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艾话“俗”

新晨报 2018-06-18 01:14 大字

端午前夜,妈妈照例打来电话叮嘱:记得早睡哟,明儿早起采的艾蒿才是最好的。至于为什么好,她也说不清。闲来查资料,才见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解释: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依民间说法,鸡鸣前,阳气开始上升,此时采摘的艾叶阳气较足。好吧,五月五这天一大早便起身前往郊外采艾,又谨记妈妈的千叮万嘱:公路旁的不要采,有扬尘又有汽车尾气;长得老的不要采,药效差;长得太嫩的也不要采……想想符合妈妈条件的艾蒿也没几棵吧?简直比皇帝选美都要费劲。于是大老远跑到一处野山:远离公路,又少农田。山谷无尘,杂草灌木丛生,果然有沾着露珠纤尘不染绿得可爱的艾蒿棵子,生之悄寂,散之幽香,不亚深谷幽兰。想那屈大诗人嗔怪“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实在是没发现这深谷艾绿啊!再者说,家家户户人人都把艾蒿挂满腰间,的确是因为它们实实有避蚊虫之效,若从这一点看,千年前人们就觉得幽香的兰草不适合做佩饰,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兰花落幽香消,而艾草即便枯了那种药香也经久不消啊。看来,我要做端午“俗”人了,随俗亲和,也好。采那心怡的艾,高悬屋门之端,邪魔不侵。至于这一习俗还有个故事,说是端午节的头一天,天上派遣瘟神下来考察——某个地方的人,哪些是人心不古,下瘟药加以惩戒。瘟神奉旨考察,明查暗访时,看见一位中年妇女,背上背着一个大孩子,一只手拿东西,一只手牵着一个小孩子,艰难地行走。于是上前询问:“你为什么背大的,不背小的呢?”这位妇女回答“大的是孤儿,没有人管,没有人疼。小的是我亲生的,有我爱。”瘟神很感动,告诉她:“你把艾叶挂在门上,我就不在你家放瘟药。”这位妇女就把秘密传给乡亲们,大家赶紧去采集……第二天,瘟神来看,家家户户门前都一个样,便放弃了。大家躲过了一场灾难,就把这种习俗传承了下去。善心可嘉的故事里满满的正能量,也让采艾这一行为有了心暖如春的意味:采艾归来,遇见相熟之人,笑问一句“要不要?”或是拿一小把递给不时回头艳羡不已的陌生人,然后喜滋滋听一声声“谢谢!谢谢啊!”又喜盈盈一一回着:不客气!客气啥!于是,端午的灿阳下一片祥和。采艾,若采爱也——爱己,爱人,更爱这个美好的尘世。端午,记得采艾哟!(莱阳市第一中学 吕立华)

新闻推荐

“样样有保障,日子越过越带劲儿” 烟台,让民生幸福更有质感 谢德强,莱阳市河洛镇沐浴村村民,前几天刚从莱阳中医医院出院。他住院5天花了3000多元,自己才掏了8

医保“给力”百姓告别“看不起病”“多亏了医保,不然血压再高也不会想着去医院,顶多自己多吃几片降压药。”谢德强日前接受...

莱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莱阳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