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脱贫故事 李军学:要脱贫,关键还要靠自己
本报记者程伟
在宜川县秋林镇太坪村,提起李军学,村民们称赞他是能吃苦、勤奋好学的脱贫示范户。镇、村干部评价他是踏实肯干、敢干,乐于助人的致富带头人。
然而,2016年以前,李军学还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年来,在结对包扶干部的帮扶下,李军学不仅靠发展养羊等产业实现了脱贫,还主动照顾村里的残疾贫困户,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共同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我过去在县城打零工,一年下来也就七八千元收入。那时租房、孩子上学、日常生活都需要钱,真的是太困难了……”5月13日,李军学向记者讲起当初的困难生活。
李军学家共有3口人。为了女儿能在县城上学,早在2007年,他和妻子就开始在县城打工。他在建筑工地上拉砖、干苦力活,妻子在餐馆打零工。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2010年。
由于劳累过度,李军学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不能再干重活。2010年至2013年,一家人的生计全靠妻子在县城打零工维持。2014年秋季,家庭陷入困境的李军学回到了村里。
得知李军学家的情况后,村上很快将其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开展结对帮扶。李军学成了时任秋林镇镇长赵鹏娟的包扶对象。
在了解李军学有养羊的想法后,赵鹏娟很快帮他申请了3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协助他建起了羊圈,购买了150只羊羔。
“刚开始啥都不懂,都要现学,多亏了赵鹏娟的指导。”李军学自己也一边与有经验的养羊户交流,一边通过网络、书籍学习养羊技术。如何防疫,如何护理羊羔,如何优质配种……在赵鹏娟的帮助下,李军学很快找到了一条养羊致富的新路子。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李军学的收入也不断增加。
2015年,在赵鹏娟的帮助下,李军学申请了4.69万元的农村危房改造款,并顺利地在宜川县秋林信用社贷到了5万元贴息款。利用这两笔资金,李军学建起了3间平房,圆了“安居梦”。这让李军学全家吃下了脱贫致富“定心丸”。
李军学家周边山峦起伏,森林密布,具备很好的养蜂条件。眼看着李军学的羊养殖产业越做越大,赵鹏娟又有了新的帮扶想法——让李军学养殖中蜂。2016年3月,赵鹏娟帮李军学报名参加镇上组织的中蜂养殖培训,又帮其申请了产业扶贫资金,购买了25箱中蜂。李军学按照培训时所学的技术,苦心钻研,精心养蜂,最终取得了成功。
2016年年底,李军学家的羊子繁殖到280多只,收入达7万多元,全家顺利脱贫摘帽。
“养羊产生大量的羊粪,而羊粪是果树最好的肥料。因此我又扩大了果园规模。”李军学说,2017年,他将承包的苹果园规模从2015年的4亩扩大到了8亩。
“没有党和政府的帮扶,我不可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虽然我已经脱了贫,但是我也应该帮村里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李军学说。
28岁的贫困户连明星,是智力残障人士,其父母早逝,家中兄弟3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连平日里的吃穿都成问题。看到这一情况,李军学便和村干部商量,让连明星帮他家放羊,管吃管住,并每年给他两个哥哥3000元的生活费。
李军学经常主动帮助别人。无论谁家在养羊、养蜂和果树管理方面有不懂的地方,他都会进行免费技术指导。在李军学的带动下,村上先后有14户村民发展起养羊或养蜂产业,其中贫困户10户。
养羊、养蜂、果园管理,李军学样样都是好手。他信心满怀地表示,政府把咱“扶上马”,以后的路还要靠自己,只要自己不断努力,就不怕致不了富。如今,李军学被推选为村干部。谈及未来,他说,除了搞好自己的产业外,还要帮助村里和脱贫户巩固脱贫成果,带动更多乡亲稳步走上致富路。
新闻推荐
悬挂光荣牌 鼓舞老兵心 宜川县全面启动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工作
杨巧子向工作人员讲述自己父亲的故事杨巧子向工作人员讲述自己父亲的故事本报讯(通讯员李文振记者雷荣)“心情十分激动...
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