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记者走基层·走进子长

延安日报 2014-12-07 22:37 大字

84岁的贾文玉老人站在始建于明代的贾家大院(即明伦堂)残存前,向参观者讲述贾家大院的历史。

始建于清代的牌坊一角

始建于民国时期的“世承德业”民居

一处处残垣断瓦见证了古镇安定的沧桑变迁

石窟寺内栩栩如生的雕像

孙家巷内一处被遗弃的明清建筑院落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郭家大院

明伦堂内一处坍塌的遗迹

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郭家大院门楼残存

中城楼遗迹

被岁月残蚀的门墩远眺安定古城墙上的一处烽火台

夕阳下,两位游人在古城墙眺望安定古城

本报记者 王建平 祁小军 赵秉瑜 摄影报道

11月28日,我们随“记者走基层—走进子长”采访团,驱车从子长县城出发,一路向西,沿蜿蜒曲折的秀延河逆河而上,探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古镇安定。

初冬的陕北高原,万物萧瑟,寒风凛冽。毗邻钟山石窟的安定古镇,并未因四季的变化褪去它的本色,反而在苍凉中更显肃穆。同行的安定镇党委书记杨栋饶有兴致地向我们介绍古镇的历史,以及它的沿革与发展。

走进古镇安定,古寺、古树、古道、古桥、古民居、古牌坊一一映入眼帘。

据杨栋介绍,安定古城始建于宋代,元朝宪宗二年(公元1252年)在此设安定县,此后作为一个县署之地一直延续至1942年。设县685年以来,共有125名知县到此赴任。明朝末年、清朝初年,安定古城从土城加修为石城,清末时期,回民义军进攻时城墙遭到破坏。作为一个县署之地,安定在朝代的更替及战乱中也屡遭战乱纷争。也正是由于这些动荡不安的历史,造就了安定镇融边塞文化、宗教文化和黄土风情文化为一体的多元化古镇特质。距古镇500米处是始建于晋太和年间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钟山石窟寺,窟内万尊雕像色彩鲜艳,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且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走进安定古城内,随着讲解员的讲述,我们了解到了古城的不平凡历史:清朝时城内就有敬学书院、汾川书院、社学、笔峰书院4处书院和谏垣坊、奎聚坊、平政坊、儒林坊等多座较为有名的牌坊。当时城内店铺林立,车水马龙,当铺、商店三百余家,商家贸易络绎不绝,人口最多时,住有2万余人,经济文化十分繁荣。目前,城内保存有城墙、城门、县衙(署)和十余处古民居等遗迹。现存县衙大堂为民国十三年重修,为几孔建筑考究的窑洞,外侧墙壁上镶嵌有两块石匾,“青天白日”、“光风霁月”横联。

在古城长街上,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的郭家大院、元代的明伦堂、嘉庆元年的师家楼院、清代的芝兰居、民国时期的“世承德业”、陶公业等民居保存较好。那些青砖灰瓦印满了历史的年轮,门廊屋檐精致地记录着历史的痕迹。历经岁月的沧桑变化后,古城的大部分建筑已不复存在。在师家楼院,住在这里的师姓后人告诉我们,上个世纪60年代时整个楼院依然保存良好。

驻足昔日城墙遗址,我似乎听到当年兵戈铁马刀剑交错之声。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兴衰交替之后,安定镇被列为全省31个文化古镇之一,迎来了建设全省旅游文化古镇的绝好机遇。在子长县绘制的安定未来发展蓝图里,除修缮保留原有遗址、古居之外,还将在秀延河对岸建设一座新城。到时候,古城新城相辉映,文化旅游经济齐头并进,可以设想,在不远的将来,一座独具陕北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服务设施完善的旅游名镇和经济强镇,将成为黄土高原上一颗更加耀眼的明珠。

新闻推荐

怎一个“爱”字了得 ——记子长唢呐艺人焦养亮

乔盼盼马强养亮当选为协会会长开始,就注定了他要成为子长唢呐的领路人。在当年延安举办的春节秧歌调演上,包括焦养亮在内的子长唢呐艺人以创新的表演,获得了很高的社会赞誉。从传统唢呐两个人搭手到...

子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子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