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举全乡之力打造生态优美和谐新寿峰 产业开发篇
县委书记刘小军(中)指导寿峰乡产业开发代县长吴聪聪(左一)检查寿峰乡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乡党委书记杨志峰、乡长卢淑云一起研究工作国家级旅游生态村干净整洁的新农村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争创活动低效椒园改造初具规模的核桃产业示范园
寿峰乡地处宜川县东南部,距县城58公里,土地总面积41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7%。全乡辖10个村委会,44个村民小组,1256户,4009口人,共有13个支部,264名党员。主导产业为花椒、核桃、柿子、后续产业为散养土鸡。现有花椒1.6万亩,年产花椒92万斤,产值1840万元;核桃4698.2亩,年产核桃40万斤,产值400万元;柿子8000余株,年产柿子240万斤,可加工柿饼60多万斤,产值180万元。2010年人均纯收入6125元。
寿峰乡境内山奇水秀,景色宜人。春季百花争艳,夏季碧野松涛,秋来红枫接霜,冬至玉树银花。神龟望海、蟒头风光、白水悠远、虎踞临风、寺里古刹、石华秋容、七月流火、柿林红叶并称为寿峰八景,保存完整的明万历年间修建的石马陵更是雄伟壮观。近两年来,该乡在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开发了“桃池”景点,为全乡旅游增加了新的韵味。“桃池”景点共有6大旅游景观,即一线生机崖、十里桃花沟、百年柿子林、千年怪树滩、万古长青树、世代白皮松。“桃池”景点,群山环绕,山奇水秀,环境优雅,景色宜人,可谓陕北“小江南”、黄土高原“绿宝石”。2004年曾成功地举办了“天鼎杯”摄影家采风活动。2010年,寿峰乡荣获“省级优美乡镇”称号,现已申报“国家级优美乡镇”。
在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寿峰乡党委、政府把打造生态、优美、和谐新寿峰作为奋斗目标,紧紧围绕“稳定花椒、发展优质核桃和山地苹果,培育土鸡养殖业,全力支持气、煤开发”的经济发展思路,坚持以“核桃满川、苹果满山、土鸡满坡”为目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把农民增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放在全乡工作重要位置,通过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有力地助推了该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如今,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寿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观光、旅游、投资开发,一个和谐、优美、富裕、文明的新寿峰正呈现在人们眼前。
为增加农民收入,寿峰乡党委、政府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将产业结构调整为“一降三升”,一是用三年时间,把1.6万亩花椒压缩到1万亩,产值继续保持1800万元,达到减地不减产;核桃和苹果实现双八千亩,产值分别达到600万元和700万元;散养土鸡上升到12万羽,覆盖面达到30%的农户,实现产值600万元,人均纯收入突破15000元;二是在品种上寻求突破口,在育苗上做文章。全乡共育苗63亩,其中政府育苗40亩,进行免费供应。既优化了品种,也促进了产业调整步伐;三是在培训上下功夫,2010年共举办乡级培训班20次,村级培训班60次,受训群众达5680人次,外出学习考察3次,使干部群众的产业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围绕“一降三升”目标,该乡今年共取缔无效椒园2400亩,改造低效椒园7800亩,新栽核桃1958亩,苹果980亩(其中400亩已完成地块整理,有待明春栽植);新建示范园及示范点11个8059亩,完成核桃改良260亩,果园套草580亩,授粉树置换130亩,幼园管理2600亩,改土施肥及强拉枝3800亩。投保苹果政策性保险400亩。该乡加大草畜业开发力度,充分利用寿峰天然的森林资源和旅游优势,投资60万元在桃枝村建起了大规模、高标准的散养土鸡场,现已投放种鸡1万羽;通过强化三项措施,狠抓五个统一,全乡共完成沼气建设103口。在旅游开发中,该乡继续打造寿峰生态旅游品牌,整治旅游综合环境,依托政府及村级网络加大旅游宣传,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0万元;同时完成了桃池建设规划一、二、三期项目,全面提升了旅游景点品味。
寿峰乡把强基建本作为实现和谐富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头工作,重抓项目建设,一是积极搞好上级重点项目协调配合工作,确保了寿峰境内天然气、煤炭勘测开采等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认真实施乡级重点项目建设。完成了街道房屋外粉,街道绿化美化等工程,新栽槐树500株,种草8处,新建公厕2所,垃圾台2个,垃圾处理场1个,并整理街道周边环境,将垃圾滩变成了草场和育苗基地,使街道宽阔整洁,焕然一新;新建计生服务站1院12间,完成政府“五个一”工程,即食堂、厕所、浴室、娱乐室和阅览室;新建公路花园4处11个;新修公路及生产路5条15.5公里,箍生产桥2座,解决人饮工程15处,打水窖57眼,更换旧水管1800米,河滩造田120亩;完成了薛家坪移民新村改造工作。三是认真完成了世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和寨子世行先导村项目实施工程,迎接了国家世行办的检查验收,并成功地召开了全省世行现场会,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称赞。
2010年,寿峰乡党委、政府围绕二十字方针,划分区域、突出重点、树立样板、典型引路、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思路,在新农村建设中,实施了“五个一”工程。
围绕一条骨干公路。以上川薛寿油路沿线为中心,以农民知识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为目标,促进“三农”工作,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推行一线改建工程。利用旧村改造和移民搬迁项目,一次性把上川5个行政村111院房屋院落改造到位,由农民自己实施,乡政府统一制定标准,按照工程量大小给予补贴。由乡政府统一粉刷外墙涂料,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彻底改变了脏乱破旧的局面。
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围绕全乡“巩固精品产业,改造低效产业,取缔无效产业,培育新产业”的调整思路,把上川作为产业中心区域,全力实施“812”工程,即:改造8千亩花椒,新栽1千亩苹果,新栽2千亩核桃,取得了初步成效。
种植一排成荫绿树。利用春秋两季在薛寿公路沿线两边共栽植杨树3000株,在田间地头栽植树木8000多株,努力打造绿色生态型新寿峰。
打造一川重点村庄。在原有“四点一线”中心村的基础上,依靠稳定的产业基础、舒适的人居条件、美好的生态环境,使公路沿线13个村组代表新农村不同发展模式、具有不同示范作用、居全乡领先水平,逐步发展成为重点村。一年来,重点抓了寺里村新农村示范村的巩固提高、桌里试点村的启动实施、寨子村的产业发展规划以及跑犬村的村庄建设规划。同时,下大力气整治公路沿线乱堆乱放乱建“三乱”现象,彻底清理路边的简易厕所、粪堆、柴禾,新建了公厕、花园等,达到了村容整洁目标。
党风廉政建设事关国计民生,事关民心向背,必须常抓不懈。基于这一认识,寿峰乡党委、政府努力营造清正廉洁的工作环境,把清清白白做人、清清廉廉干事、清清正正为民作为每个党员干部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廉政建设活动。
首先,乡党委、政府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中省市县纪委的有关规定和文件,专题组织学习《廉政准则》,每周学习不少于4小时,每月笔记不少于1万字,每年写调研报告不少于两篇,并通过开展《廉政准则》知识竞赛,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片,让廉洁从政深入到了每个乡村党员干部的心里。
其次,该乡推行了“四议两公开”。即:村里重大事项及土地承包、户口、工程、低保户等群众关注的热点事情,推行支委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会议决议,并将决议和实施结果及时公开,真正做到了村里事群众说了算。针对群众近几年最关注的低保户问题,乡上采取由包村干部召集,基层干部、全体党员、自然村群众代表参加,公开推选,倒排名次,再将结果予以公示,接受监督,群众公推公选,有效地杜绝了个别人认为乡村干部暗箱操作确定低保户的片面看法。
今年,在县纪委的倡导下,寿峰乡办起了政府公务接待廉政灶,规定接待人员每顿饭标准不超过8元,吃饭时不上酒,既节省了接待开支,又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该乡还组织干部义务种植蔬菜、玉米、红薯等,既降低了成本,又改善了生活。
在村民的自主选举下,成立了10个村民监督委员会,同时制定了一些管理、考核、测评制度,让村民监督委员会为民当家。如:寺里村150亩林场无效椒园,在村监会的努力下,现在变成了苹果园,解决了16户群众的产业问题;王河村一个大户承包地栽树,自己享受退耕还林政策,但树木归村,可成活率一直不行,在村监会的监督下,乡上停止了兑付,使这个大户将所缺树木补植到位,村监会围绕群众的利益积极发挥作用,赢得了群众的极大信任。
通过实行财务报账五笔汇签,使干部群众都能清楚地知道每一张条据的出处,每一分钱的花处。村级财务实行半年一公布,只要有群众反映,乡纪委必查,使乡、村两级财务走上了透明、公开的路子,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抓“容貌工程”,改善街道环境。乡党委、政府在巩固省级文明村镇“成果”的同时,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人居,建管并用”的原则,对寺里街道绿化的树种进行了补植,成活率达到100%;落实了专职保洁员,制定了环境卫生制度;投资1.2万元,购买高档垃圾箱10个,果皮箱10个,投资7万元,建成公厕2所,垃圾台2个,方便了群众,改变了随手乱丢垃圾的陋习;更新了街道所有门市部的广告牌;组织全乡干部参加义务劳动,将街道周边的垃圾场全部建成核桃育苗基地。同时,还开展了“改陋习、树新风、告别不文明行为,从我做起”,“拒绝邪教,远离毒品”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文明意识。现在干净、卫生、整齐、别具一格的寺里街道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抓教育培训,提高全民素质。一是抓领导干部的学习,乡党委、政府采用逢会必学的方式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每次开会之前,先组织全体与会人员集体学习一小时,然后开会,现在每人写学习笔记2万余字,写心得体会7篇以上,撰写调研报告一篇,从而提高了全体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二是抓农民的教育培训。各村党支部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和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对村民进行了法律、政策宣传教育,同时,对果农进行花椒、核桃、苹果的适时管理技术培训,累计培训61场次,受训群众8000余人次,使95%以上的果农确实掌握了实用技术和法制政策。
抓创佳评差,树行业单位形象。为使创评活动落到实处,乡纪委与各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以创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秀业绩为目标,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提高服务水平为重点,乡上不定期地明察暗访各服务性单位,考察他们的服务态度和为民服务水平,通过跟踪检查、单位述职、民意测评、综合考评等办法,涌现出了信用社和财政所两个先进单位。
抓系列文明创建,注重全面提高。为确保精神文明系列创建取得实效,乡上制定出了《寿峰乡2009-2011年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按照“整合力量、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今年投资40余万元,将薛家坪村整改成一流文明村,通过各支部评选,乡党委审查,共评选出29户遵纪守法户,129户卫生模范户,10户和睦婆媳,145户产业示范户,24个好婆婆,17个好媳妇,20个十星级文明户,10个治安模范户,10个五好文明家庭,并且进行全面表彰奖励,鼓励群众向他们学习。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送文明、送温暖、献爱心”、“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等群众参与面广,效果好的主题活动,通过开展系列创建活动,解决了农村封建迷信,打牌赌博,人情风盛行等陈规陋习问题。
抓群众性文体活动,充实干群精神文化生活。乡上本着满足人们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原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一是采用文化搭台,产业唱戏的方式,邀请县剧团助兴,举行了物资交流大会,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增加了群众收入。二是“五·一”期间举行了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象棋比赛。三是举办了以“庆七·一、党旗红”为主题的演讲赛,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爱国热情,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使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和谐寿峰、文明寿峰、优美寿峰正在走向现实。
寿峰地处偏远,人口少而分散,道路状况极差,更为关键的是土地少而质量差,依托本地资源发展规模产业,带领群众致富,难度相当大。在此情况下,寿峰乡党委、政府以党的建设为突破口,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但党建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也促进了全乡经济的发展。
抓班子带队伍
寿峰乡共有13个支部,264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234名,流动党员30名。立足于乡情,该乡党委首先从队伍建设入手。每半月召开一次党委会,两个月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每周集体学习不少于6小时,每月每人记学习笔记不少于1万字,每年每名领导完成调研报告两篇以上、干部一篇以上。村级支部建设从“选好一个带头人,配强一个班子,培养一支队伍”着手,先后调整支书3人,支委9人。
抓班子带队伍,制度是关键,乡党委、政府推出了“四议两公开”制度,真正做到了村里事群众说了算。承诺制度,即:两委会承诺,乡党委、政府审诺,群众评诺。两委会自己给自己压担子,然后让群众当裁判,满意率达不到80%的村干部,乡上会考虑其去留问题。请销假制度,规定村干部出门两天以上,必须向乡政府请假,旷会一次,扣发工资30元;乡干部请假一天,扣发工资50元,旷工一天,扣发日平均工资三倍。另外,还完善了监督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集体决策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群众评议制度等16项制度,真正实现了用制度管理人,让制度伴随民主,确保群众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创新机制开展工作
坚持两记两访一进户。“两记”即:党员干部记民情日志,领导干部记工作纪要。“两访”即:执行党委委员接访和村两委会成员走访制度。“一进户”就是把领导分管工作、联系方式制成便民服务卡,发给1256户群众,实行开放式办公。通过“两记两访”,乡党委及时了解了群众的需要,对乡党委、政府提供了工作思路。
开展“五个一”活动。在全乡党员干部中推行“我为寿峰发展献一策,我为寿峰争创进一言,解决一个问题,承诺一件事情,帮扶一个贫困户”活动,乡上专门开办了“活动墙”,让每名党员干部把自己的“五个一”活动内容写在墙上,制定出详细的、切合实际的实施计划,对照实施,完成一项,经审核后,由乡党委划掉一项,并组织大家一周参观一次进度,使党员干部有压力,变压力为动力,有效地形成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浓厚氛围。
开展“四级网络建设”。即:领导包抓示范点,支部书记
包抓党员中心户,党员中心户包抓党员,党员包抓贫困户。为了把包抓落到实处,该乡制定了严格的包抓措施。乡长卢淑云为所包之户每月提供100元生活费;李天荣副乡长为包抓对象免费管理果树;还有一名党员干部为包抓户承包了二亩地,建起了果园。这些平凡的帮扶,温暖了群众的心。通过包抓,三个村将会实现升级晋档,180余户拥有了自己的产业,200余人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17户贫困家庭有了生活保障。
全面推进“一一四四五”工程。即:围绕一条主线(经济建设),打造一个环境(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深化四项活动(五星级文明户建设、党员示范岗建设,“我为寿峰发展谏一言”万人问卷调查、为民解难做好事比超),解决党员四个问题(支部班子软弱瘫痪、党员老化、流动党员、女党员比例偏低),加强五项建设(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一年来,各项建设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并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明显成效。
推行书记双向述职评议工作。即:乡党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相互述职,村支部书记为本村党员述职,并接受各界代表评议,乡党委对述职测评中优秀票比例较低的三位支部书记进行工作剖析,走访群众、寻找原因,正确估价能力和品质,然后定出应有的措施。
在城区建立了“寿峰乡流动党支部”。寿峰流动党员36名,劳务输出1077人,在县城到处能看到寿峰打工人员,面对这种情况,该乡在城区建起了“流动党支部”,以此为阵地,先后9次聘请司法局、劳动服务局及律师事务所专业人员,为流动党员和务工农民举办培训班,受训人数达600余人次;另一方面,有组织地解决劳务输出人员家庭困难和工资拖欠问题,先后有效解决群众遇到难题16起,流动党支部真正成为流动人员温暖的家,实现了党员流动不流失。
创先争优扎实有效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该乡自始至终推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先争优”,“党员在干什么,就围绕什么创先争优”。机关党员实行一月一承诺,农村党员实行一季度一对比,全乡两个月一通报,让全体党员自觉的争着创,不自觉的逼着创。在“升级晋档”工作中按照一类抓巩固,二类抓提升,三类抓转化,四类抓整建,整体促晋升,全面促发展的“四抓两促”思路,特别是对三、四类村,逐村分析,找准症结,重点突破。同时坚持乡村联动,党员连心,共创共建,激发晋位升级的内在动力。活动开展以来,收到有利于寿峰发展的建议19条,解决问题269件,兑现承诺208件,帮扶贫困户264户,抓树典型12个。2010年7月,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委”荣誉称号。
为了加快“平安寿峰”建设,寿峰乡形成了党政领导、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明确综治工作职责任务,建立和实行工作例会、首问责任、情况搜集反馈、基本台账等制度、建立以联调、联防、联勤、联治、联创为主要内容的“五联”工作机制,确保了全乡综治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该乡坚持每半月排查一次矛盾纠纷,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分析后,逐级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和限时调处。对直接到乡上要求调处的矛盾纠纷和群众来信来访,乡综治委实行统一受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综合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等方法进行疏导化解。为了防患于未然,该乡还定期召开治安形势分析会,提出针对性工作意见,建立健全干群结合的治安联防工作网络,指导各村建立健全治安防控队伍,进一步落实十户联防、互助联防等工作。乡上统一组织安排综治委各组成单位开展工作,统一调配使用综治委工作力量,落实值班备勤,统一纳入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体系。定期组织摸排辖区内治安混乱和突发治安问题,确定重点村、组,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围绕平安建设总体目标,充分发挥综治委的作用,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和平安创建网络最大范围内向基层延伸,实现各职能部门、综治委和基层单位协调联动、整体推进平安家庭、平安单位、平安村组、平安校园等各项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通过“五联”活动的开展,全乡呈现出安定和谐稳定局面,同时针对群众民生问题,乡上采取“有理的给个公道,没理的给个厚道”原则,从而有效地安置了困难群众,维护了大局的稳定,全年内无刑事治安案件、越级上访事件、安全事故发生。
新闻推荐
本报讯(姚树林)走进位于宜川县南部的集义镇郭东村,一条600米的水泥路成为这个小山村的骄傲,也是这个村的风景。群众都夸县电力局、工商局为他们村办了一件大好事。2008年,集义镇政府在交通局的大力支...
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川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