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学子,三代师生情

半岛都市报 2018-07-10 07:58 大字

三张毕业证书,一所中学的发展史。

第一张证书颁发于1941年7月,21岁的学生王承志在德文科修业期满成绩合格毕业,毕业照片上有“礼贤”钢印,校长签名为刘铨法,印章分别是青岛特别市私立礼贤中学校和青岛特别市教育局印。证书上有被人为撕毁的痕迹,收藏者邹勇先生告诉半岛记者,这里贴有税票,应该是其他喜欢税票收藏的人撕走的。

据了解,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开始征收印花税。开始只是在发货票、当票、公司股票等情况下征收,后来征收范围扩大了,出国护照、中学毕业证书等人事方面的证件都要征税。不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几年间,印花税票的印制运输极为困难,因此导致了税票短缺,于是出现了应贴印花,却买不到印花的现象。所以第二张毕业证上只写有印花二字,表示此处应贴税票。

这张颁发于1950年6月毕业证的主人叫牟才信,16岁初中毕业。邹勇先生说,这张毕业证很特殊,小小的一纸,竟然钤盖着青岛市人民政府文教局和礼贤两枚钢印,还加盖了青岛市人民政府文教局印,青岛市私立礼贤中学钤印,代理校长孙方锡印等七个印记!

到了1965年,毕业证上就简单多了,只有三个印记,一枚钢印和青岛市第一教育局、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的印章。河北省天津市(今天津市)的王信17岁从九中初中毕业。

同一所学校,不同的校长,不同的名称,每一次变换,都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休戚相关。

1901年6月20日,礼贤书院开学。在之后的岁月中,礼贤书院发展迅速,师资水平在当时也是首屈一指。素有“院士摇篮”之称的礼贤为国家培养了“两弹一星”功勋王大珩等一大批优秀人才。一代学者王献唐、周叔弢、孙方锡等人也出自这里。1919年,书院更名为“青岛礼贤甲种商业学校”,学制3年,劳乃宣为监督,高天元任校长。在1924年,礼贤中学改为“青岛私立礼贤中学”。1952年,人民政府接管礼贤中学,更名为“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

关于证书上的三位校长,也有不得不说的故事。

在青岛九中历届校长简介中,可以找到他们的名字:

刘铨法(1889年~1957年),号衡三,文登人。礼贤书院毕业后升入同济大学工程科,为著名土木工程师。青岛著名建筑如中山路中国银行、北京路交易大楼均为其所设计。1923年至1953年间任礼贤校长长达三十年。

孙方锡(卓泉),青岛人,礼贤书院毕业。后在德国耶拿大学毕业,获理科博士,回校后初教地理后任教务主任,1950年为代理校长。后任山东师范学院地理系主任。

吕振光,莱阳人。曾任私立明德中学教导主任、团委书记,青岛五中团委书记,二十二中校长兼书记,青岛四方区教育局长、市政策研究室秘书,青岛九中校长兼书记,二十三中校长等。

这三位校长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刘铨法。昆曲大师、著名实业家丛良弼之孙丛兆桓从1943年起在礼贤中学读了6年,当时礼贤中学在青岛名列前茅,丛兆桓觉得,这一切,校长刘铨法功不可没。“刘铨法校长曾经说过,学校是教育学生长知识的地方,必须让学生专心学业。当时全市中学多事男女分校制,所以学校坚决不允许谈恋爱、交异性朋友,而且全校男生都是光头”,有一个细节丛兆桓记忆犹深,“在我们班进入毕业年后,曾派代表向刘校长请愿要求毕业班可留头发,结果把刘校长气得流下了眼泪”。

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1944年到1947年在礼贤读书,他对刘校长也印象深刻,“他非常有才,是注册建筑工程师,曾申请建礼贤土木工程学校,也就是青岛理工大学的前身”。不过在他的记忆里,他个子很高,比较严肃,不苟言笑。两位八旬的老人都以毕业于礼贤中学为傲,在礼贤中学的校史馆中,他们两人的名字也被收录到名人校友录中!

“为人民服务”字样

邹勇先生告诉半岛记者,这两张毕业证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有可能是出自一对兄妹。闫氏兄妹相差七岁,哥哥1954年毕业于二中,妹妹1956年毕业于普集路小学。仔细观察两张证书,不难发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毕业证很像奖状,以毛泽东主席的头像或者铜像和红旗为装饰,而妹妹这张则是书和麦穗,有横排,有竖排,时代烙印十分鲜明。证书上都印有“为人民服务”的字样。

新闻推荐

放下锄头,走上舞台

谭格庄举办纪念“建党97周年”文艺汇演本报讯(YMG记者陆启飞通讯员刘永涛)今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社会...

莱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莱阳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