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海洋文化 凝聚高端旅游灵魂 长岛提增文化与旅游联动力 近年来,长岛积极推进“旅游+文化”融合发展,进一步挖掘传承长岛“渔俗”“妈祖”“史前”“地质”等在

烟台日报 2018-08-02 09:20 大字

21日晚上,在全国最大的船模舞台上,排练了116天的《记忆中的渔家号子》首次公演,让现场观众领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岛渔号”的独特魅力。“碧海蓝天,是对长岛风景的赞叹;惊涛骇浪中团结拼搏,则是对长岛渔俗文化的认同。”看完演出后,一家旅行社负责人感慨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近年来,长岛在加快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打造休闲宜居之岛中,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长岛特色,积极推进“旅游+文化”融合发展,进一步挖掘传承长岛“渔俗”“妈祖”“史前”“地质”等在全国具有珍稀性与代表特殊价值的海洋文化资源,通过提增特色海洋文化与海岛全域旅游联动载体与能力,高质量培植特色海洋文化产业,提高了旅游感召力和影响力,直接拉动进岛游客每年10%以上递增。环岛旅游慢道让特色海洋文化“活起来”“来长岛之前朋友就建议,一定要走走海边木栈道、山间慢道和彩虹慢道。来了一趟后觉得,这里处处有风景、时时有惊喜,果然不虚此行啊。”内蒙古游客林先生说道。

99公里的南北长山岛旅游慢道服务系统,在沿线山、林和岸、滩各节点等配套设有文化体验等26处智能服务功能区,既是长岛实施“全域旅游”重要“大动脉”,又是长岛借势向游客推介各种主题特色文化的“主展线”。

通过慢行旅游服务系统,游客们可以随意穿梭于各色主题休闲服务区、功能区。比如,在文化主题休闲海岸,可体验唱“渔家号子”、讲神话故事、放渔灯针良船等娱乐互动,欣赏渔绣、海石画等纪念品制作过程和美术摄影创作,品味长岛渔俗、妈祖、史前等特殊文化资源;在运动主题休闲海岸,体验海钓、矶钓、游艇、冲浪等海上休闲运动,自行车、马拉松、登山等陆上休闲运动,参与无居民岛神秘探险、极限生存等野外拓展运动,感受海岛、海洋运动休闲带来的刺激;而在养生主题休闲海岸,游客们还可以体验海卵石SPA、海珍美食、森林氧吧等,坐在休憩区里品原生态海鲜、咖啡茶艺,躺在卵石滩上看静夜繁星、海生明月,走在慢行道间观舟行红阳、鸥掠碧波,畅享独在岛上做一回岛主的休闲情趣。传统渔俗元素让特色海洋文化“热起来”缆绳、升斗、老钟表、船桅杆……在长岛海铭居渔家乐,以往渔船上不起眼的老物件在这儿成了稀罕物,让来店消费的游客甚是新奇。

长岛渔俗有长达400年的历史,是我国渔猎文明的典型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珍稀性和不可代替性,成为游客体味长岛的互动点和消费热点。长岛县坚持和提升渔俗文化的主题创意,打造特色浓郁的高端渔家风情园和“渔家乐”,通过渔家庭院、渔俗展演和渔养体验等,让游客尽情享受海岛、渔村、渔俗的乐趣。

在运筹上,长岛县组织县乡村人员外出学习先进地区民宿模式和经验,主打“原生态”和“渔文化”品牌,以原生态的海岛环境、海洋风光、海鲜美食,打响独具特色的“生态风情”;坚持“一岛一主题、一户一特色”,发掘传统渔家院落、渔家生活、渔家生产等渔家文化,为“渔家乐”注入魅力独特的文化元素。

目前,长岛县已投资1.45亿元建设4处渔家风情园区,面积4.1万平方米,启动了“渔家乐”示范改造和公司化运营,获批了省级对台文化交流基地,成立了妈祖文化交流协会,被命名为中国妈祖文化之乡。集约传承展示让特色海洋文化“靓起来”如何做好传承展示,将特色海洋文化做出品牌、做出特色?

长岛县提升长岛文化内涵和旅游文化品牌,从食、住、娱等多方面加快“渔家乐”文化升级,打造黑山乡百年海草房、北长山乡“家之味”渔宿等6处“渔家乐”特色样板户,成立主题“渔家乐”合作社和“渔家乐”音乐协会,出版《渔家乐菜谱》《简说长岛》《长岛之恋》等。同时,开展“知岛爱岛建岛”文明创建活动,多层开设“海岛文化大讲堂”,搭借全国性的环岛马拉松赛、海钓大赛和海鲜节等举办“慢游长岛,对话山海”全国摄影大赛,以“长岛渔号”“长岛套曲”“长岛秧鼓”等为素材创作长岛主题文艺作品50多个,每年旅游旺季举办30多场“周末喜相逢”海岛文化展演晚会,建立海钓公司与基地12处,获批了山东省体育产业基地。

多形式的传承传播,提高了长岛旅游影响和效应,长岛县获评最受中国公民喜爱的世界海岛旅游目的地、最具文化创意旅游海岛和中国美丽休闲小城。YMG记者苗春雷通讯员石其鹏罗世娇

新闻推荐

山东:长岛用8年建成国际先进海洋生态岛 争取设立国家公园

新华社发游客在长岛县万鸟岛拍摄翱翔的海鸥。6月19日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正式批复设立。按照规划,长岛将把生...

长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岛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