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第七座垃圾焚烧发电厂试运行 2020年烟台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达到74%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孙丽红 李尚钧 摄影报道)昨天清晨,一车生活垃圾运往海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经过处理后进入炉膛内进行焚烧发电。海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2020年12月中旬点火试运行、发电并网,目前运行状态平稳,这是烟台市第7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2020年烟台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达到了74%,还有2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正在建设和待建中,9个项目全部建成后,烟台市城乡生活垃圾将全部焚烧利用,实现零填埋。
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与效益
海阳市住建局环卫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军介绍,项目采用BOT模式,设计日处理垃圾规模500吨,配置1×500t/d机械炉排炉和一套9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年处理生活垃圾约18.25万吨,年均发电量约5502万度,上网电量约4512万度。
“项目的运行从根本上解决了海阳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行问题,提高了垃圾处理的效率与效益,节约了用土用地。”李军说,项目采用了先进的焚烧工艺、安全高效的烟气净化工艺,配套了污水处理系统,保证了废气和废水达标排放。焚烧设施严格落实环境监管“装、树、联”要求,坚持开放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建设“邻利”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
垃圾即将实现零填埋
市城管局环卫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烟台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达到了74%,还有2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正在建设和待建中,建成后,烟台市城乡生活垃圾将全部焚烧利用,实现零填埋。
垃圾从填埋到循环利用,烟台市已经走过30多个年头。1986年,在芝罘区娄子山建成垃圾处理场,结束了市区生活垃圾填海的历史。1998年,投资1亿元建设生活垃圾处理场,场区占地面积约67.62公顷,设计日处理能力1000吨,2002年10月投入运行,烟台市区从此告别生活垃圾简易填埋,统一实现无害化处理。2011年底,各县市完成“一县一场”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任务。
2005年至2006年,市环卫处会同有关单位研发了垃圾综合湿解工艺。2007年4月,投资9200万元建设生活垃圾综合湿解工程,被建设部列为科技示范项目。市环卫处工作人员介绍,垃圾综合湿解工艺实现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但实现垃圾资源化循环利用是在2014年9月,烟台市首座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试运行。项目投资4.31亿元,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在位于开发区的生活垃圾处理厂内,生活垃圾经过处理后进入炉膛内进行焚烧发电。一辆辆运输车将生活垃圾运入焚烧余热发电厂后,经过高温、高压的湿解,完成对易腐有机垃圾的降解、杀菌、脱水、减容过程,再进入筛分线进行筛分,热值高的可燃物进行焚烧,产生的蒸汽除了少量用于前端处理的湿解、污水处理、厂区供暖外,其余大部分用于发电。
垃圾处理监管体系初步成型
随着垃圾处理模式转型,现代化垃圾处理监管体系已经初步成型。
市环卫系统通过建设数字化、信息化监管平台,对设施运行全过程实行智能化监控。制订了《烟台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运营监管办法》,采用现场检查和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等多种措施,对垃圾焚烧实行全过程监管,监测设备运行和污染物排放等关键指标。为了接受社会监督,烟台市组织各垃圾焚烧发电厂安装了在线监测设备,并与环保部门实时联网,即时公开主要环保指标。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监管体系,确保了烟台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安全、规范运行。
据环卫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的建成运行不仅有效解决了垃圾填埋处理方式带来的处理能力不足问题,更大幅提升了烟台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水平,生活垃圾变废为宝,为烟台市的绿色发展再添新动力。
项目采用了先进的焚烧工艺、安全高效的烟气净化工艺,配套了污水处理系统,保证了废气和废水达标排放。焚烧设施严格落实环境监管“装、树、联”要求,坚持开放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建设“邻利”型生活垃圾焚烧设施。
新闻推荐
强降温、降雪、大风正在来袭,市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寒潮)应急3级响应 烟台将迎近4年来最强寒潮
本报烟台12月28日讯(记者任鹏鸿)12月28日15:00,烟台市气象局举办强寒潮天气通报会。烟台市气象台台长栾东红在会上通...
海阳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阳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