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产业挺进深蓝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解析·现代海洋篇
□本报记者王川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山东发展的最大优势在海洋,最大潜力在海洋,最大希望在海洋。
山东省有雄厚的海洋科技、海洋人才和海洋产业基础,但对标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也存在传统产业和传统动能占比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海洋意识和海洋思维滞后等问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山东又一次选择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牢牢抓住经略海洋的战略机遇,担负海洋强国的使命担当,山东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山东提出,到2022年现代海洋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23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3%。
创新引领,提高海洋科技贡献率
因海而立、依海而兴。山东深刻认识到,山东这优势那优势,放在全国、全球竞争的大格局中,最值得自豪、最敢大胆喊出的一个,就是海洋科技、海洋人才和日积月累形成的海洋产业基础。
山东要在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加快突破急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在今年5月印发的《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中,“海洋科技创新行动”被列为第一大行动。
在海洋科技创新领域,山东“家底”可谓雄厚:拥有55所省级以上海洋科研教学机构,110个国家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但整体来看,山东科研成果转化率并不高:每年的海洋科研成果超过千项,却“墙内开花墙外香”,有不少流失到浙江、福建、广东等落地结果,部分科技人员甚至是高端人才连带重点学科被外省挖走。如何将海洋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山东一直在思考探索。
解决现实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海洋人才活力。“我们的工程师队伍有七八百人,在全国海工行业中占一半,平均年龄只有34岁。”中集来福士总裁王建中说,不论闯进挪威海域还是北极圈,中集来福士所有平台的研发设计,均源自位于烟台高新区的中集海工研究院,这里是中集的研发“大脑”。
而留在“论文”中的科研成果,一旦转换为现实生产力,就可能创造出新的产业。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主任俞志明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几年前,南京玄武湖爆发历史上第二次蓝藻灾害,且来势凶猛,几乎吞噬了整个湖面。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和上海一家公司受邀对玄武湖蓝藻水华实施应急治理。“我们将硅酸盐矿作为粘土剂撒在湖面上,利用理化性质,使颗粒与颗粒之间相互吸附,达到沉降的目的,蓝藻沉入湖底照不到阳光自然会死亡。”俞志明说。正因为其优异表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将“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术”列为赤潮治理的指导性方法,它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方案”。
海洋尖端技术的突破,带来了深海探测、开采、养殖等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兴起。随着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的持续推进,海上多功能平台、海洋探测观测设备等海洋装备需求不断攀升,为山东省海洋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青岛近海前哨,有一道亮丽的橙色风景线,这便是青岛海大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两艘浒苔海上移动处置平台:海状元1号和2号。海大生物集团董事长单俊伟告诉记者,浒苔可以是令人头疼的生态现象,但也能成为利用价值极高的独特海洋资源。“技术研发并不困难,困难之处在如何让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他看来,科技成果转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产业体系的完善最终还需要政府支持和企业市场化行为相结合。
陆海统筹,优化要素配置效率
打开地图,人们可以发现山东沿海良港众多。截至2017年年底,山东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15亿吨,
总量居全国第二,是全国唯一拥有3个吞吐量过4亿吨大港的省份。
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摆在面前:虽然港口众多,基础条件较好,但布局分散、同质发展、内耗严重的市场格局,使山东港航业始终形不成合力。与世界一流港口相比,无论是港口集群化水平、业务支撑,还是港城港陆协同,山东都存在一定差距。着力打造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是题中应有之义。
整合提升港口资源,把港口作为陆海统筹、走向世界的重要支点,不仅是山东决策者达成的共识,也是这个海洋大省的行动。今年3月山东渤海湾港口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打响了山东港口资源整合“第一枪”。集团注册资本135亿元,整合东营港、潍坊港、滨州港三港资源,统筹规划、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推动渤海湾区域港口一体化协同发展。山东港口发展格局由此改变。
内陆需要港口,港口也需要腹地。实行陆海统筹,打破陆海分割,统筹配置陆海生产要素,是一个双赢举措。这其中,集约集聚发展临港经济、打造园区产业链条是“关键一招”。
在位居中国化工园区十强的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化工项目若想进园入区,至少需要先“迈过”三道关卡:投资促进局初审、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研究、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联审小组审议。“企业想进驻,项目想入园,首先要看是否符合我们的整体产业链规划、是否安全环保等。”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环保局负责人刘爱民告诉记者,入园项目在产品上形成上下游关系,不仅促进了企业集群,为企业节省物流等成本,更重要的是为园区打造了一条向着高精尖发展的循环产业链条。
动能求新,存量变革与增量崛起并举
以往,山东对海洋产业的认知还不够全面,一提到海洋经济就只想到近海养殖。实际上,海洋医药、生物、装备、化工等处处都是潜力,处处蕴含机遇。如果没有这样的视野、知识和思路,转来转去还是转不出自己的小圈子,就无法写好海洋经济大文章。
建立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山东坚持“存量变革”与“增量崛起”并举,依靠海洋经济新动能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双引擎”。
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扩容倍增,就要打造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山东省胶东半岛地区,特别是青岛西海岸新区、烟台长岛县等地,缺水严重,对海水利用有着巨大的需求。海水利用作为新兴产业,为缓解山东省陆地水资源短缺提供了战略途径。
日照市水务集团董事长韩立明告诉记者,现在日照企业每年海水的利用量已经达到24亿立方米,海水利用和淡化前景广阔。“目前,制约海水淡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成本。”他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海水淡化的成本会越来越低,而普通水价受资源约束性影响会越来越高,二者之间的价格差距会越来越小。
新动能突起的同时,海洋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同样大有可为。
炎炎夏日,海洋牧场平台成了人们海滨避暑的新选择。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宋继宝说,海洋牧场平台发展快速,2017年省级以上海洋牧场达55处,综合经济收入2100亿元,居全国首位。海洋牧场最初就像农村田园里的“看瓜棚”,后来它又衍生出牧渔体验、生态观光、环境监测、应急救援等诸多新的功能,拉动了海洋食品、海洋旅游、海工装备、海洋信息化等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山东海洋经济新动能的重要载体。
而一个区域海洋资源无论如何丰富,忽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其海洋经济发展势必受阻。海洋生态保护方面,山东提出“五个率先”:率先推进省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率先完成全海域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率先实施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率先建立完善海洋环境监测体系,率先开展大范围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海洋保护区创建。
对于省级唯一的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长岛而言,珍贵稀缺的生态环境就是“命根子”“眼珠子”,就是“金山银山”“金饭碗”。截至去年底,分布于长岛4处岛屿的80台陆域风机全部拆除,在最后一台风机被拆除的北长山岛嵩山,记者看到原本风机林立的山丘已恢复以往连绵寂静的清秀风貌。如今,优良的生态成为长岛旅游度假产业发展的“第一引擎”。海上赏鸟、游艇垂钓、生态渔业体验和环岛体育比赛等中高端生态休闲项目,每年吸引近400万游客,直接拉动了海岛产业转型。
新闻推荐
YMG记者苗春雷摄影报道“我们回来了!”8月16日上午9时40分,载有269名乘客和15名船员的“和航兴龙”轮,在岸上无数人的翘...
长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