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出资一人主笔

半岛都市报 2018-09-11 05:44 大字

临危受命

凌达扬回到国立山大

凌道扬在青岛家庭美满,事业上也是全面开花。凌道扬任林务局局长还兼任私立青岛大学教授,他的收入在当时的青岛应该不菲,加上妻子陈英梅在文德女子担任中学体育教师,两人的生活可谓惬意舒适。凌道扬还担任基督教青岛青年会总干事,并与上海滋美洋行青岛分行经理滋美满等人发起成立了“万国体育会”。万国体育总会位于青岛亚当斯大厦,下设网球、高尔夫等七八家俱乐部的体育组织,主要从事博彩性质的赛马。此外,凌道扬还在青岛建有酒厂和一座名叫海滨大厦的豪华旅馆。

凌道扬和高秉坊一道买下了日本人星野米藏英文报纸《青岛晨报》的资产,创办了《青岛时报》。高秉坊出生于1890年,是山东省博山县李家村人,自幼勤奋好学,1909年考入山东农林学堂,1915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山东资送金陵大学森林科官费生。毕业后回到山东工作,历任济南模范森林局局长,青岛农林事务所主任等职。

该报最初分中文版和英文版,中文版名叫《青岛时报》,由李青选任主编。李青选是山东博山人。民国后长期担任孔祥熙的私人秘书、财政部参事。凌道扬耶鲁大学毕业与孔祥熙同校。英文版名叫《青岛泰晤士报》,由凌道扬的弟弟凌达扬任主笔。《青岛时报》于1924年9月1日创刊,在当时青岛众多的报纸中,是比较有代表地位的。

报社地址最早在以前青岛的新泰路1号。1927年后迁至兰山路17号,同时,出版发行权全归曾在该报任过编辑的尹朴斋(山东日照人)独立经营。中文报纸由原来的两大张增为三大张,报纸销量由每日两三千份增至五六千份。报纸除刊登新闻外,先后办有副刊“时报俱乐部”、“青光”、“窝窝头”等,同时还有“小朋友”、“医学周刊”、“世代家庭”等专栏。

1928年日本在济南制造了“五三惨案”,5月10日,青岛举行了大规模的反日示威游行,捣毁了日本驻青机构,《青岛时报》对此作了报道和评论,但是随之而来的日本人的威逼压迫让凌道扬一家不得不离开了青岛。由于战乱,时局不稳,私立青岛大学经费断绝,师生散去大半,学校不得不被迫停办。此时凌达扬也离开了青岛,8月他任东北大学英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讲英语等课程。

凌道扬离开青岛后,任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教授兼系主任,1949年后任中国香港崇基学院院长、联合书院院长,参与创办香港中文大学。凌道扬一生著述甚丰,著作有《森林学要览》、《中国农业之经济状况》等,论文有《振兴林业为中国今日之急务》《大学森林教育方针之商榷》等。凌道扬于1992年去世,享年105岁。

国立山大

凌宏焜(坐者,为凌达扬长子)

林济青

齐鲁大学旧貌

凌达扬与齐鲁大学

东北大学由张作霖和张学良父子创办,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东北大学进入辉煌的鼎盛期,校舍壮丽,设备充足,良师荟萃,学风淳朴。凌达扬留学美国,学识渊博,语言清晰,讲课内容充实,深得学生们喜欢。张学良被凌达扬的学识所打动,祺襄曾采访凌达扬的儿子凌宏炜得知,“凌达扬当年考取庚款赴美留学,回国后除了在大学任教,还在张学良家当过私人教师,少帅还送过他一匹好马”。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军一夜之间占领沈阳,全校师生悲愤已极,被迫走上流亡之路,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流亡大学。

1935年凌达扬应齐鲁大学校长林济青邀请,任齐鲁大学外国语文系教授兼主任。凌达扬与林济青有同事之谊,1924年他们均在私立青岛大学任职。林济青任私立青岛大学教务主任和校务主任,凌达扬任英文教授。

林济青,山东莱阳人,学者和教育家。广文学堂毕业,哥伦比亚大学学士,美国理海大学硕士。历任山东矿业专门学校教务长兼主任教授、私立青岛大学校务长兼教务长、私立齐鲁大学代理校长、山东省政府委员、国立山东大学代理校长等职。

齐鲁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1864年(清同治三年),它由美北长老会、英国浸礼会共同发起,来自美国、英国以及加拿大的多个基督教教会联合举办。是中国最早的教会大学之一。

1917年9月,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各科迁至济南新址,更名为齐鲁大学。齐鲁大学成立后,采用西方教育模式,办学质量优良,校长、系所主任及教授大部分由外国传教士担任,大多数采用英语教学,其教学水平“接近了同时代欧美一般大学的程度”。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大学组织法》与《大学规程》,要求所有民办大学一律立案纳入管辖,并冠以“私立”两字,校长必须由中国人充任,外国人任董事的名额不得超过三分之一,于是,时任齐鲁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的林济青接任校长。林济青上任后,创新办学思路,广泛延揽人才,创办国学研究所,齐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声誉鹊起,学界有“南齐鲁、北燕京”之说。

齐鲁大学在1917年就设立了英语系,1931年齐大立案后由英文系改为外国语文系。在凌达扬任职前系主任和教师均是由传教士或他们的妻子兼职。自1917至1937年先后任英文系主任的有巴克尔(Parker)、罗天乐(Lotenslauger)、凌达杨、沙尔真(Sargent)等四人。

当时外国文学系除了凌达扬以外,还有撒尔真(美国)、俞康德(山东即墨)、奚尔恩夫人(美国)、舒乐尔夫人(德国)、田安(英国)、米勒(美国)、克爱华(英国)、希克圣(英国)等人。

据王神荫在《齐鲁大学简史》一文中写道:要说教员多的系,首推是英文系。一则因为只要是外国人在别处安排不下的传教士,都可以到齐大来教英语,既不讲教学方法,也不教授课文内容。二则因为立案后,英语列入公共必修课,每个学生都要念两年,十二个学分,才可以毕业。

由于过去不重视英语,一时提不高新生的英文程度,以致入学新生的英文程度参差不齐,差距很大。凌达扬上任后就根据入学考试英语成绩的好坏,重新分班。程度好的可以选修二、三年级的英文课,程度差的则入不列级也没有学分的预备班。当时英文系所授课程为普通英文、英文作文、记叙文、泰西文学、英文小说、戏剧、新闻学等课程。

上世纪30年代的山东大学,初名“国立青岛大学”,继名“国立山东大学”,曾一度学者名流云集,海内声名赫赫。

1936年,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为了镇压山东大学的爱国学生运动,以停拨协款相威胁,并无理干预学校人事调整。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之下,8月赵太侔辞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职务,同时洪深、老舍、赵少侯、张煦等教授亦均辞职离校。同年教育部任命林济青(原齐鲁大学教务长)为校长,住在观象一路5号。其上台之后,学潮并未平息,学者名流却大多离去。林济青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筹措经费聘请名教,补齐各院系师资阵容。

1936年7月,凌达扬临危受命,被林济青聘任为外国文学系教授,并担任第三任系主任。外国文学系首任系主任为著名学者、翻译家梁实秋,第二任系主任为民国时期电影的开拓者、剧作家洪深。

在山东省档案馆中有一份《全国各大学及专科学校教职员调查表》,其中有一份关于凌达扬的资料,这样写道:

职别:外国语文学系教授兼主任。姓名:凌达扬,性别:男,年龄:42岁,籍贯:广东宝安县。学历:清华学校、耶鲁大学学士(1918年)、哥伦比亚大学硕士(1920年)。

经历:清华学校英文教授、青岛英文泰晤士主笔、东北大学英文学系主任教授、齐鲁大学外国语文学系主任教授。

到校年月: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月俸:360元。

担任课程:短篇小说、长篇小说、高级作文、现代文选,每周十一时。

通讯处:国立山东大学

凌达扬到校后,把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做了一个很好的结合,开设了短篇小说、长篇小说、英语高级作文、现代文选等课程,每周十一学时。授课之余,他还指导了外文系第四届毕业生李慧淑的毕业论文。

当时外国文学系教师有教授凌达扬、叶麐、谢学琳,讲师饶余威、王攒祖、张国桢、孔庆铃、钱瑞义、吕宝东等人。外国文学系开设的课程有英国文学、法文、古犹太文学、欧洲文学史、浪漫诗人、法国文学、小说选读、高级作文等课程。

1937年,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11月,林济青率领山东大学师生南迁至安徽安庆,随着日军的南下,又迁到了四川的万县,不久教育部下令“暂行停办”。国立山东大学时期共招收八届学生,毕业四届,后面四届学生转入中央大学和其他大学毕业,有的没有毕业就参加了革命工作。当时外国文学系在校生60人,转入中央大学12人。

凌达扬随国立山大师生南迁到四川万县,直到1938年3月才离开国立山东大学,后历任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英文系教授。1956年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一生从事英语教学。凌达扬于1986年去世,享年92岁。

新闻推荐

偷他人地里茄子还动手打人 糊涂老汉被送进拘留所

本报讯(YMG记者史崇胤通讯员建鹏少磊)看着别人家地里的茄子长势不错,就动起了歪脑筋想偷茄子去卖。被发现后,这名偷茄...

莱阳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