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八旬老人编写村志 为后代留下宝贵文化遗产
本报讯(YMG记者姜春康通讯员高家宝摄影报道)今年86岁的纪运东出生于海阳市行村镇庶村,本该儿孙绕膝安享晚年的他,如今却重新提起笔墨,翻阅古籍,只为生他、养他的村庄编写村志,为后代留下文化遗产。
1933年出生的纪运东自军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任工程师,41年的建筑工程经历,让他深知历史对一个国家、村志对一个村庄的意义。“现在年轻人都出去学习、工作、居住了,很多人并不了解过去的历史,自然对村庄的感情也就淡了。”提起写村志的溯源,纪运东娓娓道来,“和我一个时代的老伙伴很多可能都记不清以前的事了,小辈们没参与过更不了解,所以趁我还能活动,脑子还清楚,力所能及为村子做点事。”
退休后,纪运东居住于北京和海阳两地,历经十余年时间汇集、整理了《庶村志》《山东省海阳市行村镇后街纪爽分支族谱》,并用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编纂。纪运东编写的《庶村志》详细记录了庶村1904年至2009年期间村名由来、历史溯源、村庄变迁以及民俗文化、姓氏人口、教育和工商业等。
在村志编写的过程中,纪运东常常会因为遗址、古建筑、古树等未得到完好的保存而感到惋惜。在《庶村志》的第十二章中,纪运东详细地记录了村里的两棵千年山枣树被人为破坏的过程:1945年日本投降后,交通方便了,前街李有斌闯关东从大连回来,率先锯山枣树,用枣树木刻木烟斗,后来村里的中青年见烟斗美观漂亮便纷纷效仿,争相锯树,后来者没有树枝锯树干,没有树干锯树身,没有树身挖树根,就这样两棵千年古树被瓜分了。“那时候我也才十二三岁,那枣树的树干需要两个人才能抱过来。”纪运东回忆道,儿时跟小伙伴们一起总去山枣树上摘枣子吃,孩子们把枣树当作自己的玩伴。李有斌第一次锯山枣树枝的晚上,纪学昌(庶村一位老太太)听到山枣树在哭,并托梦向她求救,第二天老太太阻止锯树的人,但没有人相信她。“先有山枣树,后有庶村疃”,就这样陪伴了庶村人若干年的山枣树消失了。有关山枣树的点点滴滴纪运东都一一记录在册。
庶村类似山枣树的古木、古遗址大多都被人为破坏了,据纪运东介绍,由于物证的缺失加上村里从未有任何相关文字记载,在《庶村志》资料的整理过程中则需走访大量的知情人去确定落实。在《庶村志》的第八章“司马台和小司马台”中记载“从司马台和小司马台出土的文物进一步证明了:庶村是北方沿海人类发源地。”为了验证其真实性,纪运东先后多次前往市博物馆参观、考据当时出土的文物,翻阅多本古籍寻根溯源,将前因后果详细记录在《庶村志》中。
令人欣慰的是,村里很多年轻人被纪运东编写的《庶村志》中的历史故事深深吸引,大大加深了家乡自豪感,村里干部和乡亲们都为其连连称赞,说他给村里办了一件大好事,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访旧人、寻记载、修订村志,十余载春夏秋冬纪运东无一日不兢兢业业,无一文不再三斟酌,终于在今年完成了《庶村志》的初稿。这位八旬老人为了村庄历史和村志编写一直在路上。
新闻推荐
11月9日,来自城关区政府相关部门的消息称,为全面巩固近年来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成果,铁路东村街道召集街道和社区全体...
海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海阳,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