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担当奋桨潮头, 烟台市创建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纪实(上)
日前,省委、省政府颁发表扬通报:在全省第三届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县评选中,烟台市以入选数量第一名的总成绩,获得“全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市”荣誉称号,实现强省建设工作“三连冠”。
同时,烟台市芝罘区、福山区、牟平区、海阳市、莱阳市、蓬莱市、龙口市、招远市、莱州市等9个县市区荣获省委、省政府“全省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市区”称号,占全省66个县市区的近1/7。据了解,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建设工作的最高荣誉。
从文化立市到文化强市,烟台市获得“三连冠”,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是给予烟台一座城市的最好褒扬。当前,全市上下倍受鼓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烟台市文化大市、强市建设迈入新时代。
YMG记者慕溯
以战略布局产业发展
烟台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步入新台阶
文化,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产业持续扩大,无疑成为这一支撑的“根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加快实施文化强市建设,以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先导,推出全市加快文化发展的思路对策,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正是各级各部门奋发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拼搏奉献,奏响了文化强市建设的凯歌。”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建设文化大市强市,加快产业兴市步伐,烟台市按照“实施一个战略,实现两个突破,激活三大动力,锻造四大品牌,强化四个举措”战略,汇聚“抓文化就是抓经济、抓文化产业就是抓动能转换”的共识,全力推进文化产业步入新台阶:
———加快规划建设烟台市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园区,重点发展创意设计、互联网服务、文化旅游、时尚体验等十大业态。同时加快发展南北两个海洋文化产业带,和县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
———突破发展文化新兴业态,推动文化与科技、互联网、金融、体育、旅游等深度融合,作为实现文化产业整体升级转型的重要突破口。突破发展文化旅游和海洋文化旅游产业。深度挖掘展示、系统创意开发海洋文化等特色资源,加快与旅游业深度融合;
———激活大项目的拉动力,推进77个过亿元的文化产业大项目建设,争取尽快建成运行、发挥效益;激活大企业的牵动力,优先发展大型骨干文化企业,重点扶持科技型文化企业,培育成长型文化企业,形成文化企业集群;激活大园区的驱动力,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带动力的产业高地和文化增长极;
———锻造胶东红色文化品牌,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红色旅游名市”;锻造海洋文化品牌,形成海洋文化引领蓝色经济、蓝色经济支撑海洋文化、文化与经济互促发展的格局;锻造仙道文化品牌及葡萄酒文化品牌。
———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全面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能力。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引导,加强人才建设,逐步将烟台市打造成为区域性高端文化创意人才的集聚区。
以融合谋广度深度
烟台市构建起“全门类”文化产业体系
资源有限,创意无限。在烟台1861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意”被赋予新的定义。
“结合产业发展趋势,产业园坚持高点定位、高位推进,以‘文化+’为发展理念,紧随全球科技潮流,做强平台、做优配套,积极探索文化产业与科技、教育、医疗等产业融合发展。”园区管委办主任张俭凯表示,“作为文产的重要部分之一,在‘文化+科技’方面,园区重点引进、培育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AR、VR、MR、体感技术、全息投影、3D 打印等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创意产业,并投资3.6亿,打造了5.5万平方米的数字创意中心,构建文教、娱乐、制造等领域软硬件产业链条,孵化培育数字创意产业发展。”这样的“创意体验”在园区并非少数。目前,园区的各类公共技术与服务平台,平均每年服务各类企业达5000多家。有数据显示,在园区的直接带动下,去年芝罘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21亿,占全区GDP超过5%。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消耗度低、融合性强、附加值高等特点,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被誉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和“幸福产业”。文化的发展,需要广度和深度。以烟台1861文化创意产业园为典型,烟台市以融合发展为主导,以“文化+”为突破口,丰富文化业态,构建起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的文化产业体系。
其中,“文化+旅游”,市委、市政府成立文旅领导小组,把文化旅游产业确定为新旧动能转换八大重点产业之一,提出了建设文旅名城的目标,出台了一系列战略举措;顺应“文化+科技”发展趋势,烟台市积极培育智慧生活、互联网服务、移动多媒体、3D打印、网络视听等新兴业态,涌现出一批文化科技领军企业。捷瑞数字公司运营的“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成为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互联网服务运营平台,行业97%以上整机企业成为公司客户,目前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元;惠通网络公司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在智能可穿戴、无线供电等智能硬件领域占据行业领先地位;创意“文化+金融”发展模式,烟台市设立了烟台文化发展投资基金,目前已投资10余个具有比较优势、发展前景较好的文化产业项目,撬动了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
以集聚开拓新领域
烟台市全面发力文化“大项目”建设
坚定文化自信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文化建设部分的关键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代文化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业的竞争,软实力、文化力必然要通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来加以体现。”细看烟台市文化建设,文化产业作为催生战略新兴产业、“点石”传统产业的业态之一,已成为当前新时代下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稳速提质增效的重要支柱产业。
目前,全市在建文化产业项目202个,其中过亿元项目77个。已建成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32个,累计投资达到530亿元,涵盖创意设计、互联网服务、文化旅游、影视演艺、新闻出版、艺术品交易等各类文化业态,其中有5个国家级和14个省级重点园区基地。猪八戒网作为全国领先的服务众包平台,是“互联网+文创产业”的典型代表,网站山东总部已落户烟台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器,中德工业设计中心落户烟台,下步将采用“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发展模式,构建山东地区首个O2O协同创新型的第三代园区,力争经过3年培育,入驻企业600家,产值超过5亿元。烟台影动动漫公司借助孵化器和政府服务平台优势,动画年产能达到8000分钟以上,原创漫画年产能达到20部以上,动漫综合产能位居全国前列。
建设文化大市、强市,烟台市更加自觉主动地把文化建设摆到突出位置来认识、谋划和部署。
市委、市政府在全面深化改革框架下,强化市文化发展与改革领导小组、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的协调推进作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和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不断推进,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充分发挥市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和投资基金的引领带动作用,累计吸引社会资本360亿元。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烟台市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在财税、土地、金融、工商、社保、人才等多方面加强宏观引导和政策扶持,在发展理念、要素保障、市场培育、管理体制等方面加大了务实创新和推动力度,营造了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浓厚氛围。
正是基于这些认识,烟台市把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提质增效,释放文化产业新动能。目前烟台市各类文化企业超过9000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按照隔年数据分析,2016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2.12亿元,同比增长18.15%,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二位;2017年,全市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额突破47亿美元,占全省总额的2/3,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并形成规模以上文化企业232家,其中43家文化类企业上市或挂牌交易,累计融资额达到55.86亿元。
新闻推荐
里店水库增容改造过半,库容已增500万方, 相当于增加了一座中型水库
晨报讯(YMG记者姜晓通讯员姜雅静摄影报道)为应对日益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海阳市委、市政府投资1.5亿余元,实施里店水库...
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海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