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北隍城乡提升改造一批基础设施 民生项目提升渔民获得感
本报讯(YMG记者苗春雷通讯员王雅楠摄影报道)“目前我们正在修缮的是码头连接公路,总长1.6千米,拓宽路面5米半,最宽处要拓宽10米,准备在4月底渔民晾晒海带前完工,不耽误大家的生产生活。”近日,在北隍城港前,乡长姜兆涛在现场查看施工进度时说,因道路年久失修,群众出行不便,北隍城乡对岛内两条主要道路进行修缮。
道路更新改造项目只是北隍城乡今年开干的几大基础设施项目之一。今年,北隍城乡瞄准海岛特殊地理位置造成的民生“短板”和海岛群众祖祖辈辈的共同心愿,从海水淡化、渔港升级改造、供电、道路更新等领域着手,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民生供给,提升海岛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我们觉得淡化水很甜呀,可游客喝一口就吐了,都跑外边超市买矿泉水。”提起岛上供水,“映山红渔家”业主应世红哭笑不得。供水是制约北隍城岛民生和旅游业发展的最大“短板”,全乡依托2处地下苦咸水淡化站及船运淡水储水维持全乡居民用水,山前村5天放一次水、山后村7天放一次水,家家户户备大桶小桶,基本能满足用水需求。今年,北隍城乡在山前村、山后村将投资1000万元,分别建设日处理能力300吨和200吨的海水淡化站,提高海岛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保障。“项目建成后,能够保障全乡居民24小时供水,岛上几百年的吃水难将彻底解决。”山前村党支部书记刘兆勇难掩兴奋。“船是饭碗港是家。”对靠海吃海的渔民而言,安全的渔港至关重要。但祖祖辈辈350多年,北隍城人从来没有一座避风港。刘兆勇指着地图说,目前北隍城乡只有一座天然港湾鹰窝湾,一旦海面风力超过9级,极易给停靠在岸边的渔船造成损毁,给渔民带来经济损失。1975年和1986年,两次台风将渔船卷到岸边击得粉碎,造成灭顶之灾。今年,北隍城乡准备各方筹资3050万元,建设150米的透空式防波堤兼码头,配套供电、照明、环保与安全、卫生等设施。渔港建成后将会形成人工避风港,减少恶劣天气给渔民带来的损失。“21天不通电、18天不通航。”在电力时代,长时间断电、停航的阴影至今让北隍城人心有余悸。随着大钦岛-南隍城-北隍城这一北五岛海底电缆的敷设,居民用电难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但单回路供电仍然面临着风险:在大风大浪天气中,一些船只下锚时稍不注意,就极易剐断电缆,而且风浪天气中维修困难,故而造成大规模、长时间断电。“遇到这种情况,只能用岛内原有的发电机组发电。但发电机组发电量小,只够群众正常做饭。”刘兆勇很无奈。今年,北隍城乡将投资2372万元,配合供电公司完成部分电缆入地工程、小钦岛到北隍城双回路电缆敷设工程、全乡变压器增(扩)容工程和一套2000KVA的备用发电机组配置工作。这一工程完工后,不仅可以增强北隍城居民用电的安全性,而且可以从末端往南送电,彻底解决北五岛供电安全问题。
净化水站建设、养殖仓库建设、客港码头延伸工程、村镇污水处理与运营工程……姜兆涛表示,北隍城乡党委政府将高水平推进一批民生项目,改善岛上陈旧落后基础设施,为海岛高质量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春晓在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代表手中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涉及到烟台的地方被专门圈了出来。他...
长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