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到位提升海岛承载力 长岛县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

烟台日报 2018-12-27 09:09 大字

本报讯(YMG记者苗春雷通讯员刘玉峰)打通城市“脉络”,拓宽对外通道。今年以来,长岛县聚焦做好打基础利长远工作,致力在交通、水系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决心一次下足、规划一体布局、配套一次到位”,补齐长期影响长岛民生与发展的“短板”,提升海岛承载力,改善海岛群众生活水平。

虽然已进入冬季,但长岛港陆岛交通码头施工现场,塔吊耸立,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进行立岸壁浇筑和陆域回填。中建筑港集团项目部工程科科长马志军介绍说,现在正在施工的是北山土堤4号胸墙,现正在进行顶层浇筑,整体工程分为南直列、西直列和北直列。北边是长148米的北护岸,最东边是66米的上岸码头,全部是重力式码头工程。

从今年开始,长岛县启动长岛港交通枢纽项目,升级“海上巴士”,提升海上运力,加快推进长岛港16个千吨级泊位建设。目前长岛港陆域面层施工完成65%,南、西、北直立岸壁除胸墙浇筑外全部完成,陆域回填完成90%。投资1亿4千万元,新建1艘11900载重吨成品油运输船舶,2艘豪华旅游船舶,更新升级了16艘豪华船舶全部投入运营,平均船龄由改造升级前的12年下降到4年,运力规模和服务档次跃居全国陆岛交通领先水平。海上交通的提升,便利了岛民出行,受到大家的欢迎。砣矶岛居民吴桂香高兴地说,船舶条件改善后坐船不晕船了。“过去从砣矶到这里就得两个点儿,船还脏乱差,现在你看看,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往家走特别快,一般情况下不晕船。”她说道。与此同时,长岛县还打造了便捷的道路公共交通体系,改善海岛居民的出行设施和游客的服务质量。投资1800万元新上40辆纯电动城市公交,投资4000万元新上50辆新能源旅游公交,实现公共交通绿色化全覆盖,率先由燃油客运时代进入纯电动道路客运时代。长岛县交通局副局长周纪彪说,这些举措不仅方便了南北长山居民的出行,而且让外地游客一下船就能便捷地登上公交车,构建起完善的海陆换乘体系。

打通城市“脉络”,长岛县还全面展开地下综合管沟建设,所有配套管网一次性敷设到位。今年启动了道路管网和海绵城市建设、污水处理工程、海水淡化工程,完成道路“白改黑”12.5公里,海绵型人行道4.2公里,建设雨污分流、综合管网9.2公里。长岛县住建局副局长吴龙飞告诉记者,水电暖气、通信、雨污等综合管网系统全部载入综合管沟,这样就避免了“马路拉链”,同时道板砖使用了渗水材料,最大程度地保存水源。长岛县农水局局长于国旭也说道,今年投资2600万元,完成了南长山岛的2000吨海水淡化设备,又投资2500万元,改造了城乡供水管网46公里,城乡的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海底电缆是海岛居民的电力“生命线”。长岛县电业部门在高质量实施清洁能源替代煤供暖等工程,持续提升能源保障能力的同时,完成35千伏西三岛第二电源改造、敷设了10千伏大钦岛至小钦岛备用海缆,北五岛供电全部实现双回路、双主变、双电源运行。“过去,一到过年的时候,各家各户用电量非常的大,动不动就停电了,现在敷设了新电缆,可以说给我们上了‘双保险’,非常满意。”小钦岛村民宋业艳满意地说道。

新闻推荐

20余年如一日驻守海岛为居民用电保驾护航,宋永敏 新时代的“海上明灯”

□本报记者从春龙本报通讯员马学利王坤鹏实习生张子良宋永敏睡觉有个“怪癖”——电视必...

长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岛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