到胶东后切记“见盔必躲,见铁必回”。捻军头目不听警告,结果在盔甲山和冶头铁官山前屡屡碰壁,始终过不了这两座山,最后只好返回逃走。从此,宁海州多地加强了圩子建设。(本文原刊于烟台市政协编纂出版的《烟台文史》)

新闻推荐

李克善 他守住的 是诚实良知

本报讯(YMG记者慕溯)李克善是莱阳市穴坊镇谭家村的一名普通村民。生活简朴的他,面对15万元巨款诱惑不为所动。他急失主之...

莱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莱阳,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