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村的一片“绿叶” 记子长县委人才办副主任、李家岔镇东方红村驻村干部安耀

阳光报 2018-12-18 01:00 大字

阳光讯(记者 郑玮 通讯员 孙乐)“刚到村上的时候,安主任白天挨家挨户了解情况,晚上熬夜坐在凳子上加班整理资料,把我们这个椅子都给坐烂了!”子长县李家岔镇东方红村党支部书记谢海林,指着村上办公室的一把椅子笑着说。这句略带玩笑性质的话,饱含着谢海林对村上帮扶工作队副队长安耀的肯定。

记者看到,这把皮椅子,中间位置的皮破裂了,椅子的腿上也被绑上了铁丝重新固定。2017年4月,35岁的子长县委人才办副主任安耀被组织选派到东方红村开展帮扶工作,村上办公桌紧缺,他和帮扶工作队其他成员长期轮流坐在这个配有办公桌的椅子上加班,一年下来,这把本来崭新结实的椅子被坐坏了。谢海林回忆,安耀刚来村上顾不上吃喝休息,连着几天住在村上了解村情民情,给自己和村民们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对症下药为“摘帽”

东方红村是民族英雄谢子长出生的地方,属于川道村,由东沟村、枣树坪村、马圈坪村、谢家园子村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205省道从村内穿过,交通便利。然而,拥有独一无二红色资源、占据交通优势的东方红村在安耀来之前,还正在忙着给贫困村“摘帽”。

来到村上后,安耀对照贫困村退出的“七个条件”,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全面改善村子基础设施情况。

“以前吃井水,现在全村有了两个新的水源点,用上了自来水。”谢家园子村村民张国礼说道。“以前要靠电抽水,一没电就吃不上水了,现在无论是饮水,还是给庄稼浇水,都方便多了。”去年8月份,村上第一次通上了自来水,村民别提有多开心了。

“你们有自来水,我们有柏油马路了。”70岁的东沟村村民南振清说道。和其他3个川道自然村不同,东沟村是拐沟村,一直是土路。20世纪90年代,南振清在东沟村当了八年的村支部书记,给村上通硬化路是他最想做、却没有做成的事。今年秋季,1.5公里的通村道路修到村里时,南振清的内心充满喜悦。

“别看安耀是个娃娃,人家能把事情踏踏实实做下来。”南振清说道。

安耀梳理了下,村上“摘帽”最大的难题在于没有致富主导产业,他了解到,村民种植玉米、洋芋、谷子等传统作物,劳动强度高,但农产品价格低。如何为农产品增值成了摆在安耀眼前的难题。了解到村上有发展大棚棚栽的资源优势,又能借助交通方便及时“引进来”“走出去”,他积极和县农业局争取了农业产业孵化基地项目政策支持,去年6月份,为村上搭建了拱棚54座。

给村民吃下“定心丸”

村党支部书记谢海林为安耀脑子的聪明、办事的麻利而惊叹。“他摸清楚村上情况后有了发展思路,召集我们村干部一起开会,那时候大家一拉话就能拉到大半夜。”谢海林说道。“4月份安主任到村上,5月份我们就形成发展思路,6月份动工建拱棚,9月份就签订了合同把54个大棚从村民手上流转回来了。”

“难就难在缺钱。我们想带头发展集体经济,没钱是第一难题。发展什么产业、怎样发展产业也是难题。”怎么发展产业、发展什么产业,谢海林和所有村民都缺乏信心。

安耀给村民吃下了第一颗“定心丸”。安耀吸引进来的农业产业孵化基地项目,不仅建起了拱棚,县供电局给拉好了动力电,县水利局给配备好了灌溉设施,县交通局给修好了产业发展道路,万事俱备,拱棚棚栽产业能否成功就缺村民们用心经营这股好“东风”了。

安耀给村民吃下了第二颗“定心丸”。在发展思路上,他坚持长效产业与短平快产业相结合,发展“拱棚葡萄、大棚养猪、环保沼气”三位一体循环经济。长效产业是种植棚栽葡萄,短平快产业是养猪养鸡和种植棚栽蔬菜。以养猪实现短期致富并产生沼液,以沼液浇灌棚栽葡萄实现长期盈利。他协调资金建设了500头规模养猪大棚2座,配套建设了100立方米沼气池1个。

已经预想到能带来好收益,村干部积极示范带动。“安耀给我们吃下了‘定心丸’,我们3个村干部集资12万元入股到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谢海林说。去年,村上新成立了子长县众鼎种养殖农民合作社,吸纳6个贫困户以30万元贷款入股到合作社,每年给每户贫困户分红3000元,村集体有了相对充足的发展资金。

安耀给村民吃下了第三颗“定心丸”。向省委组织部争取省流动党费30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

“村上有钱了,我们流转大棚和打工自然也不怕欠债的问题了。”村民张金亮笑着说道。通过一对一和村民平等协商,村集体以每座800元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流转大棚发展集体产业,通过召开会议,决定种植葡萄40棚、蔬菜14棚。今年葡萄苗已经栽下,吸纳村上很多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前来打工。

“给村集体产业打工今年赚了4000元。打工同时还能学到管理技术了。”张金亮说,“六年后,村集体就会把还在盛果期的葡萄大棚返还给我们,到时我也学会管理了,特别划算。”

甘当绿叶为花红

“现在还很少有像安耀这么踏实的干部。”60多岁的张金亮说。张金亮感觉到,自己虽然不是贫困户,但在发展产业上,间接得到了安耀的不少“照顾”,他觉得安耀不只是为了让村上的脱贫成绩好看,而是切切实实不断创造条件想让每个村民都实现勤劳致富。

安耀到村上以后,开展了大量的调研走访工作,很快就与村民打成一片。

今年8月份,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占海在东方红村调研时,随机走访到贫困户南世红家,他先天弱视。当市长举起一只手放在他眼前,问他是几个数,他说看不清,可是当市长问他,你旁边站得是谁,他笑着说:“这是安耀么。”因为安耀来得勤,所以看不清楚的南世红也能认得出安耀。

“要帮助贫困户脱贫的同时,也要扶持非贫困户发展产业。”安耀说。他提出“小户养殖全覆盖”的理念,按照“户均2至4头猪、20至50只鸡”的标准,村民每养一头猪他就协调自己的单位——子长县县委组织部从办公经费中拨出专项款,为非贫困户每养一只猪补贴300元,每养一只鸡补贴10元,鼓励非贫困户发展养殖业致富。

马圈坪村村民谢胜利虽然有劳动能力、属于一般户,但前几年他的老父亲因病瘫痪,于是他不再外出打工,就在家里务劳起了5亩农田,种着玉米、大豆、洋芋等农作物。虽然不愁吃穿,但日子仍然过得紧巴巴的。受安耀养殖补贴方案的激励,去年,谢胜利做了一个猪圈,养了5头猪,年末卖了近7000元。“一头猪崽本来要800元,减免下来就便宜300元,养几个猪消费掉吃不完的粮食赚点零花钱。”谢胜利说道。今年,谢胜利累计出栏5头成品猪,现存栏3头可在明年3月份出栏的小猪。今年他还多做了一个猪圈,能使自家的养殖规模最多达20头。

“现在我们村的大棚和小户养殖覆盖率达到80%。”谢海林说。

如今,属于村上集体产业的30头母猪,已累计产崽100头,全部被村民买走。村民们也基本实现了户户有产业。2017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1010元,贫困发生率从3%下降低到0.79%,成功实现贫困村“摘帽”。

安耀表示,下一步要在持续巩固抓好循环经济的基础上,依托东方红村特有的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产业,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让东方红村在乡村振兴中向小康村迈进。

默默耕耘勤为功,甘做绿叶为花红。安耀对自己的定义是一片绿叶,这片绿叶为东方红村致富之花的盛开不断贡献着养料。

新闻推荐

延安市举办首届残疾青少年儿童“自强杯”乒乓球比赛

本报讯(通讯员赵东红)12月1日至2日,由市残疾人联合会、市乒乓球协会共同主办的延安市首届残疾青少年儿童“自强杯”乒乓球比...

子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子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