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全县划成“网格化”共下监管一盘棋 子长食药创新招破解食药监管难

三秦都市报 2015-09-16 09:08 大字

横竖交错的中国象棋棋盘上,马走日、象飞田、炮打隔子……每个角色分工不同,各自在自己的“范围内”,把保卫将帅的工作做到最好。陕西延安子长县的食药监管队伍,也是如此,他们将全县划分为“网格”,每个人在自己监管的“范围内”,将食药安全监管工作做到最好,有效保障了全县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他们的做法受到了省委领导的肯定。9月16日,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子长召开现场会,在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推广子长县“网格化监管模式”。

织密监管网络 人人都要负责

子长县是民族英雄谢子长的故乡,著名的“瓦窑堡会议”曾在这里召开。近年来,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该县以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为契机,按照品种监管为主、环节监管为辅的总体要求,结合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际,全面推行网格化监管模式,做到监管无缝衔接,有力保障了全县人民饮食用药安全。

面对食药监管量大面宽而执法人员相对不足的实际,该县积极探索推行的“定片定区、定岗定责、定人定位”的网格化监管模式,切实夯实各级监管责任。他们织密监管网络,按照层级管理、分级负责的监管原则,把全县划分为4个一级责任片、12个二级责任片和48个三级责任片,制定监管网络图,分户到人,逐级夯实片区人员的监管责任。一级监管责任人为县食品药品监管局机关,局长为总负责人;二级监管责任人为县食品药品监察大队2名副大队长和10名镇食药监管所所长;三级监管员为县食品药品监察大队和镇监管所的48名执法人员。

对交叉重叠区域和模糊地段,由一级或二级监管责任人通过会议研究决定,指定相邻网格监管人员监管,并在全县358个行政村均聘用了农村食品药品协管员,确保监管工作不留死角和空白,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县”的县、乡、村三级食品药品监管网络。

分工虽不同 责任共同担

他们夯实监管责任,从人员规范、片区划分、层级管理、任务分解、目标考核等五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形成了主要领导抓全盘、分管领导抓一级、业务骨干抓二级、业务干部抓三级的工作格局,并逐级签订《网格化监管目标责任书》,明确各级人员的监管职责,保证每条街道和每名网格监管员一一对应,并将监管人员信息一律上墙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同时,由相邻的网格责任人组成巡查组,依法对网格内监管对象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巡查,做到了日常监管“分”与联合巡查“合”的有效衔接。县食药局业务科室和县食药监察大队对各镇监管所进行业务指导,随时解决业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遇到重大疑难案件时,由县食药局、科室负责人、监察大队业务骨干和基层监管所工作人员进行会诊,全系统形成了上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此外,该县食药监局还练强监管能力,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监管队伍。目前,该局能熟练掌握生产、流通、服务各环节监管技能的人员达到52名,能独立办案的人员达到48名。

创新“一票通”监管小作坊

该县食品药品企业小、多、散,点多线长,监管难度大。该局在强化日常监管的同时,坚持每次着力治理一个难题,积小胜为大胜,有效提升了监管效能。

比如,他们创新了“一票通”管理制度,规范食品“小作坊”生产经营行为。针对全县食品加工小作坊众多的实际情况,他们严格按照小作坊生产技术规范,推动小作坊改造升级,对符合条件的小作坊和经营户发放统一制作的“一票通”票据,作为他们在销售食品时向购货者出具的销售凭证。

食品采购者只要能够索取“一票通”,即可达到索证索票的双重目的,确保小作坊产品来源可循、去向可查。对在市场监管中发现的无法提供“一票通”的单位,其生产经营的食品一律不得进入市场。

目前,该县共审查登记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19家,对不符合条件的多家小作坊坚决予以关停整改。通过全面推行“一票通”管理制度,形成市场“倒逼”机制,进一步规范了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有效促进了企业合法经营。他们还同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监管效能。

康一麟本报记者张亮通讯员张伟峰武占斌

新闻推荐

“第一书记”把舞台搭进村村民家门口看演出

本报讯(王东东记者张玲)“从没想过还能在家门口看这么精彩的文艺演出,真是过瘾啊!”提起刚刚结束的精彩演出,延安市子长县马家砭镇马家砭村的张大爷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原来,11月10日,马家砭村的“第一...

子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子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