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输敢挑战,企业才能有今天 鲁花集团执行总裁宫旭洲:首先预料到失败才能避免失败
鲁花集团执行总裁宫旭洲。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娄花
丰收后的农民用手剥开一粒饱满的花生,一滴金黄色的花生油自上而下滴入油桶,溅起晶莹剔透的油花。伴随这一画面,鲁花花生油的形象深入人心。从一个不起眼的乡镇企业到全国闻名的行业领军企业,30多年里,这家企业用一粒粒国产花生、一段段突破创新,改写了鲁花集团甚至中国花生产业的命运。“每一位中餐烹饪者往锅里倾倒的液体,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近日,鲁花集团执行总裁宫旭洲在面对半岛记者专访时,把一名企业家对产品的追求和热忱表达得淋漓尽致。
扎根农村>>>
为自己必须利他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阵痛期,不少集体企业关门倒闭,山东莱阳姜疃物资站也陷入惨淡经营的境地,而鲁花集团的前身正是姜疃物资站。思路清晰、气质儒雅的宫旭洲对企业充满着感情,他向记者讲述了鲁花集团的艰难创业史。
鲁花集团创始人孙孟全在1983年被任命为站长时,物资站只有五六人,平房四间,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每半年换一任站长。碰上这种烂摊子,别人避之唯恐不及,孙孟全却迎难而上,“他是个从不服输的人。”宫旭洲这样形容。
接手物资站后,孙孟全做的第一件事是集中精力办大事。他砍掉水泥、建材等项目,把精力放在农产品上。理由是,物资站背靠黄土地,应该扎根农村,服务农民,而服务农民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农产品。这种“宁农勿工”的思路,给物资站带来了生机。上任第一年,孙孟全就扭亏为盈。更重要的是,扎根农村,为农民服务,让孙孟全悟出了通过帮助他人就能成就自己的经营哲学。
“刚上任那年,地瓜大丰收,很多村民家中的地瓜干卖不出去,堆到没地儿放,眼看再卖不出去就要坏在手里了,大家就找到孙孟全帮忙。孙孟全一看都是街坊邻居,没想着赚钱就应承下来。他四处打探,终于在青岛找到一家急需地瓜干的酒精厂。一番磨合,敲定了生意:物资站按每斤一毛钱的价格把地瓜干收上来,加点运费和人工费,再卖给酒精厂。”宫旭洲回忆,那个时候,因为有了销路,大家干劲十足,有的装包,有的封袋,有的记账,热火朝天干了三个月。最后一算账,没想着竟然赚了3万元,村民们都很感激,握着孙孟全的手说:“要不是你,我们的地瓜干都烂掉了。”
本来只是单纯想帮忙,最后不但帮了村民,自己还赚了钱。宫旭洲说,孙孟全把这段经历总结为两句话:“为他人就是为自己,为自己必须利他人;有自己必须有别人,有别人才能有自己。”而他创办鲁花植物油厂的构想,也是从这样的理念中得来的。
世界的花生在中国,中国的花生在山东,山东的花生在胶东。但当时的胶东,花生种出来卖不出去,能卖也卖不上好价钱,原因是没有配套的深加工工厂。没有怎么办?孙孟全决定,做一个出来,带动并引领农民通过种花生来致富。
宫旭洲说,“到今天,企业已经带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发展花生种植基地1000万亩,油葵种植基地30万亩。这些基地每年为农民创造收入200多亿元,带动1000多万农民增收致富,并吸纳7000多名农民到企业务工,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运输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万多人。”
创新突破>>>
企业不需要“涛声依旧”
“企业的起步其实是非常艰难的,但不服输、敢挑战的精神,一步步推动企业走到今天。”宫旭洲说,“1986年,鲁花植物油厂刚刚创办时,我们就碰到一个世界级的难题。当时,食用油主要有两种加工方式:一种是传统的土法榨油,工艺简陋,卫生条件差,加热时容易起沫冒烟,而且黄曲霉素经常超标。另一种是浸出法,用溶剂对原料进行浸提,然后高温精炼,经过‘六脱\’后炼出来的油,香味和部分营养却流失了。总而言之,两种工艺都不是好办法,也生产不出真正的好油。”
说到黄曲霉素,宫旭洲解释称,这是影响花生油安全的最大威胁。它普遍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中,在受潮的情况下,极易感染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以这些作物为原料榨取的食用油,也容易出现黄曲霉素超标,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既想保留油品中的营养物质,又要解决黄曲霉素超标的问题,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就启动了研发之路。经过了6年攻坚,在一次又一次失败之后,鲁花团队终于在1992年成功独创5S物理压榨工艺。”宫旭洲说。
这套工艺具有五大技术优势,一是物理压榨技术;二是“生香、留香”技术;三是“无水化脱磷”技术;四是恒温保鲜技术;五是去除食用油中黄曲霉素技术。国家有关部门多次组织专家组进行科技成果论证,结论是,该工艺科技含量高,是世界领先的食用油制造工艺,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引领了我国食用油工艺发展的方向。
“我们的目标就是绝不让消费者食用一滴不利于健康的油。”宫旭洲说,凭借这一核心技术,企业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还参照鲁花的工艺,重新修订花生油国家标准,这对一家民营企业来讲,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鲁花创造了奇迹,但不能止步于当前。企业不需要涛声依旧,应勇于创新。”在宫旭洲看来,科技创新水平,代表着一个企业一个品牌为消费者服务的决心和能力。依靠科技创新,生产优质产品,保障消费者饮食安全,就是企业诚信经营的根本。
成功法宝>>>
预料到失败才能避免失败
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持续提升,“我们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从而开启了花生的又一轮供给侧改革——培育高油酸花生种子,生产高油酸花生油。这三十年之所以成功,就是时时处处首先预料到失败,才避免了失败。”宫旭洲说。
所谓油酸,是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一种。它的性质比较稳定,可以延长油的保质期和货架期。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抗氧化、降低胆固醇、降血脂、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橄榄油进口量翻倍增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橄榄油中的油酸含量高。在消费升级的时代,“我们研发生产出了高油酸花生油,继续引领了中国高端食用油的发展方向。”宫旭洲说,而生产高油酸花生油的关键又在于能否研发培育出高油酸花生种子。“种子保卫战,是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宫旭洲说,我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的失守,无不与种子的控制权易手密切关联。
为此,企业于2009年成立农业科技推广公司,专门从事花生良种的引育试验、生产示范、经营推广。让人欣慰的是,2013年以来,企业联合全国知名花生院所一起,已成功研发一系列具有“高油酸、高产量、高含油量”的适合国内不同地区种植的10多个花生新品种。“去年,我们成功研发出了鲁花高油酸花生油,油酸含量高达75%以上,集营养、美味、健康于一身,上市以来,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这是企业对中国食用油发展与提升的新贡献。”
“中国的花生产业要掌握在中国人手中,必须从种子开始。”宫旭洲说,鲁花的花生原料大都是中国自产的,食用油卖得越好,中国的农民收益越多,中国的花生产业就会发展得越好。
记者手记“从没给农民打过一张白条”
从帮助农民解决卖地瓜干的难题开始,鲁花便守住了“帮助他人”这颗初心。“我们从没有给农民打过一张白条”,宫旭洲说,一粒花生意味着一个产业的希望,意味着亿万消费者的期待,意味着广大农民的收成。不给农民打白条,坚持带动农民增收,时刻践行“产业报国、惠利民生”的企业宗旨,不断创新升级产品,便是鲁花企业家精神的最好诠释。
2017年,我国花生总产量为174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的40%,中国的花生在世界独树一帜。即使在国内,花生对中国的油料市场也有着非同一般的战略意义。曾经,在中国的食用油市场上,两大品牌独占鳌头。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鲁花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格局,这个从山沟里走出的民营企业到如今已成长为国内花生油第一品牌。
在30多年的发展道路上,企业始终秉承初心,努力奋斗,不断改革创新,提升产品品质,持续引领中国高端食用油的发展进步。宫旭洲坚定地告诉记者,“让鲁花品牌更响,做成百年企业。只要定位、立足点准确,我们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在鲁花的战略升级计划中,未来将持续研发更多高品质的食用油和调味品,满足中国人民消费升级的品质需求,“中餐深受全球消费者的喜欢,在全球范围内很有生命力。每一位中餐烹饪者往锅里倾倒的液体,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宫旭洲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为他人着想捐献热血分享生命”, 昨天是第十五个世界献血者日,597名市民无偿献血献爱心
YMG记者盖鹏摄影报道“今天来献血,我觉得特别有意义!今天我献血,为自己送上一份最珍贵的节日纪念礼物!”2018年6月14日,第...
莱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