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岭上三教堂 舆地广记

烟台晚报 2019-02-28 09:27 大字

邢德论

民国初年,莱阳大地尚有大小庙宇八十多座,在这众多的寺庙之中,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即三教堂。三教堂是明清时期兴起的一种寺庙形式,它是将儒、佛、道三教始祖合祀于同一个庙堂之中,这类寺庙便称作“三教堂”。三教堂是“三教合一”这种信仰形式的一个统称,其它还有“三教寺”、“三圣堂”、“三圣祠”、“斯受堂”、“三教庙”等多种名称。在莱阳比较有名的三教堂,一座是大明村三教堂,另一座就是位于莱阳南部团旺镇境内的三教堂。

这座三教堂建在万家岭南端的山岗上,北依绵绵万家岭,南邻潺潺嵯阳河,林深境幽,云蒸霞蔚。万家岭十分单薄,没有重峦叠嶂,没有悬崖峭壁。嵯阳河从岭南脚下自西向东缓缓而去,使这郁郁葱葱的长岭多了几分灵动。这座三教堂是元朝至元元年(1264),由周围十三个村庄的乡民捐资、出工共同建造的,明朝正统和天启年间,两度重建。原建筑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只有些许遗迹尚存于山岗之上。

据这里的老人们回忆,当年这三教堂的规模还是很大的,建筑也十分精美。主要建筑有六殿、两厢、两廊房和一个钟楼。六殿是:北阁大殿、天王殿、关爷殿、圣人殿、梳洗殿和马殿。北阁大殿是三教堂最大的建筑,殿里塑有高大的如来佛像、十八只手的菩萨像、十八罗汉像、送子娘娘像,另外还有四个铜人。在北阁大殿前方东西两侧,分别是东厢屋和西厢屋,其中东厢是和尚住的地方,西厢是道人住的地方。北阁大殿前门两侧有东廊房和西廊房,两廊房内表现的是阎王殿内的景象,塑有阎王爷问案、小鬼割舌锯腿、上刀山、下油锅、石磨、刀锯等场景,宣扬因果报应。三教堂东廊房东侧建有梳洗殿,相传三教堂的梳洗殿很奇怪,每次一建起来总要失火。西廊房西侧,自北向南是圣人殿和关爷殿。这座三教堂的圣人殿内没有塑像,只安放着“至圣先师孔子之位”的牌位。关爷殿内正面是关公的塑像,两侧有周仓、关平及侍女塑像。

三教堂有大门四个,从东往西第一个门连着梳洗殿,第二个门是三教堂的正门,第三个是天王殿的穿堂门,殿里有四大天王的塑像,第四个是马殿门,也是一个穿堂门。马殿共有三间,东西两间各有石马一匹,有马童两人用栅栏挡起来。据说,别的地方庙里的马殿是没有栅栏的,因为这三教堂的石马常会跑出马殿毁坏周边的庄稼,后来就加上了这道栅栏加以圈敛。

出入三教堂的大门内西侧是钟楼,钟楼上的钟重达七八百斤,每月初一、十五,和尚撞钟之声方圆几十里都能听到。

在三教堂的前面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小路旁边曾有一座用石头垒成的塔,石塔有三四米高,当地人叫它牛塔,塔下葬的是一头牛。那牛在建三教堂时,天天拉石料拉木材,最终因劳累过度而累死在施工现场。为了铭记牛的功劳,人们把它葬在了三教堂外,并建了塔以示纪念。在三教堂的所有建筑中,这座牛塔是毁坏得最晚的,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还矗立在山坡上,路过此地的人总会情不自禁地瞅上一眼。

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是三教堂赶庙会的日子,三教堂庙会在当时是莱阳域内很知名的庙会之一,几百里之外的地方都知道这个年度盛事。农历三月十六是庙会的正日子,但每年一过了正月十五,四面八方的商旅香客便开始陆陆续续聚集到这里,烧香拜佛,搭台唱戏,开集交易。庙会围着三教堂周边铺开,南到嵯阳河畔,北到三教堂身后的沟岸,一大半山坡聚满了前来赶庙会的人。三教堂周边民风淳朴,每当赶庙会的时候,那些远道而来的商人都会到山下的杨格庄村和石格庄村,向村民们借些临时用品,等到庙会结束后,商人都会如期送还,为了答谢,还会送些东西给主人家。

三教堂本名三教院,寺院建成以后,有风水先生说这庙里得有“一万和尚”才能镇住,后来,果然来了个名叫万全的万姓和尚。万全和尚习武出身,传说是抗清英雄于七的同门师兄弟。解放后,在万全的坟墓中还发现一口大刀。相传,习武期间,师父就发现于七不安分,等到万全下山的时候,师父告诉万全:日后如果于七造反,占山不要近于他,占洼可以助他一臂之力。万全把师父的话牢记在心,后来出家到了三教堂。1661年于七在牙山举兵二次起义,震惊清廷,年轻的康熙皇帝急忙派济世哈、图喇、祖泽溥三将亲赴牙山征剿。眼看情况万分危急,于七派亲信到三教堂请万全出山。万全想起师父的教诲,拒绝出山。不久,于七起义便在清兵重压之下失败了。

清朝末年,三教堂来了两个和尚,一个叫钵,一个叫当山,钵和当山是兄弟俩,钵是哥哥,当山是弟弟。钵和尚在当地很有名,学问很深,据说曾经受邀赴京城讲经,当地人都称他钵子和尚。钵子和尚人缘也很好,山下村子里有不少孩子认他做干爹,当地人相信这样的孩子好养活。

从一些历史文献的记载中可以发现,三教堂这种寺庙形式最早出现在唐代,当时作为民间的一种信仰方式,人们会把儒、佛、道三教始祖在家中供奉,就像家庭中设立的佛堂。金、元以后,全真道教祖师王重阳来到胶东,带来了三教合一的思想,一时间胶东成了全真教传播中心,三教合一思想流传甚广,影响颇大,三教堂便很快发展起来。

辛亥革命前后,一场“庙产兴学”运动席卷全国。民国十七年(1928),被称作“中国教育界四大怪杰”的邰爽秋再度提起“庙产兴学”的建议,他提出:“在国库空虚,民生凋敝,教育停顿的中国,全国民众,要想革命彻底成功,建设一个新的中国,不可不拿起奋斗的精神,来干一件生死关头的大事,这件大事就是,打倒僧阀、解放僧众、划拨庙产、创办教育。”他的这一主张得到了当时南京政府的支持。一场大规模的“庙产兴学运动”很快在全国展开。次年,这阵风吹到莱阳,当时的南岩乡公所乡长赵吉文带领士兵来到三教堂,赶走了庙里的僧众,摧毁了这座几近千年的古刹。那时,三教堂里还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尼姑,庙产被收,庙宇被毁,老尼姑带着小尼姑下山到周边村子,想为小尼姑找婆家,但惧于当时的形势,虽然小尼姑长得非常貌美却无人敢收留。小尼姑后来命归何处不得而知,只听老人们说,那老尼姑走投无路,在崔疃河(五龙河崔疃段)自溺身亡。没有人知道她更多的故事,也无人能知晓她遭逢乱世的复杂心境,投水的那一刻,她所有的爱与恨、缱绻与决绝都瞬间顺水而去了。

一座庙宇的兴盛往往会体现着自然、社稷与苍生之间的多重关系,同时也会孕育一方文化的延伸。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而三教堂所表现的更多的是一种合的文化。万家岭上的三教堂早已消失,但愿这段在地历史不要失忆,好让我们的未来能寻到清晰的来路。

新闻推荐

事业单位招考部分职位核减或取消

本报讯(YMG记者夏丹通讯员闫士招)截至目前,2019年烟台市市直公立医院、职业院校公开招聘网上报名已全部结束。记者...

莱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阳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