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中演绎精彩人生

西部法制报 2020-05-07 00:45 大字

杨扬高虎本报记者杨娟

近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陕西省决战脱贫攻坚一线工作者记者见面会。据了解,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陕西省累计选派驻村干部8.6万余人,目前仍有1万余支驻村工作队、3.7万余名驻村干部、9455名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村“两委”班子、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是基层一线精准帮扶的主力军,他们带领贫困群众奔跑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见面会上,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代表向现场媒体记者分享了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故事。

■活出精彩人生

延安市宜川县云岩镇高楼村的付凡平18岁时,一场意外火灾让她失去3位亲人,她自己也被大火烧掉了双手。但付凡平告诉自己要坚强地活下去。“如果我不放弃生活,生活也不会放弃我。”付凡平说,她要活出精彩的人生。

艰难的生活考验着付凡平的意志。她放过羊,贩过玉米和苹果。2015年,付凡平开了网店,并在政府的大力资助下,注册了蒙恩公司。收获了资金和希望的付凡平开始不断地学习知识,并在实践中把知识变成改变命运的铺路石。她还资助了几位残疾人,鼓励他们自强自立,带领他们一起创业。从2016年到2019年,付凡平培训了472名残疾人和贫困户。今年,付凡平创建了蒙恩优选平台,致力于扶贫助残公益事业,如今这个平台正在日益强大。

付凡平不仅战胜了残疾,走出困境,还在努力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脱贫致富。

■为了明天会更好

和付凡平一样,咸阳市淳化县马家镇桥上村的刘斌也是一位身残志坚的典型。他用顽强拼搏的精神,实现了从帮扶对象到扶贫能人的转变。

2003年,刘斌因为一次机械事故失去了双臂。2005年,从西安市阎良区回到老家的刘斌,在家里窑洞的墙壁上写下“为了明天会更好”。以后的每天,他让父母把家里两只羊用绳子拴在腰间,开始放羊。2006年,刘斌家被列入低保户,刘斌开始学着贩羊。

2016年,刘斌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刘斌成立了淳化博涛专业养殖合作社。经过一年的经营,2017年底,刘斌给合作社的6户社员(包括3户贫困户)分红1000元,当年就实现了脱贫。2018年,刘斌给每户分红1000元。

2019年,刘斌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还参加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第五巡回报告团。

■“90后”的大智慧

2019年陕西省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获得者汉中市烟草公司西乡分公司干部武轩羽是一个“90后”,他单薄的小身板里却有着让偏远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决心。

七星坝村是西乡县偏远的贫困村之一,全村共1497人,其中贫困人口162户497人。2017年4月,武轩羽主动请缨到村里担任驻村工作队队员。刚到村上时,武轩羽发现吃水问题是七星坝村的一个难题。为了让村民喝上卫生的水,武轩羽和队员们多次向专家请教,拿出了解决方案。随后,武轩羽又积极联系水处理公司,协调来一批净水材料,让村民喝上了清澈的饮用水。

武轩羽说,脱贫的关键是要栽好致富产业这个“摇钱树”。2018年12月,武轩羽带领部分村民赴商洛市考察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回来后,村支书任清贵带头组织4户村民先行试种,武轩羽又请来专家进行指导。如今,全村袋料香菇年种植规模超过了10万袋,增收60万元,95户村民户均年增收2800元左右。全村还发展了680余亩桑树基地,今年养蚕100张,预计可增收30万余元。

新闻推荐

行进在春天里 宜川县丹州街道办王湾村蝶变记

丹州街道办扶贫干部在查看大棚蔬菜长势情况村民正在给甜瓜苗打秧?●月亮湾生态景区?●王湾村一角通讯员李文振...

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