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场,还是和平年代的工作岗位,老党员赵瑞香都屡建功绩 “党员的责任不能忘”
抗战时保家卫国,建国后投身建设。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场,还是在和平年代的工作岗位,他都始终不忘自己党员的身份和责任,屡建功绩,为民服务。7月4日,记者走进莱阳市大夼镇铎夼村,采访了抗战老兵、老党员赵瑞香。
农家小院,干净整洁,92岁的赵瑞香端坐在椅子上,精神矍铄。他胸前的一枚枚功勋奖章,格外引人注目,仿佛在向众人讲述他近一个世纪的人生所经历过的枪林弹雨、炮火硝烟。谈起自己的战斗经历,赵瑞香老人指着一枚枚奖章如数家珍,“这是东北民主联军的,这是华北解放奖章,这是辽沈战役时立的一等功……”在他的娓娓讲述中,记者仿佛也被带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1942年,年仅16岁的赵瑞香从家乡入伍。“那次我们摸黑攻打羊郡一个日本鬼子的据点,天下着小雨,深一脚浅一脚的,一不小心还能滑进沟里。我们负责往上送炸药,一个人倒下了,另一个人继续顶上。”谈起战斗的往事,赵瑞香老人依旧记忆如新,他说,“当时打仗从来不知道害怕,心里只想着要把敌人的碉堡攻下来。”
由于在作战中表现勇敢,入伍两年后,赵瑞香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问及入党时的想法,赵瑞香老人眼眶有点湿润:“我当时比较年轻,但我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未来。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过上好日子。”正是因为亲眼目睹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赵瑞香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革命信念,而这个想法一直持续到现在,从未动摇过。
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来不及回家探亲的赵瑞香,马上又随部队开赴到解放战争的主战场,他先后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海南岛、解放“两广”等战役。“我右手的三根手指头就是在辽沈战役中被敌人的子弹打掉的。”赵瑞香老人说起了自己在辽沈战役上的惊险经历。当时战斗异常激烈,党员们都冲锋在前,他也举着枪带领小分队往山头冲,此时敌方的一颗子弹打过来,正好击中他举着枪的那只手,三根手指头都被打掉了,鲜血直喷,但他没有退缩依然往前冲,后来昏倒在血泊中,多亏了一名护士救了他并抽血给他才保住了性命。大难不死的赵瑞香,并没有因为受伤而胆怯,相反他作战更加英勇,在塔山阻击战中,他用六五步枪成功击毙国民党一名战斗参谋,荣立一等功。
新中国成立以后,赵瑞香又毅然投身到社会主义改造和新农村建设中。1952年,他离开部队回到家乡,在村里一干就是40多年,期间他担任过支部委员、宣传委员,管过治安工作。经历过战争的洗礼,赵瑞香时刻谨记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他每天早出晚归,集体劳作期间,他总是第一个来到田间地头,晚上散工,他总是最后才走。一有时间,他还接受黄金庵学校的邀请,为学生们讲述革命事迹,把优秀的革命传统传承下去。他经常走街串巷,走访困难群众,帮乡亲邻里排忧解难。在村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他总是跑前跑后、忙里忙外,不管谁家有困难,只要他能帮上的,一定解囊相助,村民们人见人夸,个个竖起大拇指。“赵瑞香虽然是名立过功的残疾军人,但他从来不搞特殊,反而是事事都积极参与,发挥党员带头作用。”铎夼村原村党支部书记姜维民告诉记者,赵瑞香带领村民积极植树造林,将村庄周边公路两侧、河坝边都种上了树,还把村里一座荒山变成了青山。“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如今已经年过九旬的赵瑞香老人,时不时还会吟唱起革命歌曲,而且歌词都记得丝毫不差。赵瑞香说:“虽然我们现在的生活好了,但我们不能忘了革命的历史,更不能忘了党员的责任。”YMG记者高少帅通讯员李梦贾文峰王圣淇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把业务培训搬到庭审现场 莱阳纪委监委创新培训方式,提升案件办理质量
“公诉人,你还有什么补充的吗?”“没有。”“被告人,你还有为自己辩解的事项吗?”“没有。”“请被告人进行最后陈述。”……...
莱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莱阳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