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要怎么收获就怎么栽”

各界导报 2014-08-02 21:25 大字

□  记者  刘菁 维博 ------省十一届政协委员、 延安中学校长兰爱平谈“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

导读

2014年高考, 延安中学应届毕业生苏悦以684分摘得“陕西省文科状元",这是延安中学办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一时间,生长在延安这片红色热土上的延安中学成了万人瞩目、街谈巷议的焦点。

延安中学,这个创建于1938年8月,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学,近年来,一串串骄人成绩的取得是偶然还是必然?革命圣地延安精神与现代化办学理念之间又是怎样的有机结合?带着众多问题,记者专访了省十一届政协委员、延安中学校长兰爱平。

兰爱平与学校教师交流导学案编写情况

兰爱平(左三)向来延安中学调研的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右二)汇报办学情况

兰爱平与被北大录取的苏悦(右、今年高考全省文科状元)和冯舒琦(左、今年全省文科第22位次)的合影

“打个比方,如果中国足球队捧起了大力神杯,你会觉得很惊讶,很激动。如果中国乒乓球队获得世界杯冠军,你只会感到高兴。苏悦同学获得今年全省文科‘状元’,就如中国乒乓球队获得世界杯冠军一样,我们全校师生感到由衷的高兴"。延安市教育局副书记、 副局长, 延安中学校长兰爱平幽默地道出了延安中学摘得“陕西省文科状元"后的心情。

“高考不只是考知识储备,是对学生身体、 心理等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验。"兰爱平介绍,延中在重视学生课堂知识学习的同时,对学生的道德思想、意志品质、身体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把教书和育人同时并举。延中之所以近年来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就是秉承延安精神,实行自主高效课堂改革的结果,正如胡适先生所说:“要怎么收获就怎么栽"。

用好“自主高效课堂"这一“法宝"

“教育的本质是有计划、 有目的的影响人成长的过程, 学校教育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不断创新、 创造、 优化教育生态环境, 符合教育发展规律。‘自主高效课堂’ 就是一种实践。" 分析“实事求是" 的内涵, 兰爱平如是总结教育。

自2010年开始,延安中学就把“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实践证明, 这种教学模式的成功正是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遵循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

什么是“自主高效课堂"?———“课前自主预习,课堂合作探究,课后自主梳理、自主反思、有效训练"的教学模式,就是逐渐形成的具有延安中学特色教育的教学模式。

它与传统模式教学有何不同?———“自主高效课堂"即把国家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变成符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实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提升,推翻了过去以老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 把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学校如何来督促课程改革?—— —“自主高效课堂"提倡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及时进行效果检测,着重看学生做了什么,获得了什么。学校组织编写了一整套与教材相匹配的“三单"(导案、学案、活页作业)导学案110册,深化课改, 使老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解惑者,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提高学习效率具体通过哪些途径?—— —在课改基础上, 通过班级设置、 滚动式管理、分层施教,强化拔尖人才培养。落实普通高中与高校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春笋计划",加大自主招生考试辅导和尖子学生“一对一"辅导力度,努力让普通学生变得优秀,优秀学生更加拔尖。

有总结有分析才有不断的完善与进步。每年高考结束后,延安中学都要对高考中每个学科、每个学生、每道小题、每个小分统计分析,进行诊断性研究,总结教学得失,查找薄弱环节,制定分类推进措施,为下一届高考复习备考提供指导和借鉴。

良好的育人生态环境孕育着更多的收获与喜悦。 勤奋好学的学生、完整齐备的教学设施、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环境、雄厚的师资力量……延安中学为今年的高考交上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2663名考生中,1076人上一本线,二本线以上1815人,本科上线率为95.3%。全省文科状元苏悦所在的班级,41人中有24人上600分,全班数学、英语成绩的平均分都在130分以上。到记者采访时,苏悦、冯舒琦两位同学已被北京大学录取, 程进丽同学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 王雨琦同学被香港城市大学录取。

珍惜延安精神这笔财富

1950年, 周恩来在莫斯科给李鹏等21名留苏学生题词“艰苦奋斗、 努力学习"; 1985年,李鹏将该题词寄回延中母校。 如今,这八个字已成为延安中学的校训。

反思现阶段教育现状, 兰爱平认为, 当今社会教育最缺乏的就是社会责任感与奋斗精神的培养, 而延安“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正好补齐了这一教育短板。 正如他所说, 延安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 是激情和活力的象征,永不过时。

“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 正是延中的办学理念。 在这所学校, 培养拥有坚定信仰的人成为有别于其他地方学校的鲜明标签,这种精神自学校创办伊始即一脉传承。

———初创时期, 学生大多为党的高级干部和红军将领子女,学校承担着对国家、 对民族的责任, 学校是培养中国共产党的接班人的一所学校。 现在,延中依然秉承这一传统, 勇于担当, 坚定信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为了培养学生的延安精神, 学校从学生生活学习的制度建设和组织各种活动中点点滴滴激发、 沉淀学生的责任心与奋斗精神。

“走延安路、 做延安人、 铸延安魂" 红色远足活动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学校每一届的高一新生都要亲自经历这项有20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他们自带干粮, 徒步行程20多公里,历时10多个小时, 行程中在《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前重温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 在“四·八" 烈士陵园敬献花圈、诵读祭文、举行宣誓仪式的心灵洗礼。

这项活动的开展, 不仅受到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也曾受到来延安调研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其中提到, 延安中学组织的红色远足活动,紧密联系实际, 具有鲜明特色, 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细微之处见真章。 除了特色活动, 学校注重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分年级成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 担负卫生、 纪律、 宿舍、跑操等德育常规管理检查、 评比和通报工作,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同时,结合军训和升国旗活动, 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的事做起, 按照军事训练的要求,培养动手意识, 在社会、 家庭中, 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公德。 这些细节的培养, 使学生实现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发展, 增强自主学习、 自主成才、自主塑造意识。

始终坚持延安精神这一革命优良传统作为教书育人最为宝贵的优质资源, 延安中学确立了“用延安精神管理育人, 以延安中学光荣传统为基石,以培育和弘扬延中精神为特色, 以常规落实、 文化建设和德育活动为重点, 开创有传统、 有特色、 有朝气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的德育工作总体思路,把德育融入各个教学环节,全面强化素质教育, 把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爱国主义教育、 理想信念的树立、 人生情操的培养、美好心灵的塑造、文明行为的养成和确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作为德育工作的制高点, 实行横向培养,纵向塑造, 让学生立体发展,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奋进延中“光明在前"

延安教育界人士评价, 兰爱平是一位学者型校长, 他曾先后在宜川县中学、 延安市实验中学校长岗位上领跑18个年头。 精于管理,敢想敢为的创新精神,有智慧、 有理想、 有激情、 有魄力, 不服输、 不甘人后的个性,使他在教育领域一干就是31年。

2010年7月, 兰爱平从延安实验中学调任延安中学担任校长, 当时延中非常注重理科, 上任后他提出了文理并重的理念———文科能提供给人类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可以实现本我和超我的超越, 就理工钻研理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可能有失偏颇, 缺少人文的情怀。而文科着眼于国家民族和世界全局思考问题, 最终将会获得全面发展。 这一观点, 与原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治校理念颇为类似。

对于教育, 兰爱平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考: 学校要办好,教学水平要提高, 老师队伍建设是根本。 到延安中学任校长整4年来, 他坚决执行“引进来、抓培训、 树名师、 铸师魂" 的思路,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据悉,近四年, 延中引进硕士学历教师22名,并先后让200多名教师参加了国家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多名优秀教师赴英美等国培训。

在一个思想多元化的纷繁时代, 育什么人和办什么学也成了一个备受争议和关注的问题。兰爱平凭借自己几十年教育工作经验,果断提出了“培养具有奋斗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育人目标,“把学校办成现代化、有特色、高质量的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名校,跻身全国示范高中行列"的办学目标,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正是由于办学目标明确, 教学措施得力, 延安中学才有了一个接一个的骄人成绩, 出现了在70多年办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高考状元。 兰爱平说,成绩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 但成绩的取得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中的偶然。成绩只代表过去,不能说明将来,我们会以这次成绩为契机和新起点, 更加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再添百倍信心、 再鼓百倍干劲,把延安中学办得更好。 我们正在奋进的路上, 我们相信, 只要努力,光明在前。

■   记者手记

采访之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兰爱平深入浅出的讲话风格,尤其是不经意间勾勒出的几何图案让人顿然醒悟一个道理、一种思想。

延续文中延中出文科“状元"偶然必然的话题,兰爱平画了个梯形,宽度决定高度,教育犹如垒沙堆。宽度就是教学的水平、教育的方式方法、优秀学生、教师群体的数量和质量。

阐释教育生态环境,兰爱平画了个同心圆:教育生态环境由办学环境、教师队伍和在校学生共同构成,教师队伍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教师队伍决定教风、校长决定办学理念、学生决定学风。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过程就是不断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的过程,最终达到拥有一支师德优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学风更加浓厚,学生更加充满活力。

表述“自主高效课堂"的目标,兰爱平构建了一个三维立体图:按照国家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达到三个目标,三个目标就是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互关联又相互作用。

作为省政协委员,中学教育的委员代表,兰爱平用射线勾勒了自己的履职思路。他说,政协委员不仅是个人荣誉,更代表中学教育工作者的荣誉。其职责就是把他的学校、他的事业、他的教育做到最好,摸准吃透教育的问题所在、思考教育的规律,进而去带动、辐射、影响其他人。这样,在参政议政时就会更有高度。

无论是各种线条还是图案,兰爱平都在用自己的几何去绘制延安教育的春天。

 

新闻推荐

陕北高原首现周代车马坑

本报讯(记者李鹏)1月21日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从2014年5月开始,对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的虫坪塬墓地进行了田野考古勘探和抢救发掘。年内已清理出墓葬23座、车马坑1座、灰坑(...

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