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承接城区输出的优质教育资源,右辐射带动村居薄弱学校 海阳发城:用小支点撬动大教育

烟台日报 2021-04-01 06:53 大字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庞磊 通讯员 倪寿成 刘帼英)重新定位镇驻地中小学幼儿园,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近日,山东省教育强镇筑基行动提上日程,首批65个试点乡镇名单公布,烟台市有4个乡镇上榜,海阳市发城镇名列其中。

经多方面综合考查和科学论证,发城镇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驻地学校、幼儿园具备良好的办学基础较好,在乡镇学校中,也具有代表价值。乡镇驻地学校与城区距离适中,教育状况与其它乡镇具有一定共性特点,试点经验可供推广借鉴,具备了承担改革试点的相关条件,能够较好完成强镇筑基教育改革推进试点工作,并取得可操性实践范式和经验。

当前,山东省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主要是城乡不均衡,城区、镇区和乡村的办学质量以及群众认可度递减。伴随人口城镇化进程,不少地区开始推行人口就地城镇化,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就教育而言,随着适龄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区拥挤、镇区萎缩、乡村闲置的问题愈加突出。综合来看,镇区是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等多个重要战略的交汇点,存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迫切需要,打造提升镇驻地学校,是从教育基本服务入手,促进新型乡镇功能的发挥,带动镇域整体振兴。乡镇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着力点,镇区处于城镇村的中间,具有支点作用,左可承接城区输出的优质教育资源,右可辐射带动村居薄弱学校。乡镇还是缓解当前教育难题的关键点,打造提升镇驻地学校,可以吸附稳定本地生源,纾解城区资源紧张压力,提升乡村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在强镇筑基教育行动中,省教育厅要求,学校无违规办学行为,课程教学改革成效明显;中小学德育、劳动教育深入实施,音体美课程开设齐全,社团活动丰富,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普遍掌握一门以上艺术特长,学生学业水平与城区优质学校差异率低于0.15;幼儿园保教质量水平较高,游戏化特色明显,安全管理规范优质,家长、学生满意度达到90%以上。

记者从《海阳市发城镇强镇筑基教育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方案》中看到,发城镇位于海阳市西北部,距城区距离30公里,幅员143.8平方公里,耕地9.4万亩,辖63个行政村,人口4.2万人。发城镇教育较发达,乡镇有初级中学一所,小学2所,公立中心幼儿园1所,现有在校生数800余人。中小学办学条件良好,均为烟台市规范化学校,中心幼儿园达省级一级园标准。在海阳市教体局局长纪卫东看来,发城镇承担强镇筑基试点任务具备有利条件。“发城镇是有名的果品之乡,有着胶东苹果第一乡的美誉,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在地乡情民风敦厚淳朴,热爱、关心教育,尊师重教,办学基础、社会条件优良,具备承担改革试点的相应条件。”纪卫东告诉记者,发城镇各中小学、幼儿园校舍、功能室、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完备、齐全;所辖学校内涵积淀,文化丰盈。各学校、幼儿园领导班子业务能力强、团结协作,积极上进,干事创业,有较强的凝聚力、执行力;专任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能力结构搭配合理。镇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2名全国优秀教师、班主任、5名山东省特级教师,示范引领,积极上进,教师队伍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和较强战斗力。

值得一提的是,以发城镇为中心,海阳市成立了西北部“教研共同体”和“项目共同体”,便于将探索出的教育教学成果、试点经验推广借鉴,及时转化应用到工作实践。

新闻推荐

家庭纠纷致四死,凶手潜逃后“人间蒸发”28年 海阳公安千里擒凶 抓获跨度最长命案逃犯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庞磊今日海阳记者包刚先通讯员吴凡摄影报道)相距1400多公里,跨越28个年头,近日,海阳公安命案攻坚组远赴...

海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海阳,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