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高质量发展﹃生力军﹄ 海阳前三季度实现GDP256.6亿元、增长4.6%︱︱︱

烟台日报 2018-11-14 06:27 大字

本报讯(YMG记者逄苗通讯员姜雅静孙智谦)在收获硕果的季节,海阳市交上了前三季度经济发展的喜人“成绩单”:1-9月份,全市实现GDP256.6亿元、增长4.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亿元、增长5.1%,固定资产投资284.8亿元、增长9.3%,外贸进出口54亿元、增长24.8%,实际使用外资3.3亿元、增长14.8%,工业用电量增长48.6%……主要经济指标持续保持稳中有进态势,折射出海阳工业发展势头迅猛、加工制造业持续向好的高质量发展脉络。

顺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海阳加快培育起符合海阳实际、特色独具的优势产业。发挥海阳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将于今年验收通关、东港区开工建设两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的优势,加快推进以海阳中集来福士、龙源电力海上风电及陆上基地等项目为代表的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打造与核电产业齐头并进的工业板块。同时,发挥海阳与日韩隔海相望的地理区位优势,以比艾奇电子和进元电子两大龙头企业为依托,全面做好日韩电子信息产业招商的文章,将电子信息产业逐渐发展壮大成势。

新能源产业强劲发力,传统针织毛衫产业、新兴汽车产业正升级壮大、孵化蜕变。海阳市依托新规划建设的占地267亩的毛衫创新园,在基本建成电商大厦、展示中心、仓储物流中心等10余万平方米配套设施的基础上,继续坚持内销和外销“两条腿”走路,补齐研发设计和品牌销售两端,真正使这一关系海阳千家万户的民生产业实现“脱胎换骨”。在此基础上,从无到有培育汽车产业新动能,依托行村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加快推进中资国际新能源机场专用车、五龙新能源物流车、中睿三电系统等总投资逾百亿元的汽车产业项目建设,隆起海阳又一新型工业高地。

在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同时,海阳市还全面开展“双招双引”行动,为高质量发展输送“源头活水”。目前,全市共储备投资过3000万元以上项目50个、签约项目26个,其中过亿元项目51个。

经济发展渐入佳境,旅游业也风生水起。今年,海阳相继举办了第三届仙境海岸国际马拉松、国际排联沙滩排球巡回赛等系列重大活动,让四海八方的友人走进海阳,享受阳光沙滩、绿树蓝天带来的美好体验。借此契机,海阳加快推进鲁能胜地、源海洞天、恒大阳光半岛等一批总投资逾百亿元的文化旅游项目,展现海阳的亚沙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突出打好沙滩体育游、民俗文化游、山水风情游等三张特色旅游牌。

海阳还将依托即墨至海阳市域铁路、莱西至海阳高铁“两条铁路”,加快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如今,“两条铁路”均纳入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海阳将加大对接,全力促进莱西至海阳高铁尽早开工、即墨至海阳市域铁路尽快启动前期筹备工作,进一步畅通海阳与半岛城市群及全国都市圈的“微循环”。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拉动产业升级、加快滨海区域发展,助推海阳向更高水平跨越。

新闻推荐

女孩手指被戒指卡住消防员及时解困

本报讯(YMG记者王鸿云通讯员孙成飞摄影报道)10月29日下午4点左右,一名女孩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海阳市消防大队向消防...

海阳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