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刘巧儿告状》与“马青天”断案

各界导报 2015-03-07 21:18 大字

 

马锡五

巧儿向马专员告状《(刘巧儿》剧照)□ 缪平均

被陕甘宁边区百姓称作“马青天"的马锡五,在民主革命时期曾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在抗日战争时期,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法学教育的马锡五,却在中国法制史上创造了一个标志性的审判方式——马锡五审判方式,成为中国唯一以人名命名的司法民主审判方式。2009年,国家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号召全国各级法院要继承和弘扬“马锡五审判法",从而引发了一场全国司法界学习“马锡五审判法"的热潮。

从放羊娃到省苏维埃主席

1899年1月8日,马锡五出生在陕西省志丹县(原为保安县)芦草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6年,马锡五毕业于保安县模范小学,因家境贫寒,无力升学,只好在家放羊做些零活。过了一段时间,父母让他外出做工谋生。为了生活,他给人记过账,当过兵,做过生意,也曾参加过本地哥老会。青年时代的马锡五,饱受失业的痛苦,历尽世态炎凉。

1930年春,刘志丹、谢子长回到保安县境内组织部队,马锡五投入到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革命队伍。1935年春,中央红军在陕北境内连续解放了六座县城,使革命根据地进一步扩大。这年冬季,马锡五被任命为省苏维埃国民经济部部长,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5月,中央决定成立陕甘宁省。李富春任党委书记,马锡五任省苏维埃主席。西路军西征后,根据陕甘境内形势发展,甘肃的哥老会势力壮大。马锡五主动向省委报告,说明自己22岁时曾参加过哥老会,对哥老会的情况比较熟悉,省委研究决定,派马锡五到环县、曲子一带去做哥老会的工作,他向哥老会宣传革命主张,耐心教育争取,工作颇有成效,为后来巩固陇东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巧断“刘巧儿"案

1943年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在各专区公署所在地设立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分庭,由专员兼任分庭庭长。依照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分庭组织条例》的规定,马锡五以专员兼陇东分庭庭长的身份,开始从事司法工作。他亲自调查审理了陇东省有名的“刘巧儿"婚姻上诉案。

1943年春季,马锡五来到华池县检查司法工作,遇见一名当地女青年拦路告状。她审诉对县司法处的一审判决不服,要求秉公处理。这个女青年叫封芝琴(小名胖儿),自幼由父母包办与张金才之子张柏订婚。1942年,封芝琴长大成人,曾与张柏见过面,双方都愿意结为姻缘。但她的父亲封彦贵为了得到更多“彩礼"钱,便与张柏家退了亲,准备将封芝琴卖给甘肃省庆阳地区的土财主朱寿昌,张家知道后,纠集了亲友20余人,深夜从封家将封芝琴抢回与张柏成了婚。封彦贵告到庆阳司法处,当地司法人员以“抢亲罪"判处张柏与封芝琴婚姻无效,张金才判刑六个月。对此判决张家自然不服,封芝琴也不服。马锡五首先在区乡干部和群众中进行细致的调查,并且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又询问了封芝琴、张柏各自的态度和意见,双方表态:“死也愿与对方结为夫妻"。马锡五又对庆阳当地财主朱寿昌作了调查。随后在当地召开公开审理大会,根据婚姻自主的原则,判决张柏与封芝琴的婚姻有效;张金才深夜聚众抢亲有碍社会治安,判处短期徒刑,对其他附和者给予严厉批评。这个判决群众听后十分拥护,胜诉者封芝琴和张柏更是皆大欢喜,双方当事人也无不表示服判。

这个案子轰动了陕甘宁边区,当时延安的《解放日报》、《新华日报》等报刊纷纷进行了报道。随之,陕北说书艺人韩起祥根据这一案件编写了《刘巧儿团圆》,陇东中学教员袁静创作了秦腔剧《刘巧儿告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评剧院又将其改编为评剧《刘巧儿》,随后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使“刘巧儿"的故事传遍神州大地。

马锡五亲自参加案件审理,还经常下乡巡回审判。一次,陕甘宁边区曲子县有一个姓孙的群众被人暗杀,县司法处经过调查发现:被害人死前曾和一个叫苏发云的农民同路行走,而且发现苏发云家炕上、地上、斧子上均有血迹,便认定苏发云是图财将孙某诱至家中杀害的。于是,将苏发云关押起来。苏一直不承认是他所为,县司法处也无法定案。马锡五得知此事后,不辞劳苦,明察暗访,深入群众调查分析,终于查出了孙某与苏发云分手时的证人证词,证明了苏发云没有将孙某带回家中的事实。又经深入苏家检查检验,得知苏家炕上的血迹是苏的妻子生产时所流,而苏家地上血迹是家人患伤寒病流的鼻血,苏家斧子上的血迹是苏发云杀自家羊劈肉时所染。又经反复调查,终于抓到了杀人凶手杜老五,苏氏兄弟杀人命案得以平反昭雪。

“天上的乌鸦会告状"

“乌鸦告状"案件发生在陕甘宁边区甘肃省庆阳地区。

马锡五长期保持一个好的工作习惯,就是把自己常用办公用品装在马褡子里,常常骑马深入各地区的乡、镇、村中。转到哪里,就在哪地、哪乡、哪村实地办公。一年大部分时间是在流动办公室里度过的。有一天,马锡五带着通信员去甘肃庆阳县桐川乡检查工作。为了便于与路上碰到的群众谈话,他与通信员牵着马步行。这天中午,当他们走到桐川乡杨庄村时,发现一群乌鸦聚在一孔破窑洞周围哇哇乱叫。马锡五凭直觉感到这里一定有什么问题,叫通信员去赶走这群乌鸦,然而那群乌鸦就是赶不走,总是在那孔破窑洞上空盘旋。于是马锡五详细观察了这孔窑洞周围的痕迹,凭多年司法工作经验,他又叫通信员进窑洞看看仔细,通信员进去看后告知说:“除破窑洞内有一口枯井外,什么也没有。"随后马锡五捡来一根长长的树枝,亲自进入破窑内查看究竟。他用树枝探了探枯井,发现并不深,井底内全是不久前有人堆的新沙土,并没有别的什么东西。这天晚上,马锡五随即就住在了破窑洞临近的杨庄村。进村后,就找人拉家常,关切地询问群众的生产与生活,问群众当前最关切的问题是什么。杨庄村是一个不大的村落,住有十多户人家,在与群众闲聊中,他发现了一个可疑的线索。原来杨庄有一个姓杨的木匠人家,此人为人忠厚老实,家中有个姓赖的媳妇,长得妩媚漂亮。一年前,这个姓赖的媳妇突然告诉邻里说杨木匠跟朋友合伙到甘肃西峰卖毛驴去了。在当时形势下,政府为了发展生产,严禁将毛驴卖出边区以外地区,违者要受到边区政府和司法部门的处罚。几天后,姓赖的媳妇又拿了一封丈夫写来的书信,信上说杨木匠自己已在国民党军队当了兵。事后姓赖的媳妇为这事专门到乡政府哭闹过一场。乡邻们虽然大多都不大相信,而怀疑归怀疑,但杨木匠长久不归,此事就成了一个谜。这件事过后不长时间,姓赖的媳妇就同一个外乡来的年轻人结了婚。马锡五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感到此事疑点重重:第一,杨木匠是一个老实本分的手艺人,为什么会做犯法的事情?第二,姓赖的媳妇在明知丈夫做了犯法的事后,却还要向外声张,这又是为什么?第三,姓赖的媳妇得知丈夫当了国民党兵,为什么不叫人去找,还要同别人结婚?这些疑点使马锡五联想到破窑洞的乌鸦。具有丰富生活阅历的马锡五一定知道,乌鸦对人或动物的尸体气味嗅觉特别敏感,田野里只要有了死狗死猫之类东西,经常会引来成群结队的乌鸦,有时在新坟的周围,也会出现乌鸦聚会的场景。

为了将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马锡五不动声色地叫来几个乡亲,拿着铁锨镢头到村外那个破窑洞的枯井中探个究竟。挖了不到三尺深,下面出现了一些软绵绵的胡麻柴。扒开胡麻柴后,众人不禁大吃一惊,原来井里埋着一个男人的尸体,乡亲们将这具尸体移到窑洞外,只见死尸被绳子捆得结结实实,嘴里还塞着一团破布。死尸正是年前失踪的杨木匠,马锡五派人将姓赖的媳妇抓来审问。

那女人一见杨木匠的死尸,顿时吓瘫在地,一五一十地供认自己通奸并伙同奸夫谋杀杨木匠的实情,一件疑案终于真相大白。后来,陇东分区法庭进行了公开审判,判处奸夫死刑,给那个姓赖的媳妇判了个无期徒刑。杨庄的乡亲们和庆阳人民打心眼里敬佩和爱戴这位体恤民情,办案公道的“马青天"。

在边区陇东分区,马专员携卷下乡巡回审判,亲自审判了许多刑事、民事案件,并纠正了一些错案,处理了一些缠讼多年的疑难案件。受到边区人民群众由衷的爱戴。(资料来源:陕西省档案馆馆藏资料)


新闻推荐

志丹境内发生河槽崖体垮塌

志丹境内发生河槽崖体垮塌(图据网友:志丹百视通)本报讯(何欣润)4月8日19时50分左右,志丹县旦八镇元峁行政村瓦窑巷村小组二级公路改造工地施工现场河槽崖体突然垮塌,造成现场施工的7名工人被掩...

志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志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