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有家的地方就有爱, 莱阳吕作玲用柔弱双肩扛起“大家庭”重担

烟台日报 2017-11-26 11:23 大字

本报讯(YMG记者姜乾通讯员李梦)孝顺、贤惠、心肠好,这是家人以及邻居对吕作玲的评价。提起她,莱阳市古柳街道西古城村无人不夸,左邻右舍亲眼见证了吕作玲不离不弃、勇挑重担的奉献精神,见证了她身体力行、以孝敬亲、用爱守护的生活经历。她用一双柔弱的双肩,让人相信:有家的地方就有爱在燃烧。

吕作玲,今年66岁。她丈夫家兄弟共4人,丈夫排行老二。她结婚时,丈夫家里的老三天生弱智,无法干活,还有一个老四年纪很小,需要照顾,公公也是常年有病,整个大家庭人员不少,但实际能干活的人却不多,生活条件自然相对较差。

结婚初期,那时候农村集体采取“工分制”分配制度。为了让家庭生活好一些,吕作玲不仅每天要到生产队上干活挣劳动工分,而且要伺候常年有病的公公,照顾弱智的老三和年龄很小的小叔子,几乎承担了所有家务的杂事、脏活,一天到晚忙得连轴转。

俗话说“长病无孝子,久病妻也嫌”,但吕作玲不管多苦多累,总是无怨无悔地付出,不在亲人面前诉苦、不在村民面前抱怨,将整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家庭成员之间和和睦睦、互敬互谅,赢得村里人的敬重。

天有不测风云,吕作玲的大嫂突然身患重病,医治无效后去世,留下了一双尚未成年的儿女。面对两个无自立能力的孩子,吕作玲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心里暗暗发誓:再苦再累也不能委屈了孩子们。吕作玲一咬牙又主动担负起照顾侄子、侄女的义务。多年来,吕作玲任劳任怨、默默无悔地照顾着这一大家人的生活起居,将侄子侄女一个个抚养成人,最后一手操办着帮侄子娶媳妇,给侄女找婆家,帮他们成立了家庭。村里人对她都很佩服,都说她比孩子的亲妈还亲。

吕作玲对婆婆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她对老人的衣食住行都非常上心,老人患有高血压,并且常常腰腿疼,平时的打针吃药,她总是忙前忙后,不让老人操一点心。1995年的一天,婆婆不小心摔倒了,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是腰椎骨裂,必须住院治疗。从婆婆住院第一天起,吕作玲就不分昼夜地守护在老人的床前,为老人擦身,端尿,陪她聊天,减轻她的病痛。在医院里,不知情的人都以为婆婆是她的亲妈,当得知是婆媳的关系时,在场的人们都投来赞许的目光。吕作玲的婆婆逢人就夸“能娶到这么个好儿媳,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分。”

去年,吕作玲被评为莱阳市“梨乡好人”,其事迹感染了许多梨乡市民。

新闻推荐

烟台今年接待游客有望突破7000万

YMG记者盖鹏摄影报道城市之美,在于环境之美、风尚之美、人文之美,来源于文明的温度、道德的厚度和精神的高度。烟台是一座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宜游城市,也是一座因旅游而美丽的城市。近年来,烟台...

莱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