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用“质造”打响品牌, “质量强市”助推海阳经济发展

烟台日报 2017-11-06 09:22 大字

日前,烟台市提出“创建一批影响力大的知名品牌,力争2019年建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目标。近年来,海阳市强抓共建,密切配合,着力提升海阳质量、唱响海阳品牌,品牌培育和质量水平不断提升,走出一条以质量振兴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科学发展之路。

截至目前,海阳共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山东省著名商标有效数18个,有效注册商标2535个,海阳白黄瓜、海阳甜柿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海阳毛衫1件集体商标。6家企业的9个产品荣获山东名牌称号,2枚烟台市市长质量奖。打造海阳“质造”强化名牌孵化孕育“‘海阳毛衫\’集体商标注册成功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和优势,对进一步助推海阳对外推介毛衫区域品牌形象,带动海阳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得知“海阳毛衫”集体商标注册成功后,海阳市毛衫协会会长孙程明兴奋地说。

毛衫产业是海阳的传统优势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覆盖了全市12万劳动力,当前正进入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加快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但海阳毛衫行业散户较多,规模化企业较少,如何将散户集中,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成为当前面临的难题。海阳市场监管局经过认真研究,总结“海阳白黄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的经验,建议海阳市委市政府打造“海阳毛衫”集体商标,并将发展“海阳毛衫”集体商标作为市场监管局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培育发展和指导服务工作。两年间,该局主动与经信局、毛衫协会等部门协作,建议海阳市政府牵头起草《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海阳毛衫”集体商标注册进度的请示》上报国家商标局。最终历时近两年完成了这项复杂工作。这也是海阳首件集体商标。

近年来,海阳围绕“主导产业带动、支柱产业带动、产业集群带动、核心技术”带动的思路,进一步推动“市监搭桥、政府助推、企业争创”的名牌战略“金光大道”。在建筑机械、核电设备、汽车配件等海阳特色产业中,采取“覆盖式”摸底,“全员式”动员,“保姆式”服务,不断加强品牌培育的探索研究,引导和鼓励企业选择“精品之路”、“品牌之路”,名牌产品孕育现已初见成效。发挥标准示范夯实品牌发展根基近年来,海阳诞生了网纹瓜、绿茶等许多名、特、优、新农产品,但在全国叫得响的海阳品牌并不多。

农产品要增强市场竞争力,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海阳市提出了品牌化经营,充分利用特色农业资源,通过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标准化,夯实品牌发展的根基,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015年,作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的北方育苗基地的山东嘉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准备河北或者山东建设,得知这一消息,海阳市场监管局积极协调,占地40公顷的碧根果生态育苗种植基地落户在海阳小纪镇司马官庄村。“如果我们的碧根果有了品牌和标准化的示范带动,预计三年内可以推广到1万公顷,盛果期达到1万吨产量,产值将达到30亿,直接可带动约2万农户致富。”碧根果生态育苗种植基地负责人徐炳荣说。

海阳市场监管局为碧根果基地专门制定了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与海阳农业局和林业局加强了沟通,和碧根果育苗种植龙头企业外出考察,从技术到政策形成完整的产业发展方案。并向海阳市委市政府建议,争取把碧根果产品发展列入政府重点林果发展规划,支持农户种植,并给予补贴。同时,积极协调省农业局、林科院专家到海阳调研,为碧根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出谋划策。8月,省质监局传来喜讯,海阳申报的山东省碧根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已经立项。下一步,海阳争取在2019年底,完成示范区创建工作。激发全民参与营造创城良好氛围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质量工作是涵盖各领域的共同责任,创建工作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为此,海阳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科技、农业、发改、经信等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市场监管局质量科,主要负责质量强市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宣传教育、考核检查等工作。各部门发挥职能优势,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为“质量强市”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全方位保障。

积极向海阳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将质量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列入科学发展观考核。建立健全进科技攻关、研发合作及标准示范区、山东名牌、商标注册、烟台市政质量奖等“双争双创”奖励机制,严格落实奖励激励办法,挖掘“质量强市”潜力,激发“质量强市”斗志,保障“质量强市”效率,推进全市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又好又快发展。2014年海阳出台《关于促进转方式调结构相关配套政策的意见》中对成功注册的针织毛衫类商标每件补贴1000元。截至目前,已发放此类补贴38000元,极大调动了毛衫从业者的积极性。

海阳将利用“质量月”、“中国品牌日”等活动,通过设置高炮广告、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各生产经营单位LED屏滚动播放标语等宣传方式,努力将质量文化融入到社会,做到人人知晓、人人参与,营造浓厚的创城宣传氛围。同时,在食品、毛衫、机械制造、服装纺织、蓝色海洋、汽车及零部件、特色农产品等方面继续开展品牌培育工程,重点完善企业品牌培育体系、健全品牌培育机制,优化品牌培育环境,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品牌,大力强化品牌战略意识,引领品牌经济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真正实现“海阳制造”到“海阳质造”的跨越。YMG记者逄苗通讯员王慧娇莫言

新闻推荐

黄海朝阳五色海阳

海阳市位于胶东半岛南端,因地处黄海之阳而得名。总面积188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30公里,人口67万,辖18个镇街区,其中包括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省级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区,732个行...

海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海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