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飞冲天!“烟台造”火箭发射成功 长征十一号遥九火箭创造了11连胜的佳绩
10日4时14分, 我国成功发射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新华社
运载着长征十一号遥九火箭的车辆缓缓驶出海阳港。
YMG全媒体记者 逄苗 通讯员 侯俊南 摄影报道
12月10日4时14分,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简称GECAM)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悉,长征十一号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研制,截至目前共计完成9次陆地发射任务和2次海上发射任务,创造了11连胜的佳绩。本次任务中长征十一号火箭是在烟台海阳出厂,也是首次在海阳固体运载火箭生产基地完成总装测试。
“遥九”散态来烟 在海阳港“完全”总装测试
时间倒回到11月22日清晨6时50分,运载着东方航天港总装首发火箭——长征十一号遥九火箭的车子缓缓驶出海阳港,正式拉开了在山东生产火箭的序幕,标志着海阳市东方航天港产业化方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印证了火箭院龙系列固体火箭整体转产海阳的可行性。
“把火箭的总装放到港区来,最大的优势就是实现了火箭的生产、制造、发射一体化。”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副总指挥金鑫告诉记者。据了解,今年9月中旬,“遥九”在东方航天港25天完成了火箭总装,经过10天性能测试,11月22日出厂执行发射任务。“‘遥九’的总装成功,证明技术上是可行的,流程上也打通了。从全国的基地来看,既可生产制造火箭,又具备发射条件的只有海阳的东方航天港。”金鑫表示,2021年,东方航天港固体火箭总装测试基地将完成建设,火箭的总装生产能力和厂房保障能力将得到很大提升,明年计划再发射7-8枚火箭,未来逐步形成年产20枚固体运载火箭总装制造能力。
不论是地域环境,还是保障能力,海阳港都有作为火箭发射技术服务港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航空航天产业空间广阔。2019年6月5日,长征十一号火箭“一箭七星”实现了我国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历史性突破。2020年9月15日,在黄海海域长征十一号遥二火箭再次成功将9颗商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首次实现火箭在海阳的总装、测试、发射一体化。作为海上发射技术服务港,海阳港两次圆满完成了固体火箭海上发射保障任务。
本次发射任务,火箭发动机、结构壳体、电气产品等直接运抵海阳市,在海阳固体运载火箭生产基地完成全箭总装、测试等工作,正式拉开了山东省火箭制造产业的序幕。长征十一号火箭首次在新生产基地完成总装测试,标志着东方航天港产业化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一院固体运载火箭全面转产海阳打下坚实基础。
首次打通在海阳生产
在陆地发射场发射全流程
海阳港似乎就是一座天然的发射母港,而“遥九”的顺利总装出厂下线,进一步彰显了海阳同时保障海上发射和陆地发射的优势。
“之前在海阳港执行的发射任务都是海上发射,并且是商业发射,这一次‘遥九’执行的是国家任务,火箭从海阳运输到莱阳换乘专列直达西昌发射中心,等于这一次我们打通了从生产基地到发射基地的全流程。”金鑫表示,如果是海上发射,那么从海阳港总装厂房可直接将火箭运到公海执行海上发射,流程最短,运输更便捷,效率也更高;而如果是陆地发射,可直接复制“遥九”的运输路径,相关保障任务也会更熟稔。
本次发射火箭总装测试完毕后,从海阳市由公路运往莱阳,再由铁路运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打通在海阳生产、在陆地发射场发射的流程,意味着东方航天港固体运载火箭生产基地不仅服务于海射任务,还可服务于陆地发射任务。自2019年,实现固体火箭首次海上发射后,海阳市为深入落实山东省政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战略合作协议,一幅波澜壮阔的海上航天征程就此拉开序幕。
“目前,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概念性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计划总投资20亿元、占地面积2000亩的一期项目已通过立项审批并开工建设,起步区将于2021年底建成。”海阳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彦博说。2020年4月22日,海阳市举办了东方航天港产业项目开工暨重大合作项目签约仪式,签约仪式上,涉及星箭研发制造、卫星数据应用、航天动力实验、航天科普文旅、航天产业基金等多个领域的10个重大项目正式签约。本着“突出重点、着眼长远、搭建平台、因企施策”的原则,海阳坚持敞开式合作、商业化运营的原则,确立了国有和民营“两条腿走路”的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模式。
东方航天港
托起烟台人的“航天梦”
12月2日,东方航天港航天产业制造园区内又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商业固体火箭海阳产业基地项目正式签约。
据悉,基地布局星箭一体的智能化总装测试厂以及整箭贮存、火工品装配检测厂房等设施,将形成年产20发固体火箭生产能力。这也意味着,海阳东方航天港已成为火箭生产制造及发射“双料基地”。此次商业固体火箭海阳产业基地项目的签约,将在海阳形成年产20发固体火箭生产能力,覆盖捷龙系列固体运载火箭,兼顾火箭院固体型号发展,并向国内外商业航天企业开放使用,将提供星箭总装、测试、合练、转场、出海发射等“一体化”服务。
仰望星空,海阳脚踏实地,在18.6平方公里的东方航天港产业园区里,规划海上发射技术服务港、航天产业制造园区、航天产业配套园区、航天应用文旅园区的“一港三区”空间规划布局,计划用五年的时间,打造集研发、制造、发射、应用、配套、文旅为一体,低成本、高附加值、全产业链的商业航天高科技产业集群。随着产业招商工作的持续推进,海阳航天产业聚集新高地逐渐筑牢筑实,两箭两星、一云一馆的“2211”的产业体系已经搭建完成,东方航天港一期工程基建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山东宇航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火箭制造、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青岛创新示范中心的青岛高分中心海阳卫星科技园等项目纷纷落地,正在全力推进。
从单纯保障发射任务,到“无中生有”延伸出一条集海上发射、星箭研制、卫星应用、配套集成于一体的商业航天产业链,再到有效带动航天技术和海洋工程产业融合发展,如今,海阳正朝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航天产业聚集发展新高地的目标磅礴进发。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贺子慰YMG全媒体记者召溪)11月17日,第五届“丹青助学同心追梦”星星爱心书画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海阳市国际会...
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海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