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峻岭难掩青青子衿 时光荏苒不舍悠悠我心 从烟台海阳走出去的著名作家峻青辞世 病中仍满怀对家乡父老的深情厚谊
YMG记者曲彩云摄影报道
他是散文《秋色赋》、《雄关赋》、《沧海赋》的作者,他是中短篇小说《血衣》、《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交通站的故事》的作者,他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而他一生最想写的作品是反映胶东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决战》,如今终成未尽遗憾。
8月19日5时08分,为中国人民伟大革命事业和文学事业奋斗终生、备受读者爱戴的著名作家峻青先生,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6岁。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伟大祖国和心爱的读者,但临终前,他不愿给任何人添麻烦,静悄悄地走了。“峻老直到去世前都一直眷恋牵挂着故乡胶东,他既是胶东抗战的参与者,也是胶东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新中国成立之初,他就以大量的文学作品,生动描绘了胶东风貌与胶东军民的革命精神,在全国造成巨大影响。他的《党员登记表》、《秋色赋》等多篇作品曾入选全国中学课本,峻老可以说是传播胶东红色文化的第一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原烟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徐明表示,峻青老人为家乡所做的贡献我们应永远铭记!
对家乡烟台特别关注,带起了一支散文创作队伍
峻青先生是擅写革命题材的当代作家,原名孙儒杰,字俊卿,1923年生于山东海阳,18岁投身革命,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战斗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深感染了他,令他觉得有责任用文学创作来表现这些英雄和战斗岁月。
自1940年代起,峻青从事文学事业逾70年,他创作了包括长篇小说《海啸》(上、下卷)、《最后的报告》、《神秘失踪之后》,短篇小说集《黎明的河边》、《海燕》、《怒涛》、《胶东纪事》,散文集《欧行书简》、《秋色赋》、《沧海赋》、《雄关赋》、《三峡赋》、《梅魂》等在内的诸多优秀作品,并以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胶东半岛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塑造了一系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英雄人物形象,形成了崇高、悲壮的艺术风格。
烟台著名文学创作者安家正对峻老的辞世悲痛万分:“文学作品入选课本最多的是鲁迅先生,第二名就是峻青。峻老有7篇作品在中学课本上,他是最经典的红色作家。现在我们开展的主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峻老作品是最好的教材。”
安家正说峻老一直患“思乡病”,对家乡烟台特别关注,“在他身体还硬朗的时候,每年都要到烟台来,对烟台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安家正说峻老还影响了几代人,带起了海阳的一支散文队伍:“可以说海阳的散文在烟台一枝独秀。海阳的散文作者层出不穷,形成一个梯队结构,老一辈比较有名的有纪锡魁,是非常出色的业余作者;中间一辈著名的有朱相如、王月鹏(开发区文联主席)等;年轻一代也很多,这支散文创作队伍是峻老带起来的。还有烟台第一部反映地雷战的小说作者隋发升,也是峻青老人一手带上了文坛。”安家正认为,峻老对家乡的感情是任何人比不上的。“不能忽略峻老作品的精神感召作用,不管是散文还是小说都写得很厉害。峻老爱好广泛,不仅写散文、小说、诗歌,还是评论家、书法家、画家、摄影家、社会活动家,而且还是有名的记者,他的画展反响很大。”记者了解到,峻老的作品最终结集出版了六卷四百多万字,安家正是烟台唯一的受赠者。
曾担任烟台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的徐明说起峻老,印象最深的是他对家乡的眷恋和关注:“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峻老就写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把胶东红色文化宣传出去的作家。他写了大量作品记录战争年代胶东军民为抗日、为解放所做的贡献,包括《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马石山》等等,都是如今整理胶东红色文化最有力的依据。”
上世纪90年代,徐明曾两次陪峻青老人采风,他非常珍惜这一段往事。作为峻老的学生,徐明坦言自己获益匪浅:“峻老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年轻文学爱好者以指导,我曾经把自己写的文章发给峻老,他总是耐心细致地给我指点,从不厌烦。”在徐明心中,峻老是胶东红色文化的弘扬者,对于烟台、对于胶东,功不可没。
《烟台晚报》老报人保存了与峻老的通话录音
和峻青联系最早也最多的,应该是烟台画家王志贤。1992年春,海阳县政府邀请峻青回故乡参加樱桃节,也邀请了王志贤参加,“我们住在一个宾馆,但开始并不知道峻老也住在这里。早晨到餐厅吃饭,经理告诉我今天可以和峻老一起吃个饭,我激动极了。峻老和妻子一起来吃饭时,我赶紧上前向峻老问好。”王志贤跟峻老说起自己上初中就读他的书,《老水牛爷爷》印象很深,马石山离自己村很近,自己村还有一名马石山烈士……“我说我早就是峻老的学生了,请峻老正式收下我这个学生,说着我就要跪拜。峻老赶紧抬起了我的胳膊,不让我跪,说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研究,峻老太谦逊了。”2010年,《烟台晚报》开展“圆梦行动”,峻老听说后,表达了自己的梦想:希望有人能替自己去看看他曾经生活过、战斗过的地方。那时峻老的身体已经不比从前,从上海来烟台已经力不从心。王志贤揽下了这个任务,先后到海阳嘴子后村(既是王志贤的家乡,也是战时后方医院所在地,峻老妻子曾在这里工作过,峻老也曾三次前往采访)、西搂子村(峻老故乡)、马石山、林寺山(峻老年幼时曾多次带着妹妹到这里拾草,后妹妹早夭,峻老一直对这里有深厚的情感)……每到一处,王志贤就给峻老去电话,详细描述看到的情景,并拍下大量照片寄给峻老。
2008年开始,王志贤开始根据峻老的诗作作画,“揣摩峻老诗作让我的画意境提高了不少。”为峻老的诗作配了60多幅画后,他带着所有的画前往上海,和峻老交流画的内容。老人很高兴,提笔为王志贤的画题字,“手是抖的,但写下的字很有力量。”
自《烟台晚报》创刊便在晚报工作的老报人李秀丽(海阳籍),为记者提供了一段她和峻老通话的录音。那是2015年夏天,正值峻青诗集《林寺吟草》出版之际,“峻老在病中为家乡的朋友安家正、王志贤、孙为刚、贺宗仪还有我一一签字,并将诗集分别寄给了我们。我收到诗集后,高兴地与峻老通话,聊起家乡的变化,峻老边听边呵呵地笑着。”提起当年和峻老通话,李秀丽慨叹不已。在电话里,躺在病床上的峻老依然满怀着对家乡人民的眷恋和深深的感情。“峻老在给我们寄诗集时,信封破了,就用白纸糊上一个补丁邮寄过来,他自己生活得如此俭朴,却给家乡寄来了5000元钱修路。”李秀丽非常敬佩峻老的无私精神。为了安慰峻老对家乡的思念,李秀丽自2015年开始,每年为峻老寄去海阳樱桃。“去年峻老女儿就不让我寄了,说老人已经无法吃硬的东西,但我还是寄去了,哪怕只是看看、闻闻家乡的味道也好呀。惊闻峻老去世,非常悲痛,深深怀念峻老。”
两袖清风,一心为公!峻老千古,一路走好!
新闻推荐
近日,烟台市特检院刘曙光院长一行到海阳工作站进行工作调研。其间,刘曙光院长先到海阳市市场监管局与相关领导进行了座谈...
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海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