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走内涵发展道路 打造一流名校、塑造一流名师、培养一流名生

延安日报 2010-11-19 23:18 大字

宜川中学自主学习课堂宜川中学自主学习课堂宜川中学自主学习课堂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相互切磋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相互切磋

问:今年是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第一年。贯彻《纲要》,深化教育改革,通过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和发展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请孙局长就内涵发展是怎样一个概念作一个表述。

答:内涵与外延,源自于逻辑学对于“概念”的表述。内涵是指概念的本质属性,外延则指概念包括的范围。借用内涵表述学校的发展方式,主要是表达学校内涵发展是注重教育本质和注重教育规律的发展。目前,关于学校内涵发展的特征,普遍共识是:学校内涵发展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是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不难看出,学校内涵发展是更加注重人的发展,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更加注重管理精细和文化立校,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和特色办学。也就是说,学校内涵发展是教育工作回归本位、抓纲

务本的发展。

问:将学校内涵发展视为是抓纲务本的发展,从这样一个认识高度来理解走内涵发展之路,首先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从思想上认识走内涵发展之路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请孙局长就如何提高认识来谈一谈看法。

答:走内涵发展之路,不仅是教育工作本身的内在需要,也是当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现实要求。具体来讲,促进内涵发展首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间里,我们将基础教育的发展重点放在普及义务教育上,特别是通过“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的有效开展,扩大了办学规模,改善了办学条件,使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入学率大幅提升。就目前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规模,已经基本满足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我们过去把主要精力和财力都放在了外延的扩张上,致使学校在内涵发展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观念还比较落后,队伍素质整体偏低,管理模式比较陈旧,特别是教育质量长期在低水平徘徊。现实表明,不走内涵发展

道路,我们的教育就没有出路。其次是促进内涵发展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价值观念、人才观念和发展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注度和期望值越来越高,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渴望日益强烈,对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更加迫切。学校管理、教育质量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择校热”和“大班额”等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今年年初,在教育工作会上我曾经讲过,择校的本质就是追求优质教育资源,这说明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仍然十分短缺,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校仍然太少,无法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唯一途径。三是促进内涵发展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教育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长期以来,我们

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滞后于时代要求,许多涉及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片面追求升学率,学业压力过重;重智轻德,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书本知识和动手能力严重脱节;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自主性、创造性不够,休息锻炼时间过少,无法体验学习成长的快乐,不少学生甚至因为厌学而导致人格扭曲。学校内涵发展要求我们必须遵循人的成长规律,转变教育理念,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全市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意义,尽快更新教育观念,走内涵发展道路,不断推动榆林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问:在搞清了学校内涵发展的概念之后,如何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使我们的教育更能体现出质量发展、精细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

答:内涵发展是教育事业的本质发展。发展教育和办好教育,最终是要通过办好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好学生来体现。要

办好一所好的学校,一是要有一个真正懂教育,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好校长;二是要有一支师德高尚,精心传道授业、深受学生敬爱的教师队伍;三是要出好学生,我们所说的好学生是指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能在任何一方面有所偏废的好学生;四是要有一个教书育人的好环境。这个环境包括教学设施的硬环境和校风、教风、学风软环境两方面。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这些要素的能动功能,潜心创办一流名校,倾心塑造一流名师,精心培养一流名生,以内涵发展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以质量提升来打造延安教育名片。

就延安的教育来讲,目前,学校内涵发展尚处在探索阶段。今年11月4日至6日,榆林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现场会在宜川召开。宜川是一个财政困难县,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较多。但我们之所以把这次现场会放在宜川召开,是因为宜川的教育比较符合

内涵发展特征。我觉得,宜川的教育之所以走在全市前列,一是重教风气浓,全县上下,都十分关心和支持教育;二是创新意识强。宜川中学将改革作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在实践中经过探索所形成的管理模式、学习模式和新课程理念值得研究、学习和借鉴;三是以人为本抓教育,高度重视校长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四是倾情教育,不辞劳苦,将教书育人真正当作是对未来奠基的一项战略工程来抓,从而走出了一条符合内涵发展的教育新路。

问:结合延安教育实际,在今后一个时期,在促进内涵发展上应着重抓好哪方面的工作。

答:着眼于延安教育的未来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在促进内涵发展上要着重突出抓好五方面的工作。第一方面是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理念。而要做到这一点,应在以下几方面作好工作。首先是校长要确立先进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大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讲过:“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我们从每一所学校的发展历史来看,能

够创造办学辉煌成绩的校长都是有个性、有见解、有思想的校长,所以,校长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对于办好一所学校来说至关重要;其次是办学思想和理念要靠有效的管理机制作支撑。理念不是装饰品,要付诸实践;理念要切合实际,要与时俱进。宜川中学在工作实践中提升办学理念,确立了“在贫困的土壤上办高质量的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学校的一切为学生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在这个目标和理念的引领下,该校走提高质量、提升效益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使学校教育呈现出质量发展、精细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的良好态势;三是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是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必须纠正不正确的办学行为。在全市促进学校

内涵发展观场会上,与会者讨论的《九条规定》和《十条禁令》就是对不正确的办学行为的一种规范。我们一定要下大力气抓好这项工作,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方面是要以推进新课程为抓手,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关于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我想讲三点:一是要下定决心,充满信心。新课程教学方法之所以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原因就在于大家担心改革会影响教学质量。宜川的实践证明,改革不仅不会降低质量,而是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是要全员参与,整体推进。榆林市2002年启动了新课程,目前从小学到高中所有年级全部走进了新课程,用上了新教材。但教法滞后于教材,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学校要对每一名教师上课提出明确要求,教研组每周都要对教师的上课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和把关。三要强化校本教研,解决实际问题。各学校要把校本教研和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降低研究重心,突出研究重点,切实解决教法和学法层面的实际问题,使校本教研在推进课程改革中真正

发挥出应有的功能作用。

第三方面是要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精细化管理是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手段。落实精细化管理,首先要解决校长静下心来办学的问题。要认真落实好校长“五个一”要求,切实做到将主要精力放在精心管理学校上,放在细心抓好教学上。其次是要抓实抓细教学过程管理。为了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市教育局在充分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延安市学校管理常规基本要求》等三个文件,这三个文件是学校抓实抓细教学过程管理的主要依据,也是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学校要进一步夯实教学任务,压实工作担子,对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实行目标量化管理,在量的积累上寻求质的突破;要认真组织教师开展上公开课、示范课活动,开展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开展教案、学案、作业展评活动,激励教师练好内功,提高教学水平。三是要全面加强后勤服务管理。

榆林市中小学寄宿化办学程度愈来愈高,学校后勤保障工作也必须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迈进。要全面加强后勤服务人员管理,健全后勤服务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人性化服务。

第四方面是要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质教育取决于教师的质量。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点。一是要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当一名“有名有望”的好老师是教师最大的愿望。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条件,建立健全教师专业成长的制度平台和工作机制。二是要着力强化教师培训工作。要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和规划,全力支持教师参加中省组织的各类培训,认真落实市上的“歆语工程”培训项目。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发达地区名师到学校讲学,派教师到外地参加教研、科研活动,努力培养我们自己的名师。三是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要把好教师入口关,绝不能把没能力教学或没有资格教学的人员调入学校。

五是要以优化育人环境为目标,着力打造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

学校育人的隐性课程,也是立校、强校、创建品牌学校的重要因素。校园文化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精神文化体现在教师、学生的精神状态上;制度文化体现在学校工作秩序、工作环境上;环境文化体现在校园的布设及风貌上。关于校园文化建设,近年来许多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物力和财力,程度不同都有所显现。目前,我们要围绕内涵发展这一主题,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打造校园文化。要根据不同规模学校、不同类型的学校来展现不同风格的校园文化。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凸现特色,一校一品。

问: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是一项综合性、周期较长的系统工程。为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答:走内涵发展之路,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为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我们应想方设法为这种发展提供支持

和保障。首先要不断优化学校内涵发展的外部环境。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内涵发展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在出台政策、资金扶持、外部关系协调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工作重心的转变等方面做好工作,为内涵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是要不断完善学校内涵发展的保障机制。要以督导评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以教育科研和骨干体系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以规范的招生秩序确保学校的内涵发展。三是应建立与学校内涵发展相适应的评价体系。要搞好这项工作,一是要加强学籍管理。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提供基础数据,确保教学质量统计评价的真实性;二是要逐步建立与学校内涵发展相适应的质量评价体系;三是要规范教育质量信息发布渠道。总之,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胆创新,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来打造延安教育名片。

时令已进入初冬时节,延安的山川大地呈现出一派萧瑟景像。

但走进校园,即刻让人感受到一种“春风拂面不觉寒”的惬意和爽快。莘莘学子,无论在任何一个季节,都像雨后的新松,给人一种在快乐中成长的感受。

日前,榆林市在黄河沿岸的宜川县召开了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现场会。这次会议拉开了榆林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序幕。这次会议,恰似明媚的阳光,照彻每一所校园,并给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给了一个积极的回应。也就是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榆林市将通过加快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用学校内涵发展来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近年来,榆林市教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全面提升,2004年底全市实现了“两基”目标,目前,有7个县区实现“双高普九”,两个县区建成省级教育强县(区)。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条件的改善,使人民群众子女“有学上”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全市小学入学率达到99%以上,初中入学率达到了98%以上,高中入学率达到了80%以上。与此同时,榆林市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进展,全面推行中小学“四制”改革,教师队伍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高中教育加快发展,

高中办学实现了规模和质量“双提升”。中小学布局调整顺利推进,优质教育资源规模进一步扩大。教育信息化工程稳步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基本普及。教育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两免一补”,率先实施中小学“蛋奶工程”,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健全,贫困学生上学难问题基本解决。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加快发展,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从总体上来看,近年来,榆林市教育事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特别是学校硬件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基本实现了城乡同步。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榆林市教育软实力比较薄弱,学校内涵建设明显滞后,一些深层次教育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这些现象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资源不平衡;新课程改革进程缓慢、效果不理想;个别学校办学行为不规范;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不相适应。这些问题的存在,集中反映了榆林市的教育在硬件建设基本完成、资源配置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学校内涵建设滞后,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榆林市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的“瓶颈”。因此,站在实施“科教兴国”、建设人才资源强国的战略高度,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推动学校发展由“数量增长、规模扩大”向“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的轨道转变,不断开创榆林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促进内涵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为了适应这种选择和要求,在榆林市的教育实践中,已涌现出一批在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有所建树的学校。他们以大胆创新的精神,在促进内涵发展上先行一步,用自身的实践诠释了内涵发展是抓纲务本的发展,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宜川中学早在2004年就确立了校本化理念,确立了办学的基本定位与思路:即在贫困的土壤上办高质量的学校,在扩大外延基础上丰富教育内涵,在推进学校发展过程中促进教师发展,在实施教育改革中促进学生发展,坚定不移地走校本化发展之路。

校本化管理,目标是丰富学校内涵,走持续发展之路;基本内容是:学校的一切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学校的一切存在在学生全面发展中才有意义。具体来讲,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教学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不应是书本的奴隶,而是探求真理的主人;学生不应是简单的机械,而是有思想个性的生命。该校把“敬业乐群,追求卓越”作为校训,为的是要打造一支敬业乐观、积极向上的教师群体,通过这样的群体去不断探索教育的本质规律。宜川中学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给我们教育改革以深刻的启示。在榆林市,除了宜川中学之外,还有延安市第一中学、洛川中学,以及吴起县和子长县,他们都在办学思路上大胆创新,围绕内涵发展这条主线,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旨,在开启榆林市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上作出了有益

的尝试。

为了交流、推广在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今年11月4日到6日,全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现场会在宜川召开。省教育厅副巡视员王海波、市委常委、副市长冯继红以及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在会议期间,与会的同志现场观摩了宜川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及实践成果;聆听了无锡市第三中学胡建庭校长治校专题讲座;听取了吴起县、子长县教育局和宜川中学、市一中、洛川中学的经验介绍;与会同志围绕市教育局即将出台的如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几个文件及“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在会上,王海波副巡视员代表省委副书记王侠、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站在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充分肯定了延安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他说:“这是全国教育工作会之后,陕西省第一个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主题的大会,会议的召开必将对延安、对全省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他深有感触地讲到:“我有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有想到延安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学校内涵发展这么重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在全省率先召开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主题的大会进行专题部署;二是市教育局孙继平局长带领教育局一班人对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问题思考得这么深入,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治本措施;三是地处偏僻一隅、财政比较困难的宜川县对教育支持力度这么大,宜川中学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里创造出了这么好的、值得全省各地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他还说:“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是教育工作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核心任务。延安市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十分可贵的经验,省教育厅争取明年适当时候在延安召开全省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现场会。”

市委常委、副市长冯继红也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她结合当前榆林市教育形势,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加强基层基础、关注热点难点、创新管理机制、转变工作作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质量效益”的工作思路为出发点,深入阐释了进一步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规范办学行为、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大力加强两支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强调了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和发展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她强调指出:“加快学校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是全市人民的期盼。让我们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攻艰克难,锐意进取,为延安教育事业实现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榆林市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将在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通过大胆改革与实践,让内涵发展的阳光照彻每一座校园,用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来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

日前在宜川县召开的全市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现场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冯继红(中)、省教育厅副巡视员王海波和市教育局局长孙继平在主席台

本报记者王学锋杨葆铭

新闻推荐

党旗“带”着团旗飘青年奋勇争先锋

(上接第一版)并在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了“双树双争”(树良好新风,争当育人标兵;树良好学风,争当学生标兵)活动。秀延小学少大队以“让红领巾更加鲜艳”和争当“四好少年”为载体,组织教职工和少先队员开...

子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子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