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人文荟萃重耳川

延安日报 2014-12-11 22:37 大字

重耳川位于子长县北部的淮宁河(古作怀宁河)上游地带,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根基深厚,在子长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重耳奔狄十二年

重耳,春秋晋献公之子。公元前655年,献公拟立长子申生为太子,但后妃骊姬设计陷害众公子。献公宠信骊姬,废立申生,申生被迫自缢,重耳率众臣逃亡白狄,即今子长县涧峪岔、南沟岔一带,在此避难12年,后在秦穆公的扶助下返晋即位,是为晋文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重耳奔狄,给陕北留下了众多的重耳文化现象:重耳返晋即位后封赏有功之臣,随行的介子推却不愿受封,退隐绵山深藏不出。重耳只好放火焚山逼子推出山,谁知子推宁愿受焚不愿出山,终被烧死。为纪念子推,每逢清明寒食家家户户蒸“子锤”吃凉食。又秦穆公帮助重耳返晋即位,并将女儿许配

晋文公,从此人们常在喜联上写上“秦晋之好”。又传重耳川乃狄王府所在地,重耳在此重农扶桑,聚贤施仁,并与狄公主季隗相爱,盟誓成婚,传为千古佳话。后人为纪念重耳,将此川取名为重耳川,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涧峪岔镇竭力打造重耳文化名镇,更名涧峪岔村为重耳村,整理了重耳川的各种故事,建成了重耳公园、重耳大街,以重耳命名的店铺、宾馆、食府比比皆是,重耳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

阳周城里把灯观

九曲灯城弯套弯,秧歌大套环套环。停了竹马和水船,阳周城里把灯观。这是流传在淮宁河流域的一首秧歌,虽然各地唱法有异,但最后一句“阳周城里把灯观”都是少不了的。中国的地域文化,是千百年来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每一种地域文化现象,都是某个地域历史现象的反映。通过以上这首秧歌,我们不难看出古阳周城昔日的辉煌景象。

古阳周城位于淮宁河源头高柏山东北部。公元前221年,秦在此设阳周县,隶上郡,辖今志丹、安塞、子长、延川、靖边、横山、子洲、清涧全部及米脂、吴起、宝塔区大部,直至王莽改阳周县

为上陵畴为止,历时220年。

公元前214年,秦大将蒙恬驻守上郡。前212年秦太子扶苏北上监军,协助蒙恬修直道,筑长城,并在阳周县治修筑了阳周城,修通了阳周通往直道的支道。秦始皇死后,李斯与赵高使人假传始皇遗诏赐扶苏和蒙恬死,扶苏当即自杀身亡,蒙恬不从,使者将其监于阳周城,次年赵高又派人到阳周逼蒙恬服毒自杀。

阳周故城今尚存一道城墙残迹,周边的山头上残留着三个烽火台,西面原上宽14米的古车道依稀可辨,附近还出土了秦汉时期的陶器、铜箭簇和铜车马饰。直道被人称为古代的高速公路,古阳周城在2000多年前就有如此宽阔的大道通往直道,足见其在当时的辉煌。

古迹星罗遍山川

重耳川古遗址众多。仅涧峪岔镇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文物出土点、古寨古堡、古寺庙等各种遗址就达60多处。这些遗址成了探寻重耳川古代文明的重要见证。

龙山文化时期,重耳川曾是黄帝部落活动过的地方。《汉书·地理志》载:“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清雍正《安定县志》载:“怀宁河一名走

马水,出延安府安定县北高柏山下,即桥山。”由此可见高柏山即桥山,是黄帝陵最早的所在地。在高柏山周边地带曾出土大量龙山文化时期的石器、陶器,也是很好的见证。

秦汉以来,重耳川成为边防要地,历代修筑的古寨古堡将近20处,铸造了重耳川厚重的军事文化。较著名的有:

李家塌遗址。山上原建有寺庙、牌坊、石碑等古建筑,现已毁。据原残碑记载,汉将杜高曾在此屯兵戍边。周边地带曾出土商代以来青铜器、陶器、石雕、铜器、铁币等78件,被列为子长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狄留寨遗址。在今涧峪岔镇郭家墕村。据清道光《安定县志》载,宋将狄青曾于此屯兵。又载:“滴留山,上有古寨,宋狄青之子驻防所留,故名”。后人为纪念狄青父子,将此山取名狄留山。今寨墙尚存,多残瓦破砾。

黑水堡遗址。在边家湾村,宋代著名军事要塞,范仲淹、楚建中、李显中分别在此用兵、驻兵。今尚存夯土城墙200余米,曾出土宋代战刀、铁蒺藜及铸有“黑水城”字样的铁钟等,亦被列为子长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岁月流逝,时代变迁。重耳川的历史早已湮没在荒山的破砾里、史书的碎片里、渐远的传说里。然而重耳川的神奇永远不会消退。有人说,但凡伟人走过的地方必有灵气。1947年,一代伟人毛泽东曾进驻重耳川的庄果坪。黄帝葬桥山荫庇后世,重耳隐此川登临君位,难道这还不够显示重耳川的灵气吗?

曹崇福

新闻推荐

“走在这样的路上我很有幸福感”

本报讯(张锐记者郑鹏)子长县富源路原本是一条破烂不堪、坑坑洼洼的路,行人走在上面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为了方便周围群众出行,县上将该条路的改造列为了今年的重点项目。改造好的道路宽阔整洁,不仅...

子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子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人文荟萃重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