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有好路 致富有门路 记宜川县壶口镇马家村第一书记强兴隆

延安日报 2018-05-16 15:19 大字

●强兴隆给贫困户讲解补贴政策

通讯员 杨媛 本报记者 雷荣

五月的阳光已经稍显炙热,一路行驶,苍翠的绿如母亲的手,抚摸过宜川大地的山山水水,沟沟峁峁。三轮车、拖拉机来回穿梭在果园里、公路上,施肥、疏果,忙碌的果农也开始了一年的辛勤劳作。

壶口镇马家村四个自然村全通上了水泥路、自来水全部引水入户、下山村组移民搬迁项目正在实施、所有入户路全部硬化、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和四个村民活动广场建成、47盏照明路灯已安装投用……马家村“出门有好路,致富有门路”的新面貌让全村群众都竖起了大拇指。“强书记来了,让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子都有盼头了。”提起村里的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强兴隆,村民们都说,“老熟人了,他对我们可贴心了。”

2015年,壶口景区管理局的强兴隆作为宜川县第一批派驻的第一书记,来到了位于黄河岸边的壶口镇马家行政村,面对马家、西塬、下山、大贤四个村民小组47户贫困户的殷切希望,强兴隆深感责任重大。“想当好第一书记,从‘外乡人\’转变为‘贴心人\’,首先要放下架子,把老百姓看成亲人,真心实意地与村民沟通。”这是强兴隆担任第一书记后对自己要求的第一件事情。一有空,他就到村里找党员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聊天。村里谁有个头疼脑热,只要他知道,都会去看看,一来二往,他与群众的关系亲近了,工作也好做了。现在,强兴隆的办公室既是群众的政策咨询室,又是村集体的会议室;他个人既是村民的勤务员,也是为村集体代写各种申请报告的文秘员。

一走进马家村,在尘土飞扬的移民搬迁点上,就看见强兴隆忙碌着,和拉砖的说价钱,和工人说质量,和贫困户说政策……“房子的质量要保证,工期也要抓紧,现在主体已经好了,晾好了就能入住,我也就放心了。”马兵兵是全村唯一一户没有解决安全住房的贫困户,这也是今年强兴隆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样,村民马缠兴的安全住房问题也是萦绕在强兴隆心头的大事。51岁的马缠兴住的旧窑洞坍塌了,在村里又没有自己的房子,住在自己兄弟的房子里,盖新房一直是他家最大的梦想,今年移民搬迁政策的实施,让马缠兴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新房梦”。“一辈子了,终于有自己的房子了,再把苹果务好,一定能过上好日子。”马缠兴的妻子高兴得合不拢嘴。

三年来,移民搬迁和危房改造工作一直是强兴隆致力于为全村解决的头等大事。2016年5月开始,强兴隆多次跑镇政府、跑扶贫局、跑城建局,为村民争取补贴。宅基地协调不成,光村民会开了好几次,还是不行,强兴隆跟工作队员、包村干部、村干部一户一户做工作,一次不行跑两次,两次不行跑三次。下山村移民搬迁新建房31户,马家、西塬村组危房改造2017年新建房完工35户;2018年计划新建房39户,目前正在建设之中。

2018年是全县开展脱贫攻坚最为关键的一年,马家村承担着贫困村退出、全部贫困户脱贫的艰巨任务,强兴隆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他组织“四支队伍”的力量及早谋划,步步紧跟,按计划节点逐步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确保今年实现各项脱贫任务达标。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面解决了村民用水、用电、医疗等问题。全村47户贫困户已经有31户稳定脱贫,剩余16户贫困户计划在今年实现全面脱贫。

农忙时节,为了帮助全村的困难群众增产增收,强兴隆协调帮扶单位壶口景区管理局购买化肥8吨,同时发动单位职工捐赠衣服300余件,全部发放给困难群众,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村民们都说,强兴隆就像是自家的亲戚一样,看见谁有困难都想着帮一把。

三年来,强兴隆带领驻村工作队一直秉承着不但让群众“安居”,而且要“乐业”的工作思路,不断促进群众发展可依赖、能致富的产业。马家村建成了213亩的苹果技术示范园,并于2016年全部搭建了防雹网;投资600余万元修建了抗旱灌溉工程,水管直接通到田间地头,增强了村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针对下山村土地贫瘠,缺少产业的情况,平整土地219亩,全部栽种了新品种——翡翠梨。村党支部书记冯春银说:“翡翠梨就是下山村村民产业致富的希望之灯。”

看着眼前一片繁荣的村庄,强兴隆动情地说:“马家村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记者问起村子的未来,强兴隆说:“我相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团结一心,按照既定蓝图撸起袖子加油干,建设富裕马家村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新闻推荐

立下河长“军令状”动员全民把水治 宜川县云岩镇全力推进河长制工作

本报讯(通讯员张妮)站在宜川县云岩镇大桥上,桥下的河碧波流淌,两岸绿树成荫、风景如画,让人有种说不出的舒畅,这正是云岩镇水环...

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川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