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220年—581年)

延安日报 2019-01-14 12:27 大字

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元年 535年

复置归德县(注:今吴起县境)。(《魏书·卷一百六·志第七·地形志七下》)

西魏大统三年 537年

设置义川县(注:今宜川县牛家佃乡固州村),属汾州义川郡。设汾州(注:今宜川境内)、文安郡(注:今延川文安驿村)。(《魏书·卷一百六·地形志七下》)

西魏大统四年 538年

华阴杨绐任鄜城郡守。杨绐励精图治,屡败稽胡,百姓安居乐业。(《北史·卷六十八·杨绍传》)

西魏大统五年 539年

黑水(注:今宜川西北,即宝塔区汾川)部稽胡叛西魏,被镇压。(《魏书·地形志下》)

西魏大统七年 541年

三月夏州刺史刘平伏在上郡反,西魏大都督于谨讨伐平之。(明·郑汝璧著《延绥镇志》)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

改永乐县为云岩县(注:今宜川县西北八十里云岩镇),改永宁县为太平县。(《魏书·地形志下》)

西魏大统十七年 551年

改安平县为汾川县(注:今宜川县东北九十里阁楼乡),属义川郡辖。(《宜川县志》)

西魏废帝大统元年 552年

文安郡原辖广安县(注:今延长县邱头原),分为广安、义乡二县。(乾隆《延长县志》)

西魏废帝大统三年 554年

政东夏州为延州,延州得名自此始(魏废帝元钦三年,改东夏州为延州)。辖遍城、文安、神水三郡。改汾州为丹州(今宜川县境),辖义川、乐川二郡。长城县治迁址三川(今富县吉子现乡三川驿),改称三川县;撤销利人县,属地归三川县。(《周书·文帝本纪》)五月柔然族乙旃达官侵犯广武。(按:《五代·志》记:延安郡丰林县,后魏置广武县。)

北周闵帝元年 557年

延安境归北周所辖。(《资治通鉴》)

北周明帝武成元年 559年

延州稽胡族首领郝阿保、郝狼皮聚众延州,归附北齐。郝阿保自封丞相,封郝狼皮为柱国。北周王朝命柱国豆卢宁率军与延州判史高琳合力镇压,二郝失败。(《周书·卷四十九·稽胡传》)

北周武帝保定元年 561年

丹州、绥州、银州部内,与蒲川贼同反,帝派达奚震、辛威讨平之(注:今日蒲城、宜川、白水、铜川包括山西蒲州一带统称蒲川,属于鲜卑、党项、稽胡等族聚居之地)。(《隋书·卷五十·郭荣传》)

北周武帝年间 561—578年

郭荣于上郡、延州筑周昌、弘信、广安、招远、威宁五城,以遏其要路,稽胡由是不能为寇。(《隋书·卷五十·郭荣传》)

北周武帝保定年间 561—565年

义川都改为丹阳郡,义川县改为丹阳县。(《宜川县志》)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年

陕北稽胡郝三郎等率丹州、缓州、银州诸胡,合延州、蒲川豪杰反。延州刺史于实讨平之。(《隋书·卷五十》)北周静帝大象元年579年

以王庆为延州总管。(嘉庆《延安府志·大事表二》)

(摘自曹树蓬、高建菊主编《延安古今大事记》)

新闻推荐

多次抢取金耳环千金难买“后悔药”

中年妇女兰某某多次强行夺取、拽取七旬以上老人佩戴的金耳环,获取非法钱财。近日,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人民法院以抢劫、抢夺...

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